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望见宇宙尽头

6.5 造物文明的宇宙观

6.5.1 宇宙进变的三级条件

“造物”是超越人类镜像文明,相对于“实有”提出的概念。实有,指代科学认知的宇宙及其中存在的一切,但不包含人类内心投射、虚拟描摹、尚未科学证实的,比如妖魔鬼怪、巫神仙佛、武侠神功、科技玄幻、外星人、变种人、吸血鬼、僵尸、平行宇宙等文明镜像及其相关。

宇宙中的“原初弦或粒子”,自带能量,自然发力,自行运动,相互碰撞、摩擦、渗透、融合,损益转化,“套娃式”升级为未知粒子(简称“因子”)、已知粒子、原子、元素、分子,再化合质变成无数其它天然物质,聚合、演化为星云、星体、星系等;在地球上升格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动植物——这一过程也会反向进行,即生物、动植物、星体衰亡,分解、衰变至分子、元素、原子,粒子,从而表现出鲜明的螺旋升级、衰退,和轮回的特征。

所有个体都是能量体。能量必须变化、转化,发生作用力,才能发展、演变,否则一切都会静止,等同于似有实无的存在。能量连续供给的条件下,个体吸收、转化、释放、储存能量而成长,增至临界点必须分裂,或者与其它个体融合,以获得继续发展、演变的存在空间——原子、元素及其上级别的存在形式,表现出鲜明的同一个体分裂式自我复制、异类个体化合质变的特征。

高级个体纳入低级个体,以为助力;低级个体融入高级个体,获得提升。高级个类留存低级个类的底子,低级个类支撑高级个类的里子——作为高级的存在形式,生命源于天然物质,人类发端于类人猿造物,生物物种之间形成弱肉强食、循环往复的“食物链”,都可归因于此。


同性相斥——作为存在的基本形式的粒子,同类粒子可以各自衰变,失去能量,仅剩质量而静止,再获得能量而“复生”,但不能自相“吞噬”,增长为体量大些的同类粒子。否则,如今的宇宙只由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原初粒子或弦”构成,略等于似有实无的“混沌”——作为高级存在形式,生物物种之间表现出普遍“同类不相食”的特征,必然根源于此。

异性相吸——两个异类粒子合一,即具有了较大的质量、引力。强的一方“吞噬”弱方的能量,令弱方仅剩质量;时不时稍稍供给弱方零星能量,实现能量在双方之间流转。否则在不可控的位移式运动中,能量瞬间释放于外(外部有能量受体或传递媒介的条件下),或全部转换为自身的质量(粒子不是生物体,不能排出质量),强弱双方同归于“静无”——但即使这样,双方的能量也很快枯竭,只能解体,直到遇到其它能量载体传递能量,才可“复生”。

于是,粒子一方面要尽多储存能量,另一方面要吸附其它弱势粒子,与自个儿建立合体后的能量内部流转机制。这同时能降低自身的动量,减缓能量因全部转换为质量而枯竭的时间——如此二合一、一分二的轮回延续,总会有些粒子越来越强,成为储存巨大能量的质子、中子形式的存在。原子核的构成因此具有了物质基础。

二合一的大质量、强引力粒子吸附其它单一粒子。三合一的质量、引力更大,再吸附其它单一粒子——同类强粒子虽然不能合体,但能“并肩”,一起吸附其它单一粒子——能量的“外援”因此得以持久,各个合体粒子内部的能量流转优化自然而然进行。如此无限吸附,粒子聚合体可以增至无穷大。

不过,如此初级的存在形式,粒子聚合体中的粒子只是各自吸收、转化、释放、储存能量地增长、衰变,自我复制,或者一合二、二分一,转瞬即逝地轮回转化——若非特殊的客观条件施加作用,它们无法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地持续升级、进变。

特殊的客观条件终会涌现。因为重重包裹的粒子聚合体显现持续增大的体积、质量、引力、密度、温度、压强等性、态、状特征。各级粒子陆续生成,轻者外溢,重者近核。无限大的粒子聚合体具有无限大的体积、质量、引力,形成内核无限大的密度、温度、压强等。越来越大的能量汇聚在内核涌动,越来越受到自外而内的挤压,超过临界点必然发生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称其为“奇点”——神学家将之演绎为“创世”。


