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手记:追随内心的直觉-破除小我的执念(一)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做选择的过程中,最好的情况是在觉知的状态中,可以调动感性(Follow my heart)和理性的力量(Follow my mind),做出合理的选择。Follow my heart and Follow my mind!Make a difference! lead your life!(跟随我的直觉和想法!让我们有所不同!引领你的生活!)

但在实际抉择过程中,人很容易被习性所控制。既没有追随直觉,也没有理性选择,而是被各种次人格组成的“假我”(ego,小我)所束缚。使我们它在囚笼中,不由自主地被动做出选择。

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恰如有人获得了一件宝物,他想安放在最安全的地方。他首先想到海洋,但感觉还不是很安全;他又想到大地,感觉也不很安全;他想到了天空,但仍然不是很安全。最后,他把宝物安放在心里,终于感觉到踏实。

有一天他要使用宝物,就从海洋、大地和天空中反反复复去寻找。花费了很多时间,耗费了太多精力,仍然一无所获。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

就像一首诗《自由之歌》所讲:

自由,是我一生追求的品质。

以前,我一直在外部世界寻找,

结果,收获的更多是失望,

似乎,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我永远感到自由。


于是,我问自己:什么是永恒的自由?

直到,我恍然大悟:自由就在我的内心。

其实,当我解开了内心我对自己的束缚,

自由,就与我常伴了。

生命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开心与痛苦,都是情绪的常态。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一天也会有至少60次的情绪低潮。当我们感知到情绪,接纳并理解情绪,我们就知道自己可以做情绪的主人,脱离外界的束缚,恢复到永恒的自由状态。不再依赖于外界世界,不再祈求他人给予自由。

但我们也需要厘清一个真相,那就是在有形有相的世界中,我们一方面希望活出自由自在的“真我”状态,但同时也会有“小我”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戴上“人格面具”,在某些情境下,用次人格去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挑战。

1)充分感受事物

人对于世界的感知,首先是靠表象系统。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获得对外界事物的基本信息。但对于这些信息的深度认知,主要通过信念系统形成的“过滤器”(删减、扭曲、一般化)来完成。过滤器的驱动,一方面靠信念系统,这是稳定的部分;另一方面靠情绪和情感,会存在随机性和稳定性交互作用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我们感知外界的重要工具。它有一个“钟摆效应”,你的快乐和悲伤,就像钟摆两端摆动。从本质上讲,你有悲伤,就会有多快乐。反之亦然。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一定是情绪多元且稳定的。

在幼儿时期,我们都可以表达情绪和情感。我们可以从大笑来表达快乐,也可以用哭泣表达悲伤。享受到自由自在地表达情绪的快感。

但随着成长过程,慢慢就有了限制。哭泣和愤怒是不好的,眼泪是无能的表现,不能表达愤怒,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等。这就让人对于情绪表达产生了恐惧,在感受层面上得到了回应:情绪表达是不好的,我们要压抑自己的感受,限制情绪表达的能力。以便让他人感觉自己更成熟,更听话,更老实。

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保护到自己,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被认可;但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掩饰情绪,也失去了情绪感知能力。有了情绪,就压抑着不外显。钟摆就不摆动了,成了废物,不能再用。情绪本身应该是流动的,没有流动,就产生了阻隔,慢慢形成了淤积,会通过躯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果要情绪合理流动,需要充分感受事物,相信并基于直觉做事,合理判断,并充分感受当下。

真我(true self)

小我(ego)

感受(Feel):充分感受事物

抗拒(Resist)

相信并基于直觉做事

忽略直觉

一切都是我的一部分

判断

充分感受当下

逃避当下

2)相信并利用直觉

在孩童时期,大多都是凭着直觉学习和做事。直觉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直觉能够让孩子产生好奇。因为人对于未知事物,天生就有好奇心,非常想进一步探索。这也是世界发展的原动力。因为受到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污染较少,就会去自由自在地天马行空去感知世界。很多天才,小时候都是在相对自由状态中生活。当父母不让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不让孩子自由支配时间的时候,很多好奇就慢慢被磨平,甚至消失。

直觉会带来勇气。在经验框架下,认为不能够或不可能的事情,在直觉层面会不断刷新,会闯出一条新路。在罗伯特·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中,他提到要改变认知框架:

从问题框架到结果框架;

从失败框架到反馈框架;

从不可能框架到就像框架

在这个框架里,就不存在对于冲突的恐惧。目标聚焦在结果,冲突也是达到结果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改进手段。

在这个框架里,也会减少自我坚持的恐惧。既然一切都是反馈,不存在失败,坚持就可能获得更多可能性。

在这个框架里,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也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

3)合理判断

在“小我”中,评判是可怕的限制。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都有一些期待未被满足,有一些渴望未被尊重。在完形心理学看来,这些为未满足的期待和未尊重的渴望,会一种存在并希望得到满足和尊重。

这些对外在的需求,会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如果外在和内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会产生不舒服的感受,随之而来的是情绪痛苦,导致我们不敢面对或处理。

于是,判断和评判就成了一个锋利的武器,直接对外或对自我攻击,可以避免感受暴露在外。给其他人事物贴上标签,从而减轻自己心里的不适。

所以,在遇到任何问题上,要做到合理判断。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事实,就以为是真相。但这种所谓的真相,大多也是基于我们对于事实的判断基础上的,或许真相并不如我们所想。

对于很多外部事物,我们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在它发生之前,我们或许就基于自己的内在系统,下了定论。后面不过是验证了我们的内心系统的判断和评判多么正确而已。

当然,对外的评判,也会内摄回来,形成自我的评判。这是最核心、也是最要命的评判。我们对自己的不断攻击,让自己形成了恐惧和愧疚;这种恐惧和愧疚,也会不断向外投射,就向外攻击。如此循环往复,成为一个死结。

所以,如果想从评判中解脱出来,首先要去掉自我的评判。不管外在如何,我们要停下来,不要对自己评判。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在评判你,你也不评判你自己。

4)活在当下

很多人活在梦幻里,这个梦幻就是时间的假相。

很多人一想到过去,就会自责和愧疚。过去的失败经验,所犯的错误,都会成为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萦绕在心里,不能散去。这种反思,反而更增加了自责和愧疚。

有的人一想到未来,就会恐惧和交流。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未来不合理的期待,都是恐惧和焦虑的源泉。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人能够真正抓住的,只有当下。如果因为活在过去和未来,一定会错失当下的体验,而失去了生活的抓手。

如何做到活在当下,重要的不是认识,而是体验。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体验,感觉到活在当下的感觉。

呼吸是最能够知道当下的,因为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的呼吸,都不能让自己活着。只有当下的呼吸能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另外,可以通过扫描身体,找到自己身体感受,体验到当下的存在。另外,可以通过冥想、禅修、内观等方式,提高觉知力,发展平等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直觉   内心   钟摆   小我   手记   外界   框架   恐惧   事物   情绪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