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出大事!求你们别再玩了...

#头条群星8月榜#

小雷前段时间发了一篇文章,来吐槽羊了个羊的各种骚操作。


比如故意把游戏难度设置得很难,有时甚至不提供能让玩家通关的牌。


再通过设置“看广告复活”和“分享给好友”获得道具等方式,引导玩家们分享和看广告,传播和盈利两手抓。



当然,对于一款消消乐游戏来说,光是以上操作,还不足以让玩家们在受虐中流连忘返。


所以羊了个羊还加入了排行榜系统,分为朋友圈排行和省份排行。


前者激发胜负欲,后者激发集体荣誉感,某程度上来说,咱们一旦玩进去了,就不是单纯的娱乐了。


最骚的是,作者会动态调节难度,在被骂得最狠的时候,通关难度是最高的。


后来为了减少用户流失和赚取更多广告收入,作者又会调低难度,最近很多玩家就轻松通过第二关。



不得不感叹,作者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通关成了能实现的目标,玩家自然愿意继续玩下去。


不出意外的话,作者只需按照日活用户数,动态调节难度,就能稳定获得广告收益。


但通常这种时候...往往就会出意外。


小雷昨天看到一条新闻,有一位女生在玩羊了个羊就被骗了9万块钱。



羊了个羊,骗了个钱


具体是这样的,常州有一位女生在玩“羊了个羊”时,为了提高通关概率,想通关看广告的方式获取道具。


结果这一看,就把自己9万元看没了。


她看到的是一个贷款广告,看到广告中贷款App显示的审批金额十分诱人。


刚好自己手头也紧,就想着下载安装,看看能贷多少钱。



打开并注册App后,她发现App里有大笔余额,就以为是App放贷成功了。


但很奇怪的是,她无论怎么操作,都没办法把那笔钱提出来。


询问客服后,客服便就开始诈骗一条龙:“哎呀你这是个人信息填错啦,要交保证金和解冻金才能贷款”。



看到对方提供的账号也有公章,这位女生还以为是官方机构,陆陆续续转了9万块钱过去。


接下来的剧情大伙儿都能猜到,对方直接卷款跑路了。


而这位后知后觉的女生,也终于拨打起报警电话维权。


这事儿一出来,让本就争议很大的“羊了个羊”,变得更加惹人恨了。


有网友就吐槽,游戏过不了就算了,玩家还可能被各种广告骗钱,难道诈骗广告就没管吗?



还有网友表示,羊了个羊里的很多广告都很辣眼睛,小游戏引流、贷款提现和小说推广轮番登场。



要是防骗意识强的人,可能忍个30秒就过去了。


但羊了个羊的玩家基数太大了,巅峰时期服务器动不动就被挤爆。



这里面就有不少人不清楚互联网广告套路,看到广告时会觉得是官方提供,相当靠谱。


So,只要广告符合自己需求,他们往往会下意识点开使用或下载注册。


前面那位女士,大概也是如此。


急钱用嘛,羊了个羊又刚好给自己推了个贷款App,没想到一用就上当了。



羊了个羊全责?


但大伙儿估计很好奇,这一起诈骗事件应该由谁来背锅。


从第一直觉来看,玩家就是因为玩了羊了个羊,才被广告骗钱的,所以羊了个羊理应背大锅吗?


小雷觉得,羊了个羊的争议固然很大,但还不至于为这事儿负上所有责任。


因为羊了个羊接入了广告投放平台,用户会看到怎样的广告,是根据用户画像和广告竞价来决定的,与游戏方无关。


所以在这件事儿上,广告平台本身也得背上“审核遗漏”的锅。



目前国内最有名的广告投放平台,主要是穿山甲和腾讯广告两家。


他们分别是字节跳动和腾讯旗下的平台。



但市场上还有很多广告投放平台,要真正溯源到背后的投放方,还得从游戏中进行抓包验证。


二话不说,小雷直接就打开“羊了个羊”,在里面送人头触发“看广告复活”。


第一次触发的是中国联通手机卡的推广广告。


小雷抓包链接后,发现链接确实跳转到了“中国联通优质号码1元领”的页面。



那么,这个广告是哪一家在做投放呢?


小雷没有抓到详细的视频指向链接,但从联通跳转链接的域名中能看到有“wx”和“weixinadkey”等字眼。



从【微信广告】2018年发布的《小程序广告数据监控指引》中,也能找到关于weixinadkey的说明。



到这基本能确定,决定广告内容的就是【微信广告】平台。


简单来说,是“羊了个羊”开通了微信的“流量主”,通过接入微信官方的广告组件,把自身的大流量转化为收益。



其实开通流量主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毕竟创作者都要恰饭的嘛。


而羊了个羊对广告的投放把握也很到位,能看出是老手了。


很多小游戏开发者急功近利,会在游戏顶部或底部插入“banner广告”。


这种广告对用户体验破坏极大,广告会像牛皮癣一样粘在游戏界面,让强迫症心态爆炸。



羊了个羊则选择了更聪明的广告展示手法 -- 全屏视频式激励广告


这种广告的好处是给了用户拒绝看广告的权利,不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诶,你通关失败想复活是吧,这里有个选项,你只要看30秒广告,就让你复活一次。


用户寻思着,看就看吧,只要能复活就行,老子今天不通关不睡觉!


用户选择看广告的同时,能获得激励,身为流量主的“羊了个羊”开发商也能赚钱,属于是双赢行为。



但是,双赢得建立在广告本身是合规的前提下。


否则像前面的女生那样,看个广告被骗好几万块钱,怎么都说不过去。


而小雷觉得,这次羊了个羊和广告投放平台都没做到位。


首先是广告平台,它们对于广告内容的筛选是有明确规范的,比如虚假广告就不能用于投放。



但这次的贷款App,显然就是一个虚假广告了。


真能贷款出来,即使利息高点,也好歹没骗人,但对方是直接骗钱跑路了...


而羊了个羊作为“流量主”,本身对广告内容的过滤同样没有把好关。


因为流量主有屏蔽公众号、小程序和小游戏的权限,屏蔽以后,黑名单中广告主的广告就不会出现在自家游戏当中。



小雷猜嚯,“羊了个羊”开发商是想把广告利益最大化,才没有对广告进行过滤。


毕竟像贷款这样的金融类广告,广告收益会比一般的广告更高。


小雷对这方面法律了解不深,本文的分析也比较浅显,只能大概分析出游戏开发商和广告平台都有责任。


至于具体怎么纠正,谁的责任更大,咱们得蹲一波后续了。


与此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广告平台和游戏开发者都能“长期主义”一些。


把广告内容审核到位,用户也不至于在一次次广告受骗中,形成对广告的反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小游戏   块钱   难度   贷款   流量   玩家   用户   广告   平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