“混沌”中,“原初粒子或弦”只有损益、相异、一二、正负,没有其它规范,不受时空约束。但是次第升级,超越它们存在的,所有个体的发展、演变,越来越遵循严格的规律,符合精准的秩序。其间能量的变化、转化及其作用力,无论促使个体升级还是衰退,都具有“不可逆性”——除非其它因素介入,强行改变其趋势——并且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表现出整体“连锁反应”的特征。

宇宙据科学认知,演化了近140亿年,科学家测算其寿命可达1400亿年。如此近乎永恒的存在,如何克服重重矛盾演变至今,还能永续发展下去呢?首先,我们留意下天然物质进变的客观条件。它们根据温度的体现,大致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奇点大爆炸”的高温。物理宇宙学认为,当时这一温度高达1.4亿亿亿亿度【即普朗克温度,大小为1.416833(85) 10^32 K】。在这样的进变条件下,比原子小的粒子,可以升格为元素——原子序数(数值等于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或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的氢、为2的氦、为3的锂,都是“大爆炸”产生的。

外部看,温度越高,能量越强,赋予粒子的能量越大,在特定空间施加的压力、压强越大。内在角度,粒子的内能越大,内质越单一,质量越小,动量(指粒子想跑、想跳、想窜、窜出的动能、势能)越大。如果粒子由数个“因子”构成,密度较小,各“因子”在内部高速运动,撑住空间,就把内、外的能量部分消化了,转化为质量,同时对外释放能量,以消解动量和温度——能量在特定空间爆发,好比能把散沙压合成坚石的冲压机,还会压榨出黏连散沙的粘合剂。

奇点大爆炸的能量将大小不一的数层粒子(比如夸克、胶子、轻子是内二层,质子、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是内三层,电子在最外层;内一层有没有?是什么?科学家仍在探索。它们共同构成原子)聚合成氢——每个氢原子,尤其质子、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中,都汇集了自“混沌”以后积聚,至大爆炸瞬间封印的天大能量——随即,宇宙迅速冷却。

在“普朗克温度”至数千万度、如天女散花的进变条件下,初定型的氢原子的结构失去超能、超温、超压地挤兑,内部封存的能量反弹,与外部环境的退却拉锯,解体危机迫至。多个氢只好抱团取暖,迅速调整原子序数,增强原子核的凝聚力,聚变为氦——这是一个氢、氦质能转化、释放核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氢、氦包含的粒子重新排列、组合,逃逸无法即时约束的粒子的过程,同时是开启氢、氦化合质变出原子序数为3、4、5、6及更高的其它元素的螺旋提升的过程。


无数团巨量的氢、氦元素在此质能循环往复转换的过程中,迅速聚拢在一起,具有了以元素的质量、引力、压力、密度等为基础的性、态、状特性,演化出宇宙初期的恒星——各恒星的整体稳定属性具有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作用,属于同类,谁也“吞噬”不了谁,所以保持距离、相安无事地各自演化。

数千万度的温度,标示第二级进变条件。以太阳为例,太阳核心的氢原子核,在1500万度的高温,3000亿个大气压的作用下,每4个结合成1个氦原子核,每秒钟大约有70亿吨氢原子被转化为69.5亿吨氦原子,释放的能量高达36800亿亿兆瓦,令其损失大约400万吨质量……

各个恒星内部,越往核靠近,温度越高,气压越大,密度越高。氢、氦都是轻质气体,但是太阳中心气体的密度比铁还大十三倍——各个恒星之间,距离恒星越远,温度越低。比原子小的粒子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自然无法升格为原子、元素。不过,这样的温度结合星际引力、压力、物质密度等构成的空间,却是氢、氦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变的温室——我们将之视为第三级进变条件。

于是,原子序数为3、4、5、6、7、8的锂、铍、硼、碳、氮等元素陆续升级出来。它们还化合质变出成千上万种类的其它分子结构的天然物质——这一过程也会反向进行——足够数量的天然物质聚合、化合为行星,碰撞出卫星、流星等,具有相应体积、质量、引力、密度、温度、压强等性、态、状特性,足以抵制其它星体的“吞噬”,各自占据特定的轨道运转——宇宙内的星体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整体特征。

星际间,比原子小的离子、质子、电子、中子、光子等被恒星、行星、卫星的引力等牵来引去。构成它们的是更渺不可见的夸克、胶子、轻子等,后者在当今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运用最先进的科研仪器研究,面对的性、态、状等还迷雾重重——大爆炸前的“原初粒子或弦”、“因子”类存在形式,除了被收编的,依然存在。它们微渺到星际引力、辐射、磁场,新生的规律和秩序都无法对之发生作用。人类更是只能推测它们的存在,除此之外心生茫然。


