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拆拜登的台,印度反悔要退出美国主导的IPEF:没好处

众所周知,自从美国将战略目标转向亚太地区后,拜登虽然嘴上承诺不与中国进行“新冷战”,但在私底下,拜登政府却在不断拉拢盟友,欲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全方位围堵中国。日前,由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首轮线下部长级会谈。然而令拜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框架“重要一环”的印度却在关键时刻拆台,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在会议结束后,印度政府以“暂时看不到好处”为由,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领域的谈判,成为唯一一个不参加全部领域谈判的成员国。

我们都知道,拜登政府提出的IPEF本就是冲着中国而来,该经济框架实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旨在补足“印太战略”缺乏经济支撑的短板。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明确表示,IPEF包括协调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国出口“敏感产品”。美国给IPEF贴上的标签是“适应21世纪要求的多边伙伴关系”。只不过,这个“伙伴”是有严格限定的,只有与美国保持一致目标才有可能被邀请加入。就在今年5月份,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亚洲之时,IPEF才正式落地,当时有包括日本、印度、多个东南亚国家在内的14个国家参与。由于印度是所有参与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印度成为了该框架中重要的一环。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称,当地时间9月8日至9日,IPEF首轮以面对面形式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在美国洛杉矶落幕。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称,14个成员国共同通过了框架内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四大支柱合作的主要目标,并将就此启动正式谈判。然而,会后有关贸易领域合作的声明中并未提及印度。随后,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解释称,由于印度在环境、劳动力和数字贸易上的合作看不到任何好处,因此印度将根据其国家利益就IPEF的不同方面做出决定。

此外,印度《金融快报》指出,IPEF在贸易方面要求成员国做出的承诺对于印度而言较为“敏感”,而且印度政府近期从议会撤回了一项个人数据保护法案,以引入一个“更全面的法律框架”,因此新德里很难在会谈中就这些问题做出任何有约束力的承诺,特别是在任何此类框架的细节仍然很粗略的情况下。

事实上,印度选择退出IPEF部分协议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拜登在宣布组建IPEF时,采取了“模糊战略”,对该框架的细节一笔带过,其中缺乏很多实质性的经济条款,这也引起了许多成员国的质疑。虽然在该框架下,各国之间可以自由贸易,但由于该框架不包括允许其他成员国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其吸引力大大降低。对其他成员国家来讲,拜登提出IPEF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但美国又没有拿出任何经济补偿,因此当初在该框架落地时,许多国家保持了观望态度。

况且对于印度而言,莫迪政府之所以选择加入IPEF,核心目的是这个框架下的一些核心技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印度希望能够据此打造跟中国对立的一套经济体系。如此一来,从中国市场撤出来的投资或其他商业机会,就有机会流入印度,但如今该框架并没有让印度看到这一点,因此印度保持观望也就可以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印度   美国   成员国   中国   主导   框架   好处   领域   政府   国家   贸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