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日,跟@侣行 夫妇云游三晋大地

你有多久没出门看过外面的风景?

你是否也怀念微风拂过草地时带来的泥土清香?

你是否也曾畅想旅行路上的奇遇和惊喜?

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永远在路上,每一天都能迎接新的风景和故事。

今天是世界旅游日,今日头条旅游频道联合山西省文旅厅共同推出“自驾云游季”之《山西好风光》系列视频,将“云游”模式送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愿大家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看遍大江南北。

让我们跟随头条旅游创作者@侣行 夫妇,张昕宇和梁红,一起走进“三晋大地”,看遍山西好风光!

来“自驾云游季”之《山西好风光》,和@侣行 夫妇一起游遍山西

以下是张昕宇的自述:

云游探秘:探索工艺背后的匠心宝藏

山西,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但能在旅途中如此完整、深入地走进这片古老大地也是第一次。

从北进山西,必先去云冈。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云冈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崇佛的皇室下令,在城外“神山“武州山开凿佛窟。

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几经战乱,损毁再修,云冈石窟依然静卧在武州山南麓,注视着芸芸众生。

云冈石窟

应云冈研究院邀请,我和梁红有幸参观了正在维修、保护的第三窟,近距离接触了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我们发现,维修人员们自制的工具箱,装着大大小小二十多件工具,包括刷子、钩子等。这些不成套的工具由师傅们亲手收集,每一件用起来都得心应手。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文物遗迹的保护方法。比如:封固修补岩层缝隙时,师傅们将环氧树脂与粉碎成几百目的岩石粉末相混合,再用特制工具一点点填补在缝隙中。

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维修人员在工作时,需长时间跪着、蹲着,甚至躺着,湿冷的环境也带来了风湿、关节炎等职业病。可正因有了一代代如他们般的工匠扎根此地,云冈石窟才能在千年后,依然向世人展示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

张昕宇和梁红在云冈石窟修复现场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位于朔州的崇福寺,也是从辽金延续到现在;而全国仅存的三个唐代完整梁架结构的“木构建筑”也全部位于山西。各式巧夺天工的各式建筑,让我和梁红惊叹不已:尤其是嵌在恒山崖壁上的悬空寺,宛如一条游龙。

从外观来看,悬空寺并不大,但要登上去,需要走过一段又长又陡的阶梯,上去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总面积150多平方米的寺庙里,竟有楼阁殿宇40间,包括禅房、佛堂、菩萨殿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寺庙下方的立柱已经有些晃动,但这并不影响寺庙的稳定性。千年来,悬空寺经历多次地震仍完好无损。原因在于,支撑悬空寺的是27根铁杉木制成的横梁,古代工匠在横梁在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使之紧紧卡在石壁中,十分坚固。

悬空寺

如果说悬空寺的特点是奇巧精绝,那应县木塔就是威严庄重了。

宋辽时期,辽朝崇佛,萧太后倡议建塔,在当朝匠人的鬼斧神工下,这座举世无双的全榫卯结构佛塔落成。

到了近代,应县木塔出现了扭转、倾斜等迹象。经专家查证,原来在民国时期,当地人在集资修缮木塔之时,将各层的夹泥墙拆除换成木隔扇,导致木塔上部重心发生偏移。加上年久失修,木塔的部分构件出现了脱榫、劈裂。

近些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论证修缮木塔的计划,但最终出于审慎的态度,在没有万全的方案下,只做了防护加固性的保护。

千百年来,能工巧匠们出类拔萃的技艺、周边独特的干燥环境和木塔本身奥妙绝伦的建筑结构,让经历了966个四季变换、风霜雨雪、地震侵袭的应县木塔,仍然“倔强”立于天地。

应县木塔

云览历史:追忆晋商文化的厚重韵味

“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晋商的辉煌历史,在山西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痕迹。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常家庄园是闻名晋中地区的晋商大院,我们此行自然不会错过。作为北方民居的代表作,他们不仅具有建筑的历史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如王家大院,在建筑格局上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继承了西周时期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对外提供了足够的交往空间,对内也确保了足够的私密性。

同时,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建筑装饰亦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集精巧与雍容于一体。

王家大院

在平遥古城,我们领会到晋商先进的经商理念和经营智慧。作为东方“华尔街”,平遥的票号就是晋商当年雄踞欧亚的证明。协同庆票号,是平遥最大规模的钱庄院落,身处这座七进院落,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到彼时平遥金融业的兴旺。

据说“提现”一词,就来源于钱庄的地下金库。因管理严格,地下金库的人不能随便上至地面,地面的伙计也不允许进入金库内。客人兑换银两时,银锭需从地下金库通过竖井提到地上,因此称为“提现”。

平遥古城

云享佳肴:在美味中寻觅手艺的传承

在山西,最寻常的面粉让人们玩出了新花样——刀削面、凉粉、碗团、抿圪斗、剔尖、莜面栲栳栳、炸油糕……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刀削面。

刀削面

刀削面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这与它的做工密不可分。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很高,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就容易粘刀、断条。

张昕宇在向师傅学习揉面

刀工也十分重要,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才能把面条削得均匀利落。在大同的一家百年面店里,我亲自尝试了一把,用最传统的方法做了一碗“正宗”刀削面。削面时,需要一手拿弧形削刀,一手托住揉好的面团。

张昕宇和梁红在一家百年面店品尝刀削面

不过,刀削面只是山西美食宝库的一角,这里还有莜面栲栳栳、过油肉、平遥牛肉、凉粉等家喻户晓、传承千年的传统名吃。

过油肉

除了面食,我们还了解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酒文化与醋文化。

汾酒源自“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1500年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被载入二十四史,一举成名。

1915年,汾酒走出国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之后成立了汾酒有限公司,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而且也远销海外,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晋商晋酒晋誉”,这是我们在酒厂入口处看到的6个大字,它既是酒厂的理念,也是汾阳酿酒人的信念——矢志传承晋商的诚信品格、清香型白酒的工艺、以及山西制造的优质名片。

张昕宇在参观汾酒博物馆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山西老陈醋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典型代表,“东湖”牌老陈醋的制造地——东湖醋厂。

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美称,东湖醋厂不仅展览陈列了我国西汉以来各种酿醋器具、农耕器具和700余个醋疗药方,还生动还原了老陈醋作坊内“蒸、酵、熏、淋、晒”的老陈醋制作工艺。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这是千年前李白眼里的山西。这一趟,我和梁红从北向南游历山西:寻觅古迹,感知三晋大地三千多年的历史风云;走访民间,一探沿袭至今的晋人风骨与传承;遍尝美食,品味街头巷尾里独特的山西烟火。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祖国河山里每一隅独特的风光与魅力,分享给同样热爱生活的你,希望你也喜欢。


心动了吗?

“自驾云游季”之《山西好风光》共11期

将陆续上线

快上今日头条,搜索“自驾云游季”

和旅行达人们一起“云游”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木塔   云冈石窟   应县   平遥   东湖   陈醋   刀削面   山西   金库   大院   夫妇   大地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