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电脑用户日常使用能体验出CPU的差别吗?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CPU新老平台换代之际剪刀“CPU性能过剩”论,大概意思就是:鉴于CPU性能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目前市售中低端或者前几代的主流型号CPU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大众需求,花更多钱买更强的型号意义不大。

我对这一观点部分赞同。

赞同点在于,即使是入门级别的赛扬双核处理器,只要你的需求一直不高或者制作固定的工作,确实可以保障迅捷流畅的使用体验,比如只用来写Word(不是成书成册那种)、或者PPT(不是连续动画、图片超多)、表格(简单日常表格)、常规聊天软件、浏览网页等,甚至观看4K高清视频(在集成核显的情况下)。

至于为什么不是很妥,你可以用一个主流平台日常操作测试下,比如在斗鱼看直播。

主流级别的第十代i5-10400这种观看斗鱼直播的处理器稳定占用率在20-35%左右波动,在这个利用率下你多开几个直播页面或者几个程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在弹幕、礼物海量的直播间里面,稳定占用率会提升到40-60%。

但是如果在观察一下你每次打开页面时处理器的占用率,可能很多人就不淡定了,占用率随便就能冲到80-100%。这就表明,如果你的CPU性能还要更强,那么打开网页的速度就还要更快。虽然可能只会快个1-2S不到。

所以一般用户能体会到CPU性能差别吗?显然是可以的,虽然感知可能不是很强。

不过主流的单机以及网络游戏用户,你用更强的CPU一定可以获得更高的FPS(虽然提升可能远不如更换高级别显卡);程序员用的主流编译器、设计师进行图形设计、视频剪辑渲染;编辑和运行包含大量图片且效果酷炫的PPT;用Excel计算大量附带公式和宏的数据等等,这些都是能大比例甚至吃满CPU利用率的应用。

除此之外,很多应用实际光靠CPU性能的发挥并不顶用,如果硬盘或者内存的传输速度上不来,那么根据木桶效应,依然会有瓶颈。在这一方面,AMD的锐龙处理器一直非常“激进”,毕竟现在的CPU已经不是当年简单的“控制中枢”,早就将PCIE控制器、内存控制器集成其中了。

早在锐龙3000系列时代就已经全面普及PCIE4.0技术,消费者出库了可以用上基于这项技术的显卡接口外,CPU还能提供4条PCIe 4.0的M.2 SSD专用直连通道,传输速度直接在常规PCIE 3.0协议上翻了一倍。英特尔这边则稍晚了一代,从第十一代才开始介入4.0,并且在现在的12代上加入了PCIE 5.0以及DDR5。

所以当年你更换了参数明显提题更强的高阶或者新一代CPU,但是感觉提升不明显,可以从自己日常的使用方向,比如是不是本身需求就很低,以及搭配的内存、SSD方面考虑,尽量避免短板的存在。

说白了,高级CPU的日常体验和低级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差别很小,虽然可以被感知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赛扬   差别   日常   利用率   控制器   处理器   主流   内存   性能   需求   用户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