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23号:天安门对面的建筑,到底啥来头?能占据如此优越的位置

华夏京都中轴线,正阳门外箭楼前。

提起前门大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是老京都的灵魂所在,是北京真正的地标。在那里,人们可以感受老京都的气息,无论春夏秋冬如何变幻,它的美都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前门23号,名声赫赫中透着内敛,浓厚凝重中显现底蕴,深藏若虚中流露奢华。它的正北面是天安门,地理位置如何优越,到底是何来头?

美国驻华公使馆旧址

人们走过前门大街,前门23号总会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它是喧嚣熙攘中的宁静之地,门前的保安和入门处的大影壁,总是让人望而却步。

历经百年,新古典主义建筑群神韵亦然,现在是北京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元朝时期,周围开始建筑房屋,因通惠河的开通,商船往来频繁,此地成为经营南方糯米的聚集地。

后来,永乐大帝重建北京城,这片地方离皇宫较近,逐渐演变成朝廷行政部门办公场所,及达官贵人的府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部五府”所在之处

位置上的得天独厚、交通的便利顺畅,这里慢慢地被各国所了解和认知,并愿意在此沟通交流。由此,它成为各国在京都开展活动的首选地点。

在清朝,它曾是美国驻华公使馆旧址。同治年间,美国使馆所在地是东交民巷,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美国趁机扩大了地盘,将使馆迁移到此处。

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首都的中心地区,竟然出现了“国中之国”,还不让国人居住。军队和义和团曾试图攻占使馆区,最后以失败告终,清政府也失去了东交民巷的管辖权。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各国重新建交,收回了清朝时期各国在北京占领区域的所有权。

前门23号,先后作为西藏驻北京办事处、周总理办公场所。根据需要,这里被改造成钓鱼台前门宾馆,主要用于内部接待。

现在,经过美籍律师、商人李景汉的策划和修缮、改造,它成了国内顶级精品生活消费场所。

四周的建筑里集高端餐饮、文化艺术及奢华娱乐于一体,除了企图把昔日气派准确呈现外,更多地体现了中西交融。

这对于久负盛名的23号来说,时间的沉淀所累积的内涵,是令人神往的。

发生在这里的,最著名的事件,应该就是周总理和基辛格的会面。这次会面打开了中美两国长期被阻塞的沟通渠道,还为改变两国之间的战略平衡对话提供了可能性。

这也是两国建交历史上的秉轴持钧时刻,值得铭记。

当今的时尚中心

美国使馆旧址,由美国建筑师Sid H.Nealy主持建造的。五栋低层小楼合拢在一起,呈现包围状态,庄严肃穆又不失前卫。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首都发展规划所需,这里不再用于高层的内部接待。一度因经济原因,对它的维护能省则省,导致建筑年久失修、明珠蒙尘。

庆幸的是,它的多年等待是值得的。2005年,它终于等来了李景汉,因打造上海外滩3号而走红。他是一位紧跟时代步伐、热衷创新,愿意在国内引领时尚发展的人。

他聘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雷夫斯,对23号进行整修,使这里,兼具文化积淀和艺术气息。结合他对民国、老北京四合院文化的独到见解,让华美典雅的建筑群迸发出朝气和生机。

各种因素交汇,它摇身一变,成了民国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完美结合的综合时尚中心的代表。

对历史建筑的修葺,主持者需要考虑它的文物价值、实用性和美观性,经过和市政府的多次沟通、协商。最终完成了这项巨大的保护性整修项目。

整个修整过程,设计和施工团队一直遵循: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在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不淹没古老庭院的厚重历史。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这里的确符合李先生当初的定位。艺术中心及剧院、顶级娱乐场所、米其林星级餐厅,还有世界名表品牌等店铺的入驻,被誉为上海外滩的北京版本。

前门23号也成为京城成功人士聚集之地,高端消费场所。随着报道增多,它的神秘面纱逐层揭开,向世人展示着,它那奢华而又诱人的神韵。

李先生依托民国建筑的翻新,开创了一种新的营商模式,再次缔造了他商业上的传奇。

历史建筑是否应该改造

历史建筑是现在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一般处于城市较为繁华的区域,对于城市发展、商业模式打造等,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但是否所有的民国建筑,或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建筑,都需要被改造,这值得人们深思。

在考究城市个性的今天,城市中的商业时尚中心,对艺术文化氛围的营建,显得尤为关键。

建筑师、设计师、工匠们,他们可能赋予历史建筑新的使命和希望,在改造时,尽最大可能保留原貌,彰显它,或庄重严肃、或富丽堂皇、或格调清雅的风格。

罗兰·巴尔特曾说,中心是一种精神的、情感的中心。

冷冰冰的建筑,要有柔性的体现,尤其是当今的人们,更多时间,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对于冷冰冰和嘈嘈杂杂,有温度和感情的中心,才更加具有力量和生命力。

不可否认的是,改造后,或多或少,它们会折射出现代城市的性格、多样性。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城市的脉搏,修缮后的历史建筑,可能会随波逐流,成为城市的鸡肋。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历史文物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需要后人保护和铭记。前门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镌刻了光阴的故事。在那里,所有的光辉时刻、屈辱亲历和普通平淡,都是它的履历。

过去虽成往事,后人不应忘记。现在的前门,在新时代有了新发展,结合现代的修缮,让它重新璀璨。这为历史建筑的改造提供借鉴,既能记录历史,又能映现如今,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前门   京都   天安门   建筑   旧址   来头   美国   北京   民国   优越   位置   城市   历史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