6.5.2 望见宇宙尽头

人类致力于发现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存在形式,并称其为“基本粒子”。原子曾经被认为是“基本粒子”,后来有人发现原子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至当代构成后者的夸克、胶子、各类轻子陆续被发现,“基本粒子”这一名称不好再提——有没有比夸克、胶子、轻子更小,真正不可再分的呢?这一人类长期探索的存在形式,因为其性、态、状是“粒子”还是“弦”,目前无法确定,所以我们称其为“原初粒子或弦”。

“连锁反应”永续进行,因为恒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似乎永无断绝,呈现出“一生二(指氢和氦),二生三(指锂),三生万物”的连绵态势。宏观上看,粒子向原子、元素进变,是陆续升级出化合质变的天然物质,内部趋活跃,动量趋降低,运动随之减速,外部关系倾向共通并融合,显现规律和秩序,整体螺旋提升的过程。

倘若“原初粒子或弦”如小米粒大小,不可再分,它的内在,便具有“零活跃度”、“绝对和谐度”,质量极轻——如此,只要它自带能量,无论能量多么小,都会令它具有惊天的动量。如果其静止质量为零,即等于“无”,那它的运动速度没有上限。所谓瞬间即永恒,也即永远。在最短的时间内,它能到达的距离,是无及无不及——而且它的运动由中心向圆周指向,绝对随机,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任何秩序可依。


“实有”中,质量等于零的天然物质不存在。因为质、能一体,零质量必然零能量,即等于“无”。我们可以假定“原初粒子或弦”的质量无限小,自带能量也无限小。只要一运动,其自带能量释放于外,或转换为自身质量,瞬间即枯竭。不管它运行多么远,转瞬即止——如果它的自带能量非常大,像氢原子核中封印的呢?那它自身必须具有储存相应能量的质量(物质载体)。

自身的质量尽量小,自带的能量尽量大,两者之间的比率乘以动量(全部自带能量减去内部能量流转的用度)耗尽的时间,才是粒子的运动速度及运行距离的上限——不间断的外部能量供给,像光子连续运动,机动耗油、耗电,或如电池、芯片升级,用最小的质量,储存最大的能量那样,是提升个体的动量及运动速度、续航距离的必由之路——目前人类科技在这方面的作为,与造物师往氢原子封印能量、核聚变释放能量,并连续供给能量驱动光子运行相比,没法比。

只要自带能量,便一定具有质量,拥有性、状、态,其属性、动量、运动速度、运动状态等,便可以标识、标度、定量——当代的量子场论认为光子具有能量、动量、质量(因运动而具有的),但是静止质量为零,所以光速(一般取300000km/s)是宇宙中无法超越的绝对速度。这在理论上说不通——果真静止质量为零,光速相对于具体的静止参照物,不是有限,而是无限。无限速度若以无限时空为参照物,运动主体又是静止的。

至今没有科学家断言光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从理论上看,一是只要自带能量的存在形式,倘若在真空中没有任何牵制、依托,便一定不会静止,也没有静止质量。二是光子必然具有质量,只是由于其质量接近零,近“无”,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测量不了,计算不出。

有没有比光子更小、近“无”,不可再分的“原初粒子或弦”,并因此超光速运动呢?理论上可以有。但是它的质量必然无限小,自带能量必须无限大或由外部永续供给。若不被夸克、胶子、轻子、光子等收编,纳入稳定的粒子结构,它会转瞬即逝,似有实无,很难被捕捉、固定、观测到——或许,它原本就是介于有无之间的存在,一旦被纳入稳定的粒子结构,变成“实有”,它就不真实了。


一把小米散乱,自然不如一粒小米稳定。“原初粒子或弦”是小米。夸克、胶子、轻子是数粒小米合成的大米(能量在内部空间流转,具有传递的距离极限,形成数粒小米之间,电、磁、核力交互的“场”)。原子是数量不同的大米合成的花生。在质能持续转换的条件下,它们的内在活跃度及动量会显现高、低转化的波动倾向和趋势。

