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再奏最强音!国家主席“点题”,青岛“领题”

青青之岛,熠熠上合;跨越山海,不负厚望。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召开之际,作为国内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又一次汇聚全球目光。

从烟波浩渺的中国青岛黄海之滨,走过声名鹊起的丝绸重镇“比什凯克”,踏过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杜尚别”,再到空中连线“莫斯科”,今朝汇聚到雄浑壮丽的丝路明珠“撒马尔罕”……从2018年至2022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以和促合、以义相合、以诚润合、尚合求合”,一路相随,一路成长。

为推动上合组织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未来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深化务实合作”,“我们要落实好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路线图,加强本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本组织开发银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将于明年举办本组织发展合作部长会晤、产业链供应链论坛,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打造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中方愿同各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通过提供卫星数据服务,支持各方农业发展、互联互通建设、减灾救灾等事业。”

对于“推动建立本组织开发银行”,“产业链供应链论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提供卫星数据服务”等务实合作中的重点工作,上合示范区在此前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正在奋勇向前加速“破题”。

01 聚力银行、产业链、卫星,青岛抓紧“破题”

建设上合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的重大使命。如何将示范区“做实、做好、做美、做响”,青岛市不舍昼夜、踔厉奋进。

第一“破题点”是金融。

丝路绵延,金融通联。金融,是推动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纽带。目前,上合组织成员间的经济、金融方面合作,是通过2005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实现的。为满足不断更新的国家战略需要和国际市场需求,新时代的上合组织,需要一座上合地方合作银行,以维护区域经济、金融安全,为成员国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资本配置渠道。

针对中方在此次上合峰会上提出“建立本组织开发银行”,青岛和上合示范区其实早已有所行动。

在青岛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上合示范区要探索设立上合地方合作银行。今年6月10日,在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合示范区专场上,上合示范区管委重磅发布《关于促进上合示范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提到,新落户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最高扶持1.5亿元,以政策驱动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发展,为上合示范区对外开放赋能金融力量。

第二“破题点”是产业链供应链。

针对此次峰会提到的“产业链供应链论坛”,在2020年12月20日,2020全球供应链上合峰会暨第八次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中国大会在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的胶州举办。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著名供应链专家与企业家齐聚一堂,聚焦全球供应链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发表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汇聚起各类资源优势。同时,深度阐释了青岛、上合示范区如何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双节点”作用,抢抓RCEP战略机遇,以开放优势提升供应链建设水平和全球供应链竞争力,在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多边合作中做出示范。

而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上合示范区正加快构建上合组织国家货物“绿色通道”,争创第二批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全力建设“海陆空铁邮”五位一体的上合超级港,最大限度为企业降低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成本。

第三“破题点”是“提供卫星数据服务”。

此次峰会提到的“提供卫星数据服务”,上合示范区早已先行一步。剑指全球首个服务于“未来出行”生态的低轨卫星星座,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正快马加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再过不久,技术人员就要搬到新办公楼,我们要尽快完成装修和水电设备安装。”日前,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商务专员柳杰受访时说。他所提到的新办公楼就位于上合示范区湘江支路上,这里将成为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新的“战场”,新潮的办公场所与吉利LOGO让这个初具雏形的项目备受关注。

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科技创新型企业,承担着建设并运营国内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的重任。作为新兴航天事业的“冲锋队”,公司团队于2020年便已来到上合示范区,边建厂、边研发、边运营,推动项目日渐起势。今年6月2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成功发射入轨,这让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士气大振。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一期72颗卫星部署,共8个轨道面。此举也意味着上合航天的作为将更大。

02 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推动“上合向上”

今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20周年,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这些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以这两份纲领性文件为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成功经验。

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牢牢扭住深化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经贸合作这个根本原点,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

聚焦搭平台,上合示范区希望载体位于“上合”不止于“上合”。集“展、商、旅、文”于一体的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运营。作为上合示范区标志性的功能载体,该博览中心将着力构建更高水平上合组织开放新平台,借助青岛这座多元开放的城市平台,汇聚更多物流、贸易、投资、商旅文等信息和资源,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在创模式上,上合示范区勇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同时实现“可复制、可推广”。制度集成创新,是上合示范区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答题”。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将制度创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推出“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首创上合贸易指数、“信用上合”、“上合·银保通”、“上合·汇保通”等40余项富有上合特色的创新成果,初步形成了“四便利一领先”的政策制度创新体系,随着一项项制度创新工作的突破落实,为上合示范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蓄积澎湃势能。

在聚产业上,示范区锚定“产业链接”这一动力主轴,今年上半年引进上海电气上合核电装备产业园、上合国际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总投资625亿元的21个项目,实现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双向投资额887万美元。目前,示范区核心区在建项目40个,其中,普霖新材料等总投资237亿元的18个项目将于年内投产。值得一提的是,首例由上合示范区策源主导并在示范区注册的“走出去”对外投资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的瓜达尔港石油炼化项目加快推进。一个个大项目,擎起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加速绘就产业发展蓝图。

在这里,“上”的路径更加开阔。在启动建设以来,示范区已举办近300场经贸对话活动,承办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50余场高规格经贸交流合作活动,深化合作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

在这里,“合”的共识深入人心。示范区已接洽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在内的240多家企业和客户,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70余个项目“扎根结果”,和合与共、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画面和生动场景处处上演。

在这里,“进”的势头更加彰显。坚持拉高标杆、争先进位,中欧班列(齐鲁号)前8个月已发运523列、同比增长46.1%,全年有望突破800列;核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在全市占比由去年的6.5%,上升为今年1-7月的11.7%,全年预计达到13%。

此外,上合组织国家13位驻华大使、130多位驻华使节到访上合示范区。开放潮涌的新时代,上合示范区正在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推动国际“朋友圈”扩容提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曾评价道,“上合示范区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用开放凝聚了‘上合力量’”。

今年7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设上合示范区作为全市共同机遇和责任,实施“一核引领,全域联动”,集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好上合示范区,上合示范区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03 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加快“上合之进”

如今,在胶州湾北部活力迸发的这块热土上,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上合示范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在这里,有203条定期航线、145个国内国际航点通达全球,有27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横贯欧亚,链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1个城市,上合示范区开放之“路”畅达全球。上合示范区以国际超级港建设为主阵地,如今已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当下上合示范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上合示范区锚定新目标,指出要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四个中心”功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具体而言,上合示范区要着力搭建发展平台,按照“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建设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上合多式联运国际超级港、上合大道总部经济带、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六个重大支撑平台,抓牢抓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抓手和场景。

——着力创新合作模式,聚焦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需求,围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供给六大关键要素,不断深化模式创新、制度创新。

——着力加速产业集聚,锚定“上合 RCEP 工业互联网 一带一路”主攻方向,做大做强能源、海洋(风电)装备、工业互联网、冷链装备等六大产业集群,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上合示范区。

——着力做强市场主体,围绕国际、国内、全省、全市、上合新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六个圈层,着力增强政策供给,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挖市场主体增量,推动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贸易的市场主体向上合示范区加速集聚。

“在新发展格局下,上合示范区面临新机遇、新风口,更主动承接新流量、打造新平台,我们希望与各界企业家一道,携手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拓展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阔发展空间。”近日,在厦门举办的上合示范区商务交流会上,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向海内外企业家发出“上合之约”。

以开放凝聚力量,以创新驱动发展。面向未来,上合示范区将牢记嘱托走在前,深入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全面提升“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质效,与上合组织各国携手并进,开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新局面。

作者|锡复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青岛   最强音   科技有限公司   示范区   经贸合作   成员国   上海   国家主席   组织   地方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