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就要敢闯敢做,才能实现理想,我是怎样当上铁路工人的

#翻开我的生活日记#人生在世就要敢闯敢做

我是怎样当上铁路工人的

按常理要办事除了有“靠山”有“势力”,否则就得“托人”“找人”,可我偏偏没有,也把事情办好了,达到了目的。回顾当年从一个农村青年怎么到铁路上班的,那就是靠敢闯敢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不仅如此在铁路当工人、当干部,还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如今已退休多年,享受退休生活,回顾 60多年的生活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充实了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充足了我干好工作的能力,每每和朋友谈起这些,他们认为我是个传奇。

我1956年出生于梅河口市(原海龙县)东南部杏岭乡(过去称为公社)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23公里,家有父母和亲兄妹5个,上有3个哥哥,1个妹妹,另有伯父家两个女儿3口,共有10口的大家庭。父辈亲哥们4个,我父亲排行老二,三叔家有4个儿子,大伯父家2个姑娘,老叔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受传统观念影响,三哥过继给伯父家,我过继给老叔家,当时已满12岁。当时的养父是公社农机站的职工,即拖拉机驾驶员,每年有两次较忙的季节,一是春翻地、二是秋翻地,平时任务对拖拉机进行检修和保养,这个工作当时在农村还是很吃香的,归县农机局管理,是地方国营企业,吃商品粮,持红色粮本,但养母和我户口落在杏岭大队,第5生产队。

当时,养母的身体不好,老有病,经常犯胃病,又患有结核性腹膜炎等,于是,这时我学会做饭做菜。农村的房子前后都有不少自留地,常年种菜的农活也少不了我,农村中学每年要放农忙假,到生产队去参加劳动,户口在生产队,还要在生产队领粮食,那时的我,到生产队去插秧也和成人一样,一天也能完成两三亩的插秧任务,也算是个插秧小能手。后来,养老父家里,可能考虑到我是后来的,俗话说“隔层肚皮差层山”,不太融合到一起,在一年除夕的早上,当地一户人家母亲生产时由于大出血去世了,留下一名刚出生的女婴,被他们收养, 一家4口人3个姓,组成了这个特殊家庭。

在1970年,初中毕业,正赶上“四个面向”,真是十几年不遇的好机会,尚未成熟、幼稚的我自信满满,一向是好学生的我,没有分配上,而那几个学习不算太好,会来事的,经常往老师家跑的学生,有的招工进辉南5523厂(当时的军工厂)、县化肥厂、县拖拉机修配厂、去师范上学的、上银行工作共5人,他们高高兴兴走向社会上班上学去了。按学校当时规定,参加“四个面向”分配不上的不允许再入高中,没办法我只好回家务农了。

在生产队足足干了一年多的农活,没有休息日,只有到了春节的时候才能休息半个多月。从备耕、春种、插秧、夏锄、秋收,冬季没有农活的时候还要兴修水利,夏天“挂锄”(暑季在秋收前庄稼正生长时期,不用田间管理),是农民短暂的休息时间,尽管这样,也要有人给生产队里的牲口铡草、积肥等工作,但劳动强度不大,也不感觉到累。

给我感觉农活最累的工作当属秋天割地,尤其是割稻子,那叫“大趟子活”最累最辛苦,前面有一个叫“打头的”后面要跟上,一个人要割6根垅,秋后的早晨,5点多钟就要下地,东北那时天还没亮,顶着露水和寒霜,冻手又冻脚,有时,稻地里还有积水,又增加了工作难度,辛苦、遭罪和劳累一样都不少,即考验人又锻炼人,能够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 这还不算,在有月光的情况下,还要打夜战,晚上割玉米和高粱。这些,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劳动了一年就是这样的感受,那些常年累月在农村劳动的社员,年复一年,又是怎样的煎熬和坚持?中国的农村苦,农民更苦啊!

这时的养父亲已经从农机站调回县拖拉机修配厂上班,那时,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政治运动盛行,工农兵走进上层建筑,登上历史舞台,军宣队参加高校,城镇中学有工宣队驻校,农村有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进行“斗、批、改”。海龙县拖拉机修配厂与海龙县第六中学是对口单位,派驻工宣队管理学校。在一些老同志的撮合下,一致认为我,孩子还小,不能过早地在农村参加劳动,不重新读书,可能影响我一辈子,事实证明这是养父做出的一项正确选择,为我的人生打下了重要基础。

1972年5月,在杏岭中学办理了转学证,来到海龙县第六中学在校住宿,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海龙县师范学校,规模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好,设备齐全,教室宽敞明亮,每个年级有6——8个班,在校学生有2400多人,无论规模还是条件是农村中学的好几倍。我分到三年3班,又回到了久违的课堂,重新坐在县城中学的教室,心里自然高兴。

5月,学校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其它课程没有落下多少,唯独外语俄语很是吃力,因为当时在农村中学是接触不到的,非常陌生,基础的字母没学着,单词更无法掌握,通过单独请教老师,请同学帮助,不到一个月,就补上了,在短句子朗读上老师提问我,非常流利地读完了,超过了一般同学,当时任课老师李会玲在课堂上多次表扬我,并号召向我学习,这下更激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各科成绩迅速提升。