总的来说,一方面,内部粒子数量越多,活跃度越高;越乱,活跃度越高;越动弹,活跃度越高。另一方面,内部空间越大,越分解能量在单位空间施加于粒子的平均作用力,活跃度越低。再一方面,粒子越动弹,能量若不释放于外,便越快地转化为内部质量,随即粒子的动量降低,活跃度随之下降。但是,单位空间也被压缩,这使得粒子相对于被压缩空间的动量反弹,活跃度相应提高——于是,以特定压缩空间为临界点,粒子的内部活跃度及动量忽高、忽低,形成波动。

在前述的“第二级进变条件”下,为了稳定存在,延缓解体,除了升级拓展内部空间,它们内部粒子的排列、组合,会倾向于增强向心力,优化结构,调适密度,避免冲突,降低能量内部流转的质量沉淀,提升和谐度;增加与外部环境及其中天然物质的适应——随着质能转换、内部能量流转,它们内在的和谐度及动量也会显现高、低转化的波动倾向和趋势。

总的来说,一方面,内部粒子数量越多,和谐度越低;越乱,和谐度越低;越动弹,和谐度越低。另一方面,内部空间越大,越消解内部粒子结构的优化及稳定,和谐度降低。再一方面,粒子越动弹,能量越快地转化为质量,随着粒子的动量降低,内部结构及稳定性趋稳,和谐度随之提高。但是,单位空间也被压缩,使得粒子相对于被压缩空间的动量反弹,内部结构及稳定性受冲击,和谐度相应下降——于是,以特定结构及其稳定性为临界点,粒子的和谐度及动量忽高、忽低,形成波动。

质量转换为能量,最典型的当下体现是核聚变、核裂变。能量转换为质量,比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开枝散叶、蓬勃生长;普通动物及人体吸收、储存、转化能量,增长器官、肌肉、骨骼等——对于渺不可见的原子、粒子,比如光子来说,其作为媒介子,在传递太阳能的过程中,个体内部如何实现质能持续转换,内部空间瞬时压缩或扩张多少,内部结构如何相应调整,能量流转如何优化态势,动量如何变化并实现“波动”……对于当下的人类科技还是尚未涉及的研究课题。


对于同一原子、元素来说,粒子数量不变,内部空间既定;属性、密度、压强等性、状、态得以稳定。如果粒子的活跃度保持高位运行,其稳定性会降低,能量转换、消耗快,存在时间相对缩短——随之调节的是粒子排列、组合的结构,能量内部流转的态势,与外部环境及其中天然物质的相互适应。越优化之,体现出规律和秩序,其稳定性越高,存在时间越长。

前者我们称之为“活泼”,后者称之为“和谐”。两者形成此消彼长、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被“能量”的变化、转化,和“规律”的施用永续作用着,在质能转换、能量流转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促使对象发生相应性、状、态的改变,以及分裂、复制,亦或异类融合。

她不仅决定原子、元素,也决定“原初粒子或弦”、“因子”、粒子,以及原子、元素化合质变的分子结构的所有天然物质,乃至后来诞生的生命、所有生物的——存在形式、存在时间和演化趋势——而继“奇点大爆炸”之后,重启这一“连锁反应”发生的,是封存在氢,又由氢聚变为氦所释放的核能。

在质能转换的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小米、大米、花生演化的整体趋势是能量越来越转换为质量,其内部“因子”、粒子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呈现“活泼”态势的活跃度越来越低,显现“和谐”态势的和谐度(即稳定性)越来越高——相对于假定的“原初粒子或弦”,它们的内在活跃度可能由零提高至5、10、15,内在和谐度可能由100降至95、90、85,但是从两者辩证互动的整体态势来看,它们都螺旋提升了。

“实有”中,这一过程在前述的“第一级进变条件”下实现,成就了封印超巨能量的氢原子——相对于小米、大米,作为花生的氢原子的“活泼”与“和谐”态势及其相互转化实现了螺旋升格。但其质量很大,动量比之形成的运动速度降至人类可轻易观测。小米、大米由于失去升格为花生的进变条件,则在化合质变的天然物质、自然物内外及星际空间窜来窜去——其中光子的位移速度,在真空中达到光速。


逻辑推断,粒子越升级,个体内部包含的“因子”数量越多,自带能量越增,体积越大,质量越重,引力越强,动量及运动速度越低——结合其它因素来看,粒子内部存储的能量越多,质量越重;转化能量越多、越快,无需存储太多能量,质量越轻;“因子”排列、组合的结构越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同时内部压强越大;“因子”运行越乱,内部消耗的能量越多,储存的能量也相应增多,质量增重;如果外部能量充裕,可随时吸收、转化、释放,则储存不多能量甚至不储存能量,质量减轻(如光子)……反之,则反之。

