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锻炼身体是治愈产后风的一味“良药”呢?

前言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医生的角色和妈妈的角色类似,妈妈为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让孩子能够探索世界。医生为病人提供药物和疗愈,让病人能够继续各自的幸福生活。


我们都知道“生病要找大夫,也要吃药”,事实上,在我们患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已经为我们发出了很多信号,只不过我们没有在意,才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产后风,几乎成为现代都市顽症,把很多新手妈妈折磨得苦不堪言,甚至网上有一种说法,说“产后风”是不死的癌症。


诸如此类的说法,让好多新妈妈们十分绝望,有些新手妈妈甚至因此罹患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了新手妈妈的身体健康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很多患者看了很多医生,花了不少钱,病却时好时不好。


其实并不是大夫的药不管用,也不是产后风是一种“类似癌症”的顽疾,而是大家没有找到并坚持正确的疗法,今天,小编就和您聊聊,为什么健身是治疗产后风的“良药”……


为什么产后风这么难治?


为什么产后风这么的难治愈?


这是因为产后风是一种身心一体的疾病。产妇生产后气血亏空,导致出现怕风怕冷的现象;同时身体不舒服,导致心情抑郁,饮食生活受到影响,又加重了症状。


产后风的病患是真的痛苦,实症虚症并存,妈妈们怕风怕冷,手脚麻,肚子凉,最常见的莫过于“脚后跟疼”。


实症虚症并存的病,不好治。虚症难治,难在虚不受补;实虚症更难治,难在掌握火候,要随时根据患者身体的情况,调方变方。


很多病患,出门要穿几层衣服,带棉帽子,棉手套都不能缓解,帽子里还要套一层塑料袋子。


捂着其实也难受,汗流如洗,人被病症折磨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对策在——“三分治,七分养”


产后风难治,但也不是绝症。治愈的秘诀,除了找到好大夫,对症下药,就是坚持锻炼身体。


人的身体健康,有自我的发展规律,大夫开药只能治疗“三分”,其余的七分要靠我们自己。


大家想想自己身上得的病,跟自己的脾气秉性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糖尿病是不是因为很长时间饮食不在意?心脏出现问题是不是脾气不太好,总爱发火呢?


我们得产后风的病患,城市里的妈妈在统计数字上是远远大于农村的妈妈的,且大部分妈妈都是城市白领,平时工作久坐,活动较少,身体较弱。


一生完宝宝,气血虚,身体耐受力差,坐月子再不注意,怕风怕冷出汗的症状就接二连三的都出来了。



很多有产后风的妈妈说,吃药真的不见效,甚至有些妈妈们还有“越吃药,病却越来越重”的情况。


这里我们先排除药不对症的问题,先来谈谈“平台期”。我们有过减肥经验的人都知道,减肥有平台期,一般我们持续锻炼一两个月过后,体重不仅不下降,反而还会升高。


这其实是好事,因为肌肉在生长。此时如果我们坚持运动,过一段时间后,虽然体重不变,但是人却比同体重不锻炼的人看着更健康,苗条。



我们吃药也一样,有的时候药不见效,不见得是药物不对症,大夫医术不高明,而是因为我们自己身体没有很好的吸收药物。


所以养病大夫和药占三成,其余七成要靠我们自己。


但我们又不是大夫,医学和养生知识都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锻炼身体。


比如说产后抑郁,肝气郁结,那么我们就可以上臂多做伸展运动,比如四举、畅气功、开贝壳等,在体力上帮助气体运行准备。


身体是地基,我们自己把地基打好了,大夫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我们搭建房子,甚至高屋建瓴。反之,再高明的大夫,也没办法搭建空中楼阁。


大夫让我们多锻炼身体,也是帮助我们把对身体的体验纳入到生活中。身体稍微有不舒服,我们就能觉察,及时看医生,一两副药就能药到病除,避免了把小病被拖延成大病。



有的朋友肯定要说,我难受的要死,没有力气做运动。其实,越是这样反而越要活动。


因为面临疾病,我们就像面对一只大老虎,身体健壮的人可以战斗可以逃跑。身体不够强壮的人就很被动,只能瑟瑟发抖,动弹不得。


我们生虚病的时候,身体器官也是如此,它们也想把病症去除,更好地运转,但是没有办法。


而我们自身通过身体运动,就可以帮助器官消除这种被动抑制,大夫开的药就能够被吸收了。


同时,运动带来阳气和活力,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心情。心情好了,能量也足了,疾病就不再那么难治愈了


所以,在有凉风,明月和桂花的时节,让我们一起走出门,锻炼身体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产后   病患   小病   地基   良药   大夫   抑郁   药物   体重   身体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