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为科研注入幽默“元素”

“傅先生个儿不高,头发花白。他在国外待过多年,穿戴极其朴素,但言谈举止之间却流露着浓厚的书卷气。他那提了纯的北京话,徐缓而简洁,句句入耳,偶一回味,又顿觉幽默无穷。”

这是著名文学翻译家魏荒弩对他一生景仰的一位老先生的回忆,这位老先生就是我国物理化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傅鹰。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胶体化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北京大学胶体化学教研室;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的学生大多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科研骨干,遍布各个研究机构。

来源:光明日报


矢志不渝,两度归国

年少时的傅鹰家境优越,对学业也并不上心,兴趣全在体育运动上,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差生”。后来,受父亲“做人应能自立,不能靠父兄余荫”的教诲,以及当时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傅鹰对关乎国计民生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决心以学报国。于是他发奋考入了燕京大学化学系,后又公费留学美国。

中学时代的傅鹰 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在美国求学时,他常常只带一点面包和咖啡就钻进实验室,直到实验做完才出来。靠着这种拼搏自强的精神,1928年,傅鹰从密西根大学毕业,获科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在美国化学界颇受好评,一家化学公司开出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但条件是必须长期任职。

面对这样的抉择,傅鹰后来在亲笔所写的回忆文章中描述当时的情况,“我和张锦(傅鹰的妻子)商量,她说我们花了中国的很多钱到国外留学,不是件容易事。现在如留在国外,为外国人做事,对不起中国人。我听了她的话,就谢绝了那个公司。”

“待归来整理旧山河,同努力!”1929年夏,傅鹰在乘船横渡太平洋之时,填了一阙《满江红》寄赠仍在继续攻读学位的张锦(也有说法为这阙词是张锦赠予傅鹰,无论如何,都表现了夫妻二人一心报国的共同志愿),充分表达出他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

傅鹰与夫人张锦 来源:傅斌女士提供


回国后的10年间,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留下过他的足迹。1944年,因战时科研条件实在难以支撑他的研究,傅鹰不得不再次携妻子赴美。来到美国后,傅鹰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员,继续开展界面吸附现象及溶液吸附热力学的研究,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在美国化学界名噪一时。

然而傅鹰并不贪恋这里的优渥条件,他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局势。1949年,当得知全国即将解放的消息后,傅鹰决定尽快回国。面对导师的挽留,他说:“我的子女身上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炎黄子孙干嘛要去入美国籍呢?”

就这样,1950年8月下旬,傅鹰夫妇第二次离开美国,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这两段经历也在科学界传为佳话,有人戏称他为“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

夯实基础,力推教育

早在傅鹰第一次归国任教时,他就注意到中国化学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于是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多所学府的任教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再次归国的傅鹰目标明确,他希望从事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一大批科学人才,“在年轻人中培养出中国的爱因斯坦”。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后,全国高校都努力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这与傅鹰一直以来对基础理论的重视不谋而合。

1954年,傅鹰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专业。为了加强基础课教学,他亲自讲授普通化学,编写讲义《普通化学》,经常备课至深夜。

傅鹰(前排左1)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6级部分学生在一起 来源:《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他还主讲过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基础课程,并给胶体化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专门开设了一门新课——化学热力学,并撰写了《化学热力学导论》一书。

傅鹰除了在学术研究上有开拓性的卓越贡献,还是新中国教育战线上独具慧眼又有开拓精神的一位战略家,对于如何发展我国胶体化学有许多设想。他以填补我国胶体化学的空白点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多次上书教育部门领导,以充分的事实说明“胶体化学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学科”。

傅鹰对青年人也有着很高的期许。每每谈及研究现状,他总是鼓励学生:“解决这些难题的重担,落在你们这一代肩上了”,语重心长溢于言表;在讲义中,他也时常动情:“谁敢说我们的青年化学家不能圆满地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呢”,期待之情跃然纸上……

他不仅教导学生们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还时时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们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不断地去探索、攀登。1962年,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傅鹰还特意为化学系学生进行了一场报告,向各位学生殷切寄语。

诙谐幽默,深入浅出

回忆起傅鹰的教学风格,他的学生说:“他对同学们做人做学问的影响几乎是一生的……先生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风趣幽默的言谈、潇洒的板书,让我们永难忘怀.....”至今,傅鹰的很多教学事迹仍在北大广为流传,成为后辈学者的榜样。

1964年,傅鹰(前排右1)与北大化学系胶化教研室教员在香山 来源:院士馆


在教学过程中,傅鹰常以深厚的学识指出问题的关键,启迪学生思维。例如讲“永动机之不可能”时,他用了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人想用毛细管现象来产生水位,一层又一层地把水位抬高,不是可以推动一个水轮吗?傅先生诙谐地说,可惜水在管口上招了招手,不出来了。至于原因,正是留给学生思考的好课题。

他教学的另一大特点是善于结合听众的特征,采用生动活泼而又风趣幽默的方式,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例子让学生们在发笑之余心领神会。比如在一次对大一新生解说何为化学时,他讲到:

“一家大百货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着一件很漂亮的旗袍.....同是一件旗袍,但是对于观众所引起的感想却不一样。一个经济学家会想到这件衣服的价钱和利润,历史学家联想到服装变迁的沿革。一个化学家所注意的却是这件衣服的材料————丝、棉、人造丝,所用的是哪一种染料,会不会脱色等。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化学家有点与众不同,他所注意的全是一些与物质有关系的问题。由此可知化学是一种研究物质的科学。”

正是这种生动、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他的课堂焕发出别样的风采和魅力,格外引人入胜。

严谨求实,尊重实验

傅鹰有着极为严谨的科学精神,但他很少说教,而是将对学生学术习惯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融入平时的教学中。

他十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经常教育学生“实验室的一套规矩,是无数前人的经验。总不按照它做,你自己就要倒霉”。但是他同时告诫“在实验室里任何人说的话只能是参考,因为是和自然作斗争,要亲自校正”。

做实验报告、作文献总结时,他强调“要站在前人肩看一步,首先是不埋没别人的劳动;然后自己求进步”。在作论文的结果与讨论时他说要交代清楚,“哪些地方比前人优越,结果与前人有何不同;解释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前人有和不同”。傅鹰还嘱咐学生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不要忘记什么做实验都应致谢,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傅鹰为国家培养了几代化学人才,不少人已经成为了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多位院士。

傅鹰先生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科学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一生,是心系党和祖国的事业为真理而斗争的一生,先生刚正不阿的为人、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热心从事化学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实为后人学习之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美国   北京大学   热力学   化学系   胶体   前人   中国   科学家   元素   科研   化学   幽默   科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