因为众多因素综合影响,交叉转化,又渺不可见,所以不同粒子的性、态、状的变化、演化趋势极难把握。不过,逻辑推断的大趋势必然由多级粒子螺旋提升地整体呈现。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从“混沌”到大爆炸之前,无限膨胀的粒子聚合体,其中粒子由“原初粒子或弦”到“因子”,再到夸克、胶子、轻子,及至质子、中子、电子的演化,最可能由核开始,逐渐外延。

其大致表现是,能量越强、质量越重、引力越大、动量及运动速度越低,越高级的粒子越往中心汇聚;反之的粒子,则被推向外围——其中关键的设定是,由于“原初粒子或弦”的能量、质量、引力均无限小,不管粒子聚合体膨胀得多么无限,怎么由外向内挤压,它们也无法在内核形成超巨的密度、压强、温度、能量等,以支撑粒子聚合体的无限外延。

“普朗克温度”般的第一级进变条件,只有已经具备相当能量、质量、引力的,质子、中子、电子级别的超量粒子,才能中心开花地“核爆”实现——大爆炸之后的宇宙,主要由氢、氦为主体的恒星构成,可以作为这一设定的实证。

然而,恒星的演化从特定角度看,恰恰与以上相反。所有恒星都是发光等离子体,主要由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氢、氦既是恒星的主体,也是其内核。只不过由于恒星核心的温度极高,气压极大,它们被挤兑得密度极高,与我们前述示例的太阳略同——由它们化合质变的高级元素,反而在高温、高压中气化或碎片化,越来越被驱散至内核之外。

这是一个坏征兆,因为它预示了恒星的衰亡。其发展趋势这样:越是高级元素,越是原子序数较高、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第二级进变条件”下,氢、氦不断升级出高级元素,氢聚变的能量越来越多地封印于它们,或释放于外。同时,恒星既无法创造“第一级进变条件”,将粒子“大爆炸”为氢、氦,又无力把“重元素”的质量转换为能量,以弥补自身的能量损失——外部也没有谁供给能量——这必然导致,所有恒星终将因能量耗尽而坍塌。


我们眼见的天然物质及自然物,都是粒子、元素、分子构成并整体呈现的性、态、状。它们层层包裹的分子、原子、粒子,必须借助高倍显微仪器才能观测,大部分粒子还观测不到。如今,由原子的质子、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化学元素,已多达118种(其中数种是人工合成的)。这么多元素交叉化合,质变后再同级、不同层级地交叉化合,足以令宇宙无限丰富地演化、提升,久远发展。

一粒小米和一粒大米很难合体,一把小米和一把大米却容易混合为一。因此,原子、元素和分子越升级,相互之间越容易化合质变。在“第三级进变条件”下,以原子为化学反应的基础,从氢、氦开始,锂、铍、硼、碳、氮等元素,以及它们在不同具体环境(主要指行星、卫星的内部和表层环境)中的化和质变,逐渐生成异常丰富的分子结构的天然物质及非生命自然物。

行星、卫星的天然物质经粒子、原子、元素向分子结构的自然物螺旋提升,受其它天体运行、宇宙射线、星际磁场的影响,遵循严格的规律,符合精确的秩序。其能量主要来自临近的恒星,和自身的质能转换、能量流转——所有个类的演化方向,都是越来越“和谐”与“活泼”。但是在这一整体螺旋提升的态势中,又分化出偏“和谐”,或者偏“活泼”的两大类。

之所以偏“和谐”,是因为个类的演化方向倾向于自身构成元素及分子的性、态、状越来越稳定。其内在变化是自身元素及分子的能量基本转化为质量,密度大,身子沉,难被外部能量和它物影响、干扰。其外在显现是越来越懒动弹(动量降低),体积小,性子独,基本不与外部能量和它物发生化和质变——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从气、火、水至土、石、金的万物,大体反映了这一倾向性的演化趋势。

之所以偏“活泼”,是因为个类的演化方向倾向于自身构成元素及分子的性、态、状越来越活跃。其内在变化是自身元素及分子,越来越强化、优化内部能量的流转,内在质量不是拖累之,而是辅助、支持之——由于自身不稳定,这类必须依托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必然与外部能量和它物保持稳定、适度、长期的能量、物质交换,才能使自身不至于很快能量枯竭而衰亡——毕竟,对于“实有”的存在个体及其个类来说,越活跃,越反存在。

