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插上“云”翅膀 嵩县爱你“潮”我看

张莉娜/文

稻菽千重浪,喜色眉尖上。嵩州大地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9月10日,盛装亮相的嵩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迎来了第四届“嵩县爱你 网红PK”暨“金秋有约 巧手好物”直播带货大赛。在这场“乡”味十足的大赛上,来自洛阳嵩县16个乡镇的40多家优秀电商企业、80多位直播网红及带货达人同场竞技,近300种嵩县农产品搭乘“电商数字快车”走出深山,销往全国各地……本次大赛只是嵩县推进电商“十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从助推复工复产,到激活消费需求,再到带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嵩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等“十大战略”,创新落实“打造1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培育100名带货网红,发展1000名网络主播,创建10000个电商店铺”的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促产业转型、助消费升级,点燃了电子商务“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直播+助农+电商”的产业创新之路。

借力风生水起的电商平台,嵩县好物插上“云”翅膀,飞向全国各地。放眼望去,这里的青山绿水流金淌银,铺陈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直播带货有奔头,足不出户销全球

借力“十百千万”工程 搅动山乡“一池春水”

八百里伏牛山蜿蜒逶迤,大自然雕饰出嵩县瑰丽多姿的壮美山水,也孕育出高山果蔬、食用菌、中草药、桑茶等丰富的绿色优质农产品。

如何抢抓直播风口,让藏在“深闺”的土特产乘“云”出山,充盈百姓的“钱袋子”?如何强化数字赋能,助推数字经济与县域实体经济融合高质量发展,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电商赋能,乡村蝶变!

嵩县商务局局长陈友国表示,电子商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山村百姓,一头连着广阔无垠的消费市场。嵩县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积极落实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快速发展的电商经济让农产品出山,为“新农人”开启致富门路,也让农业经济“活了起来”“火了起来”,搅动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嵩县好物,琳琅满目

深思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今年以来,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场因电商赋能而全面铺开的乡村振兴实践行动,在嵩县的16个乡镇举旗布阵。随着时光机的翻转,我们清晰地看到:嵩县电商“十百千万”工程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今年1月,洛阳市嵩县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嵩县县委书记宗玉红提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151”工作,全面实施电子商务、农业产业双“十百千万”工程。由此,拉开了“乡村振兴,电商先行”的大幕。

2月22日,继嵩县首个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于车村镇揭牌运营之后,大章镇乡贤返乡创业园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再掀“红盖头”。以农副产品为媒,以网络销售搭桥,嵩县迎来电商创业、富民兴业高潮。

5月2日—5日,嵩县第三届直播大赛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推动嵩县好物走进本地商超,破解疫情之下农产品销售难题。

7月,总投资2.1亿元的嵩县电商物流园项目完成可行性报告,包含生产研发、人才孵化、仓储物流、金融创新、电子商务等综合功能的网上货物交易集散地呼之欲出,夯实当地电商物流发展基础。

9月初,嵩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全新亮相,数千种嵩县好物集中呈现,集电商企业、直播网红、特色产品于一体的平台,打开电商的又一扇窗口……

商业体系建设运营中心盛装亮相

目前,“十百千万”工程火力全开,电商、返乡人才向乡村集聚,嵩县孵化培育电商企业达50多家,新建网络电商店铺855个,网上活跃电商店铺2258个,电商交易额累计超10亿元,为乡村振兴打开广阔的市场。

“我们能为‘十百千万’工程做些什么?”在会上,宗玉红经常发出这样的问句。她表示,嵩县电商“十百千万”工程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洛阳“151”工作落地见效的创新之举,更是落实全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目标的精准“切口”。“点点鼠标”“动动指尖”就能实现特色农产品远销国内外,电商逐步成为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彰显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劲后劲。

叫响区域电商品牌 讲好“嵩县爱你”故事

“直播间的宝宝们,上点‘关注’,下点‘拼单’,嵩县好物别错过哈!”

