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部长称正制定新对华贸易政策,立场更强硬?德总理朔尔茨表态了

据环球网报道,英媒披露,德经济部长哈贝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德政府正制定新政策处理对华贸易关系”、“在半导体、工业原料、新能源等领域减少对华依赖”,哈贝克透露德国还将对中企赴德投资施加更严格的审查制度。

德经济部长的言论透露出德方对中德贸易态度转变的意味,但与此同时,德总理朔尔茨9月13日在一场活动中的言论,颇为耐人寻味。德媒披露,朔尔茨称,当下时期讨论任何去全球化的动作都是不适宜的,拉美、非洲尤其是亚洲国家,同这些国家进行合作很有必要。

朔尔茨的回应传达出与哈贝克相反的趋向,俄乌冲突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中德国经济走向何方,德经济部长试图在中德贸易上做减法,以取消补贴、推介、政府培训等方式限制德资向华流动。德总理朔尔茨则展现了更为稳健的态度,当下围绕中企中远海运对德汉堡港务集团某港口收购30%股权一事,德总理府也更多主张寻找妥善处理方案而非德经济部门的“取缔终止该项收购案”。

三党联合执政的德政府中,围绕如何处理对华经贸关系,德官员正呈现明显的“党派分歧”。这样一种拉扯无疑在增大中德经贸往来的时间成本,为中德关系构成不必要的损失。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往来在2021年超过2400亿欧元,德媒则统计称,德国在2022年上半年自华进口规模同比增加46%,德企在华投资达到突破纪录的100亿欧元。这些数据显示着,中德经贸关系绝非德部分政客可以随意“装扮”的,德政客试图对中德经贸往来采取动作的舆论在最近数月均屡见“报端”,但至今仍未能付诸实施,这正说明着扩大对华经贸往来是德国企业界的主流声音。

这一点上,德国大众公司的反应颇为具有代表性。德经济部门此前为大众在华新增投资设置阻碍,要求大众撤销相关在华工厂,大众公司则对此予以拒绝。中国经济、科技、工业实力的全面崛起自然带动了中国在各方面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市场并非外资能随意操弄之地,美资如此,德资同样如此。

由于中国全球唯一全体系工业国家的地位,德方如试图在中德贸易上做文章,结果很难不失控。中德工业体量的不对等,决定了德方并没有依照德方意愿“重塑”中德经贸关系的资质。更何况当下德国的经济环境,正处于逐渐恶化的重重困难中。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飞涨、乃至“有价无市”,正愈来愈重创德国本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东欧紧张局势则在让欧洲资本恐慌情绪不断泛滥,欧元汇率被持续击穿,德国实体财富难以遏制地持续失血。

俄欧原油、天然气合作崩盘形势下,德国在内的欧洲核心国家想要“冬天不那么冷”,主要的渠道是以超高价格购买美国油气,但英媒披露,美能源公司高管近日表示,尽管欧洲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但美也不会有太多多余产能对欧额外供应,“生产策略就是如此,比起扩大产能,低产高价更为适宜。”

美能源商的这番表态,已经说明美国准备让欧洲处于“能源饥饿”状态以持续牟取超额利润的态度,欧洲正在陷入一个日渐紧缺的能源困局中。这一背景下,德有关政客与其试图在中德贸易上做文章,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维持本国资产价格上,欧洲的巨大危机,正成为美劫掠资本的狂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贝克   德方   德政   贸易   欧洲   德国   大众   强硬   总理   部长   经贸   立场   能源   政策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