偏“活泼”不等于放弃“和谐”。加强、优化自身元素及分子的内部能量流转,自然需要以分子内元素、元素内粒子的排列、组合,及其间能量流转态势的无限提升为辅承——稳定的外部环境、充足的能量供给、适宜的物质交换等进变条件,在茫茫宇宙的万亿星系之一的银河系的数千亿恒星吸附的行星之中,刚好有个蓝色的地球在所有方面都具备了相应条件。于是,这一倾向性地演化,自大爆炸之后即发端,约三、四十亿年前,在地表促成了单细胞形式的生命诞生。


先人的智慧,令如今的我们,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数千年前,当世界其它地域的人们还在为膜拜哪一位人形的神而口诛笔伐、乱战厮杀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认为一切都从“混沌”中衍生——西医从来坚信人体全部由可见的物质构成,中医早就留意到人体内部的能量流转,并总结出整套元气、经络、穴位相关的规律——尽管这类感知可能只是从先人对于“气”之变化、转化的观察、揣测、思考及参悟发端,但是其涵盖范围,追溯并包容了万物起源。

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遵循严格的规律,符合精确的秩序。一方面,所有存在,从粒子、原子、元素、分子到它们的聚变体、聚合体、化合体,大到星体、星系的自然物,都相互影响、规范,在质能转换、动量消长的运动中形成规律和秩序。另一方面,粒子聚变为原子、元素,原子、元素聚合或化合质变为分子结构的自然物,及其解体、衰变,都被严格、精确的规律、秩序规范。

而且,非生命自然物的运行、变化,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动植物消长、人际行为等具有对立、统一,可以观照的对应关系。我们的先人称其为“天人感应”,由此拓延、深化、精细、丰富了其中的规律和秩序,先后总结出“道”、“仁”、“理”、“良知”等命名的至高存在,并将之融入了万物起源——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域的人们,还在扛着各个人形的神的旗帜,争扯撕咬、攻杀劫掠,压榨除己之外,能看见、听闻、接触到的一切实物、活物。

不过,在镜像文明如太阳普照的客观现实及意识形态下,圣贤也超不脱人情、人事、人世及自然。再加上社会生产力及其出品的水平相对低下,圣贤的“天人感应”受到制约、干扰,于是总结的思想、观点难免局限,表现为对万事万物起源、演化的规律、秩序总结得不全、不深、不准,应用得不正、不细、不确,由着他人曲解、乱入、拿捏。

天然物质及自然物越往高级发展,自带、相互的能量和力的变化、转化,及相应规律、秩序的施用体现得越明显,其中隐藏的“混沌”和“混乱”越被遮掩得严实——而混沌、混乱的存在,首先源于粒子的动量由中心向圆周释放,粒子内部、不同粒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具有距离极限,在没有相对或其它粒子影响的条件下,完全随机,且质能转换、位移速度极快。

另外,“混沌”时的“原初粒子或弦”,当下科技尚未发现的未知粒子(简称“因子”)在宇宙中巨量存在。大爆炸之后的已知粒子、原子、元素及其聚合体,分子结构的化合物、自然物等,哪怕巨大如恒星、星系,引力、辐射、磁场超强,规律、秩序超级宏大又超级精确地极规范,对它们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当下宇宙物理学推测存在的暗物质,应该主要由它们构成——由此,混沌、混乱,与规律、秩序共生、并存,相互转化。而没有绝对的规律、秩序,也没有绝对的混沌、混乱,才是更永久的存在方式。


“混沌”是实有似无,孕育规律和秩序的“混乱”存在。这个名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对开天辟地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状态的称谓——汉代东方朔编撰的《神异经》中记载了名为“浑沌”的神兽;《庄子·应帝王》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同‘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东汉王充《论衡·谈天》转述:“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陈书·高祖纪上》记曰:“自古虫言鸟跡,浑沌洪荒”……我们的先人如此将“混沌”视为宇宙的本源。

现代自然科学中“混乱”概念的提出,基于量子力学测量的不可精确预期性或随机性,曾经令很多信奉经典物理学的科学家崩溃。因为在他们看来,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都符合严谨的规律、精准的秩序,像钟表那样机械地嘀嗒运转,每个瞬间都决定着下个瞬间。量子力学的非决定性则摧毁了他们的这一信仰。

