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合柴1972

这个地方是听网约车司机介绍的。

他说这两年,房子卖了,车子卖了,现在租车跑网约车,孩子也没法报太多培训班,节俭度日。

他说之前他一年跨省旅游三四次,现在只是偶尔带孩子在合肥附近转转,一是没钱,二是学校管得严。

他极力推荐这里,说适合拍照。

他说他拍照拍得可好了,老婆是他的模特,他是老婆的专职摄影师。

有苦有乐。

有人携手共渡难关。

珍惜。


站在酒店9楼楼顶,拍了拍合肥的周日晨景。

摩天轮是新的地标。

这三张照片里的公交大巴,是来抢镜的吧。


旧楼新城,高低错落。

合肥的清晨不冷不热。

城市的道路不繁不忙。


酒店送我一个洗漱包,我转手送给出租车女司机。

下车一看,垃圾遍地。

这时是8点半。

等我11点半出来再看,垃圾没了,幸好幸好。


沿着曾经布满高压电网的高墙走向大门。

墙上有些涂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双眼睛。

眼睛里画有类似鱼眼镜头拍摄的高楼大厦图案。

也许是想表达向往高墙外繁华世界的意思。

如果是我来画,我想画“晴天一鹤排云上”的景象。

高墙关不住安迪、米帅,和 3只熊猫。


9点才开门。

有一群人在为一个戴渔夫帽,穿格子衫的老外服务,拍个人纪录片?合肥宣传片?涂鸦艺术片?


这是首个以丛棘旧址蜕变而来的文创园区。

丛棘为丛生的荆棘,因枝枒上头布满尖刺,适合作为关押的地方。

以丛棘为狱的记载最早见于《易经·坎卦》。


这就是园区最最最网红的打卡点。

原是监督岗,现在我看着像谷仓。

设计了环绕水体,有倒影,很nice。


谷仓旁是一个陈列空间,里面展示一些老机器、老砖窑(布景)、老文件柜、老图样、老灯具、老书柜、老生活用品……不一而足。

一切仿佛在述说着从1954年建设丛棘,后来变身为砖瓦厂,再到柴油机厂,最后又回到丛棘,然后于2018年整体搬迁,这整整六十四年间发生的故事。


子非鱼,是身困之人的作品。

我觉得捏得还不错。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哀。

悲喜并不相通。


不止的,不止艺术。

根子在时光。

一切都倏忽即逝,不可逆也。

谷仓后的合肥二个红字,醒目。

三国战城,包公故里,为啥不继续叫庐州呢?

“合肥”最早出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这个时候,只有“合肥”,“合肥”这个地名比“庐州”古老。

1913年,“废府存县”。

庐州府的名称没有了,合肥县保留,而设市(这个时候的市还不算现在的地级市,仅仅是管城市本身)。

再后来就沿用至今了。

知道了来龙去脉,就不纠结了。


又有水体设计。

冠以大唐盛世的美学,但我并不以为然。


烟囱这里围挡改造中,随便拍一张。

断瓦残垣的红砖房下,鲜花正盛。

这时,有旁人说:哇,这是一种残酷的美。

曹植,今安徽亳州人,有诗云。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曹子建看到了垣墙荆棘,气结。

我看到了垣墙鲜花,无悲也无喜。


太像真的了。

偷偷掐了一颗谷粒,真的!

我错了。

安徽省连续4年成为全国水稻种子出口第一大省。

文创园里种各种品种的水稻,真新鲜,也真是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好喜欢。


我也喜欢这一对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垃圾桶。

比起宁夏的沙湖景区,这里的管理者用心了。


红砖穹顶很有特色,可是在布展,里面花里胡哨的,就没啥看头。

想起之前看过极简装修风,就是这样的毫无包装,但是地面是水泥自流平,可见是低调的奢华,并非真极简。


在合肥见过2处轨道小火车了。

看来这是挺受亲子欢迎的娱乐设施。

这个还是蒸汽机车头,酷。


这里模拟了合肥到芜湖的绿皮车。

窗口是动画风景。

简直就是小姐姐拍照打卡圣地。

尽情摆各种pose。

当然,有时间的话,我想去坐真的绿皮车,悠哉悠哉,到芜湖一游。

呜呼……


处处都是布景,好像走进了一个民国或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虚拟世界。


抓拍到小姐姐的背影。

光影交错,墙上有大幅油画,二八大杠。

小姐姐未必骑过,但是她的父母肯定是骑过的。


蒸汽小火车呜啦啦开过。

画上的三只熊猫憨态可掬。


这个园区的特色是家电故事。

工业设计,旧时家电,家电发展,废物利用……


看这满满一墙的磁带。

找到一盒辛晓琪的《领悟》,摆拍一张。

李宗盛作词作曲,1994年发行。

想起同学喊我多次帮她们捎张信哲《爱如潮水》磁带的日子(也是李宗盛作词)。

想起在校广播室处理陈年磁带的日子。

想起校园里每天早上被华健的《心的方向》从睡梦中吵醒的日子。

想起书桌里的那2盘大地唱片公司的《校園民謡》

想起……

(咳咳,以上,严重暴露年龄)

还是不要想太多,过好现在,感受此刻。


小朋友在唱孤勇者,他爸爸在录像。

在云南昆明某小学,一班级连续三年输掉拔河比赛后,同学们忍不住在教室里哭,老师怎么安慰都没用,教英语的邵老师想到孩子们喜欢唱《孤勇者》,于是用唱歌的方式激励他们,大家情绪激昂地跟唱后都得到了缓解。

或者在缓解情绪后,再看看鱿鱼游戏里面是怎么拔河的,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那个年代,有的,现在没有。

那个年代,没有的,现在有。

有的没的,看你如何取舍。


整面的电视机,108台,和过去流行电视剧、动画片的图片。

左下角,有一个电视机是滚动的无信号的影像。

好像从前电视台深夜停播后的一片空白。

挺有设计感。


安徽的美菱、荣事达,不错。

天鹅、黄山估计是本土品牌。

1993年,世界上第一台VCD(镭射数字影碟机)在位于合肥市的安徽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问世。

惨了,又让我想起我买的第一盘VCD,是辣妹的MV《Wanna Be》《2 Become 1》《Say You'll Be There》……

我来合肥怀旧来了……


有人让我帮他和这个“悔”字合影。

有的事有后悔药吃,有的事没有后悔药吃。

尽量选择做可以吃药的事。


又来,不太喜欢。


这里适合怀旧、拍照、观展、发呆。

还可以看着一坪又一坪的水稻从小长到大。

我没拍龙猫涂鸦、老虎塑像等场景,因为这些,无论哪里都可以复制。

看的就是老合肥。

时间不够,可惜没能多看你一眼。

出发,去机场。

再见,合肥。

再见,安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合肥   芜湖   谷仓   洛阳   家电   安徽   水稻   荆棘   磁带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