同时,吸取了过去教训,一方面注重与老师关系,一方面也和同学相处融洽,同学和老师的威信不断提高,一夜之间似乎懂事了、自信了,顿感成熟了不少。下学期,当上了班干部,年底加入了团组织,期末考试成绩达到班级前6名。升入四年级重新编班,进入四年5班,为便于管理,5班和6班是住宿班,这个班有学生54名,我被任命为班长,还被选为校团委委员,在学生时代那可是“大官”,有审批团员的权利了。

在海龙六中两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时间不长,通过和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老师接触,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为人处事,对我影响很大,使我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 ,各方面有了迅速提高,1973年底,我们这届学生本该毕业,可这时由于全国毕业时间的调整,改为夏季毕业,就这样1974年6月,在批“师道尊严”的运动中我们毕业了,此时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高潮时期,没有大学可考,况且我们就是农村的,无奈又一次返回了家乡。

海龙六中团委欢送五名毕业的团委委员留念

但是,这次回来与上次不同的是,我的档案引起了当时任乡教育办公室主任叫刘学祥的注意。此时,我已经在生产队参加了3个多月的劳动了,有一次他找到我,只看他手里拿着我的档案,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同意担任社办教师,我稍迟疑一下,但也同意了,先分配到离乡政府较远的学校永顺小学,后来又调回杏岭中学,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总感觉教师工作不太合适我,提出了辞职。

此时养父家里的户口通过找关系,由农村户口转变城镇户口,变为了“红卡片”开始吃商品粮了,由于我年龄超了,批不了,后来有好人相助,按着政策将我转为知识青年,单插到我的原籍老家,因为亲生父亲是那里的生产队长,各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照顾。   

1979年10月,县劳动局下发了招工指标,我们那个公社给了3个指标,属于大集体性质,当时虽然不懂集体和全民企业有什么区别,只知道大集体没有全民企业好。于是我拿大集体招工表,迟迟没有填表,就来到了海龙县劳动局,记得叫劳动调配科,就与一名同志说明自己的情况,已经在农村等待五年了,好不容易盼望招工了,可还是大集体指标, 这次不想走,恳切询问是否下次招工有全民指标,这位同志不加可否就说了,这次不走,下次你能保证走,我肯定地说,一定能。就这样他说,这批招工结束后,下批在12月份就开始,我道一声谢谢了便告辞,临走便询问该同志的姓名,他叫邢国才,(当时他能对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说实话,讲真话,难得可贵,就这样一个信息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可见这个人很正直,后来他被提拔为劳动局的副局长)。

回到乡里将招工表退回知青办,告知这次不走了,让给别人吧。亲生父亲知道后,暴跳如雷,连数落带骂我足足有一个小时,他也不听我解释,也不相信以后还有招工的可能,生怕没有机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惹父亲生这么大的气,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12月中旬,县劳动局的招工指标又下来了,分配给我们公社4个指标,这次招工性质是全民所有制的。此时,知青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正好这4个指标把现有的知青全部招回城。填了表还不算完,分到哪里去,这还是一关,这次又找到了劳动局调配科的邢国才,一声亲切的大哥叫着,询问这次分配情况,他说这次分配去向很好,一是五大站的,当时是好单位,即通化地区在梅河口设立地区百纺站、五金站、糖酒站、土产站、医药站五大批发站。二是工业局系统。三是铁路系统75人,其中分配到铁路线路大修队25人,50人在梅河口地区。五大站咱们没关系进不去,工业局不想去,和邢大哥说就去铁路吧,这样到了铁路。

1979年12月30日,分配到梅河口机务段检修车间,先后从事洗炉工、铆工、机车钳工等,尤其是从事洗修连队走行部工作,在检修蒸汽机车的年代,生产力落后,设备落后,岗位艰苦,造成了苦脏险累与一身的工作条件,让我得到锻炼,经受考验,磨砺意志。  

这是2005年在原铁道部门前的纪念


90年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夜之间,地方企业陆续倒闭,职工纷纷下岗,除了在金融部门或者教育医疗系统比较稳定外,其它行业无一幸免下岗失业。看到昔日“四个面向”高高兴兴走向工作岗位的老同学,20年后不得不走上了另谋职业的路子,干些临时工作,只能养家糊口,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反,国有企业的铁路,企业发展稳定、职工收入稳定、而且越来越多,而我1990年9月入党,1991年3月提干,历任工会政治教员、工会教导员、党委宣传助理(正科级),成了单位的中层干部。退休后我的收入是他们的一倍多。

多亏当年把我排挤在“四个面向”之外,多亏当年在拖拉机修配厂做轮换工时没有转正,多亏没去集体企业上班,否则,我也和他们一样的结局,这就是祸兮福所倚,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在我身上几次的坏事都变成了好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就是命,不信不行,如今,我那张退回的集体企业招工表,被一个邮政部门的子女接替了我,被分配到铁路的大集体岗位,这个单位早就破产,退休工资直到现在也就两千多元,由于破产原因,企业医疗保险都享受不到,只能按普通居民对待。

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把我从普通青年批准为知识青年,改变了我一生命运的贵人要感谢,对恩人邢国才大哥我没有忘记,也经常看望,感谢他,同时还要感谢工作中帮助我、信任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祝好人一生平安!

这是我在工会办公室里的工作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梅河口   海龙   铁路   养父   生产队   劳动局   人生在世   拖拉机   工人   分配   理想   中学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