“这是早上采摘的羊肚菌,现在下单,明天就能出现在您的餐桌上……”

在第四届“嵩县爱你 网红PK”暨“金秋有约 巧手好物”直播带货大赛上,嵩上好礼营销公司的梁亚楠、鑫农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乔鑫鑫等带货主播通过直播推介家乡好物,掀起直播助农热潮。

第四届“嵩县爱你 网红PK”暨“金秋有约 巧手好物”直播带货大赛颁奖现场

今年以来,从“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土特产直播大赛交易额近千万元,到“嵩县爱你 网红PK”直播带货大赛吸引30多万人次下单;从大章桑茶、大坪贡菊、何村植物油走俏国内大市场,到德亭羊肚菌、顺势康园茵陈汁、魔法皇后蚕丝被奔向国际大市场……“电商+直播+助农”的经营模式异军突起,“十百千万”工程不仅为“远在深山”的优质产品找到了新销路,也搭建起乡村就业新平台,释放出县域经济新动能。

嵩县商务局副局长司雷龙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让直播经济闯入了人们的视野,电商带货成为最火的互联网“风口”,嵩县山区百姓“变身”网红主播,“玩转”了新农活,生产生活方式悄悄地改变——

电商直播带火了农产品线上销售。依托“扶贫832”淘宝、京东、拼多多以及抖音、快手短视频等平台,嵩县积极开拓线上销售市场,实现电商交易额月突破亿元,农产品线上交易额月超4000万元。嵩县白河香菇、车村核桃、陆浑银鱼、九皋红薯、大坪贡菊、饭坡丝绸等农副产品成了热销品,“嵩上好礼”“顺势康园”“格林农业”“嵩州鑫农”“手绘小镇”“九皋红薯”“陆浑”等一连串绿色生态产品品牌,搭乘“直播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电商直播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在大章镇桑茶生产车间,一片片新鲜欲滴的桑叶经过清洗、炒制、烘焙、包装等现代化工艺加工,一件件包装精美的高山桑茶等待着物流装车送到四面八方。大章镇政府与乡贤武现峰携手建成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将生态山货打造成时尚潮品,网络销售供不应求,成为千万网友的宠儿。据大章镇副镇长王丽介绍,“每一提茶叶售价168元,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已经售出了300万件。我们同时整合香椿酱、野生核桃、养生杂粮等多款农副产品资源,不仅要向全国推出嵩县乡土产品,还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让优质产品飞向国际市场。”

陆浑镇阡陌桑田展现勃勃生机

电商直播拉动数字产业发展。“95后”张一小是电商直播基地的带货主播,镜头前她滔滔不绝,直播间里的嵩州杂粮、羊鼻公梨膏糖、银鱼酱、羊肚菌的日销售量不断增长,她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学电商、当主播、用新技术增收致富,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建立电商直播基地,招引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助推嵩县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电商直播为文旅业“景”上添花。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湖山圣域·嵩县爱你”的文旅名片日益闪亮。白云山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兰海波介绍,“今年以来,景区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千万游客‘云’游白云山,‘门票+酒店+索道’产品组合网络销售火爆。”与此同时,嵩县的众多酒店、餐馆、民宿、农家宾馆纷纷推出智慧“趣”玩法,千千万万的数字“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游客“留量”,游客也成了特色农产品的“回头客”……

嵩县县长辛俊峰一语中的:山货“触网”敲开了群众的幸福门,电商经济为百姓送来了“致富经”。嵩县“十百千万”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网络把农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倒逼整个产业链整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形成产业兴旺的良好发展态势,让农产品由“土味”变“网红”,让更多真金白银装进百姓的口袋。

引“雁”归乡加速升级 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嵩县是洛阳市南部生态涵养区,有‘天然药库’之美誉,这里种植的柴胡、黄精、金银花等中药材享誉国内外……”在“嵩县爱你 网红PK”直播带货大赛现场,车村镇“电商达人”崔跃恢坐在直播灯架前,激情满满地介绍着家乡的生态“宝物”,他身边的打印机旁一张张单据连成一片。

崔跃恢是一名返乡创业者,2012年回到家乡,并于今年创立了车村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开始了电商之旅。目前,他的公司流转土地800多亩,带领20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从事黄精种植。40多家电商将家乡的柴胡、黄精等中药材销到国内外,带富了一方乡邻。

人往家乡走,钱回家乡投,业在家乡创!