大师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也不反对随机性。但是他坚信“上帝不掷骰子”,认为量子现象之所以随机,只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完备,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用完美的公式精确描绘其秩序——这类看法为科学预留了发展空间,同时否定了改用神学解释科学前沿面对的未知的去路。

“熵”的概念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最初是用来描述热力学中“能量退化”的物质参数之一,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统计物理、信息论、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

大到天体或高级生命体的变化,小至粒子或细胞的系统状态,如果描述对象自发地由有序向无序发展,则被视为“熵增”;反之,描述对象若是由无序向有序发展,则是“熵减”——熵值不断增加,无序程度不断提高,抵达最大值时,即代表了生命体、天体甚至宇宙的“死亡”——后者又被称为“热寂”。

中、西方的顶级智慧,在混沌、混乱和规律、秩序的混合、纷乱中摇摆至今,必然产生交集。前人据此参天悟地、观照万物,反观自身,并把握、掌控所见、听闻、可触、已知的一切,预测吉凶祸福,推理未知,规划未来——如今的我们,自能从中求索、推导出融古汇今,更统一、完备地望见宇宙尽头的创见。


宇宙必然消亡吗?人生有何价值、意义呢?综合以上分析,拨开眼花缭乱的表象,穿透性、态、状的谜团,我们不难发现,“质能转换”才是一切变化、发展的本质——而一切的变化、发展,又终极归宿在何方、何处、何态呢?

恒星以氢、氦为主体,由两者聚变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演化趋势是反复坍塌、膨胀,最终能量耗尽而解体、消亡。行星、卫星的能量部分自带、自生,其它主要靠恒星供给——无论它们怎么自我更新、内部能量流转,都改变不了解体、消散,被其它星体、天体吸纳、吞噬的命运——恒星、行星、卫星如此,宇宙的尽头似乎了然可见。

原子、元素竭力进变。偏“和谐”的趋势是化合质变的分子结构自然物越来越重,内部留存质量,丧失能量流转的结构、机制、态势及内在空间。尽管越升级,其自身的活跃度也越强,表现为原子序数高的天然物质放射性增强,分子成分、结构复杂的自然物化合性增强,容易与它物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终归是解体、消散,且与原子序数低、稳定性高、成分单纯的氢、氦、锂等相比,存在寿命断崖式缩短。

偏“活泼”趋势的更是如此。作为该进变方向的高级存在形式,从单细胞生物到动植物再到人类,个体的存在时间远低于非生命自然物是一方面,个体存在的客观条件无比苛刻是另一方面——天然物质可以存在于所有天体,银河系数千亿恒星吸附的行星之中,至今未发现其它生命,适合人类生存的宜居星球也寥寥可数——生命越高级,寿命反而越短。有的植物能活数万年,动物个体顶多生存上百年,即死亡、消解,完全丧失各自的性、态、状。


由于原子、元素、分子结构的天然物质为主体的星体互相制约,宇宙中不可能再形成无穷大的粒子聚合体,从而不再大爆炸,将无限质量转换为能量封印于原子、元素,再由之聚变释放核能供给万物能量。

宇宙中现有的能量,终将越来越转换为质量。而无论恒星、星系还是更强大的天体,都不具备将氢、氦聚变生成的重元素,或暗物质(假设主要成分是“原初粒子或弦”、“因子”)的质量转换为能量并封印于原子核的能力——难道必须演化到宇宙中的所有能量耗尽,所有天体解体、衰亡,消散的粒子衰变为“因子”甚至“原初粒子或弦”之后,再启动我们前述的轮回吗?

从哲学角度看,“有”即有限,“无”等于永恒。越“有”越存在、衰亡;越“无”越静寂、永恒——能量是“无”,质量是“有”。无生有,有无相生并转换,螺旋升级出当下宇宙及其中的一切。自大爆炸之后,一切演化都属于“以有生有”。因此,除了个体必然在有无转换中短暂存在,反复轮回,宏观上看,宇宙整体也必然要归于“似有实无”,才能重新发端。

如此,科学的“熵增定律”,哲学的“有无相生”,前述的“质能转换”,都指向静、寂、灭、亡。难道只有神学的文明镜像,才是“实有”的最佳归宿——联想当下网上最火爆的问题,就此定论:既然人都要死亡,一切注定要消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自然物   宇宙   动量   恒星   粒子   原子   能量   尽头   元素   物质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