酒到底是一级致癌物,还是心脑血管的保护剂?来听医生怎么说

酒,五谷的精华,粮食的神韵。

在龙山文化的后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大禹时代,饮酒和酿酒已成为老祖先们生活中的平常事了。先民们将清冽的甘泉、禾栗的芬芳、收获的喜悦、生存的热望以及对大地和上苍的诚敬,糅合、酝酿在一起,捧出馥郁、芳醇的琼浆玉液,这便是酒与酒文化的源头。

虽然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近几年人们对于酒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人认为喝酒伤身体,容易致癌,但也有人觉得“小酌怡情”,喝点酒对身体好,不至于致癌。那到底哪种说法才有道理呢?

01

酒是一级致癌物吗?

喝酒不一定会致癌,但是会提高患癌的风险。

根据目前的权威数据和资料统计,酒精摄入会提高癌症的发生率,在WHO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酒精也就是乙醇以及其代谢产物乙醛都属于一类致癌物。

大量饮酒会促进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造成DNA的广泛突变,引起细胞基因层面的损伤,进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并最终形成癌变细胞。

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引入纯酒精的量不应该超过20g,女性应该更少。如果喝酒不能避免,最好是尽量选择酒精浓度低的喝,不要空腹喝酒,喝点吃点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减轻对胃的伤害。

02

酒能保护心脑血管吗?

长久以来,坊间流传着喝酒具有诸多健康好处的说法。其中,这些说法中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是,喝酒可以活血化瘀,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病。这是真的吗?

曾经有大量的观察性研究认为,适量喝酒可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和死亡率,似乎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很强的支持。

但是后来的研究显示,这种结论不过是观察性研究的缺陷造成的假象。喝酒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反而会加速对心脑血管的伤害。

研究表明,酒精可以通过激活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

同时,饮酒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使得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同时通过抑制血管内皮修复功能等诸多途径使得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饮酒还可以通过影响血糖代谢导致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而且,以往流传的少量饮酒可以软化血管的理论也是错误的。

2018年权威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饮酒人群的整体预后不如不饮酒人群,而且这一结果与酒精量无关,因此,不饮酒是最佳的选择,及时戒酒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致癌物   脑血管   脂蛋白   内皮   胆固醇   酒精   血管   细胞   说法   风险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