山货触“网”,幸福敲门

嵩县深挖在外人才“富矿”,“乡贤+产业链”互动互促引领着乡村产业发展。从离乡闯荡的企业家、打工者,到奋斗他乡的青年学子、退伍军人,带着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资金、项目“回流”本土,铺就百姓共富路。而更多乡贤则瞄准互联网新业态,培育电商创业的“新农人”。

山泉水、小米椒、芝麻叶……足以让外出打拼的河南人生出满满的乡愁。2021年,23岁的孙晓园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了润隆农业,投产技术领先的辣椒酱、复合调味酱全自动生产线,开发的“龙潭沟”“禹皇湖”等地域特色产品销至省内外,年产值达1500万元,让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100余户椒农稳定增收。“我们将通过电商扩展全镇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让推陈出新的家乡特色,‘唤醒’每个人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孙晓园说。

“百分百的蚕丝,三分之一的价格,今天下单包邮到家……”正在屏幕前直播的,是魔法皇后蚕丝被的创始人张聚根。作为“80后”回乡创业者,张聚根在南方打拼多年,于2016年回到家乡纸房镇朱王岭村八道沟种桑养蚕,以互联网+蚕丝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将蚕丝被、蚕丝枕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等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洛阳驰浩农业有限公司的金丝贡菊、胎菊王等茶饮成了直播间里的“香饽饽”。观众透过手机屏幕,感受春有白芍、夏有荷花、秋有菊花的乡村美景。粉丝们纷纷留言:“666,真想去打卡。”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驰浩农业总经理张义强表示,该公司打造了集菊花观赏、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拓宽了群众收入渠道。接下来,按照双“十百千万”工程要求,公司将培养个性化的本土主播,讲好动人的嵩县故事,足不出户卖出嵩县好物。

格林农业电商运营中心的8名主播直播销售品种几乎涵盖了嵩县境内所有的农副产品。该公司负责人刘晓利表示,从去年到现在,该公司实现线上销售1300万元,带动了嵩县4个村96户共计175人致富增收……

电子商务一子落,乡村振兴全盘活。辛俊峰表示,在希望的田野上,随着“十百千万”工程推进,“线下、线上”齐头并进,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多业态交相辉映,一个个乡贤返乡创业的故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精彩上演。

巧用电商“笔墨纸砚” 绘制嵩州“时代画卷”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村民在田间地头现场直播,基层干部上直播间带货吆喝,网友分秒必争“云上”下单,快递小哥快马加鞭及时送达,嵩县好物飞入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嵩县商务局以“十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在电商平台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向乡村延伸,红火的电商成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潜能被不断激发。

以人才为笔,勾勒精英汇聚新图景——

如何培养“放下锄头”即能“拿起鼠标”的电商人才?嵩县商务局指导城关、大章、何村、纸房、车村、饭坡、白河、九皋、德亭等乡镇陆续开办电子商务运营师培训班,培养直播带货达人,孵化网红爆款产品,助力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今年以来,嵩县培养本土网红主播84名、直播达人391名,带动近800名群众投入电商事业。人才流、科技流、资金流进一步向农村电商汇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凸显电商在消费市场“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

小小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以产业为墨,擘画多业共融新画卷——

嵩县围绕“林药烟牧菌桑蚕”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项目打造,形成了白河食用菌、车村核桃、大章香椿、九皋红薯、饭坡桑蚕、何村柴胡、田湖丹参、大坪连翘、黄庄花椒、陆浑辣椒等10多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农村电商“蝶变”提供“产业”保障。电商助农实现农副产品由“滞销”到“脱销”,区域电商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以项目为纸,晕染魅力乡村新底色——

没有什么比林立的塔吊更能传递发展信心,没有什么比创业项目喷薄而发更能体现经济活力。围绕“十百千万”工程,嵩县以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依托,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融合的电商服务格局,平台建设乘风而上。县级电商物流园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技术创新引领电商新高地。车村、大章乡贤返乡创业园区投入使用,何村、纸房、德亭、旧县等乡镇正在筹建各自的返乡创业园,逐渐形成“1个县级电商物流园区+4个中心乡镇级物流配送”格局。

以机制为砚,打造农村电商新引擎——

技术驱动、线上线下融合让电商迈上了快车道。嵩县成立由县政府、县直单位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动商业网点建设、项目规划等重点任务。制定出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县财政落实配套资金,扶持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宗玉红坚定地说,从田间地头到乘“云”直上,从传统商贸到数字赋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再次腾飞,直播经济成为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的一抹亮色,让沃野千里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电商插上“云”翅膀,嵩县爱你“潮”我看。与昨天笑望,嵩县“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三产融合发展,为农村发展增量赋能;向未来招手,现代化电商产业挥舞如椽巨笔,正在绘制嵩县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嵩县爱你,精彩继续……

湖山圣域·嵩县爱你 张相正 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嵩县   乡贤   农副产品   农产品   乡村   家乡   翅膀   大赛   电子商务   工程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