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镜子可正衣冠,很多场所都安放镜子,比如“风纪镜”。但是自身的思想逻辑,选择时的参考,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有缺陷或者有可提升的空间,如果有,哪该如何看到其中的缺陷呢?


女儿今年九岁,性格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说话的语气,越来 越像我和妈妈。



一起玩一些竞技类的游戏,可赢不可输,输了会有很大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再继续玩下去。和小朋友们玩,稍有不同意见,便会有冲突出来,或者生气的离开。自身的学习同样,面对一些困难和难题表现的浮躁、生气。对老师的喜好程度决定学科的好坏。也许这些都正常。


中秋节在亲戚家,有一个比女儿大一岁的姑娘,初见时,两人玩的很好,但不到半小时便不在玩耍。起初没有在意,女儿也没有表达。女儿和我一起玩小游戏,吸引小姑娘围观,女儿的兴奋夸张的动作不小心碰到她,结果怒目狰狞的一只手便打在女儿脸上。


夹在中间的我,立马制止,但小姑娘依然怒目瞪着我,双拳紧握,最终气呼呼的回到房间,不再出来。


这样的事已在她们俩之前重复的发生多次,之前没有太在意,但这次明显感觉小姑娘这次的状态较于过往严重的多。咬定女儿在打她,似乎分辨不出玩笑与真正的打。


回忆过往的相处,小姑娘看到我们一起玩耍,总是被吸引的,也会慢慢的凑过来,但不能与之开任何玩笑,因为一句玩笑她便会当真,肢体的碰触,便会很暴力的还回来,认定我在打她。


回忆与女儿的相处,年对女儿的学习,我和妈妈总是盯着错误的,盯着与满分的差距。生活中,总是盯着女儿的不足和犯错的部分。与女儿的沟通中,背后总是附带一堆的理论说教。最主要的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带着愤怒的情绪。


故而,女儿与小姑娘两人面对事物的处理方式方法,如此的单一且充满冲突。往上看,双方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所有问题,便是这样的一个处理方式,或者是处理公式。


其实,生活中不乏上述两个小孩子似的成年人。对待一个事物,很想靠近,却被内心的很多负面声音止步。靠近之后,常常被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而受伤,要么压抑要么咆哮,当冷静之后,又觉的很自责。


带着咆哮或者自责的心态在生活中,难免做出一些不该有的行为,发现之后再次重复演绎。这样的轮回一直持续着,甚至几代人之间持续着。


自身的缺陷很难发现,通过亲子的关系尖锐,孩子身上不愿意看到的行为,其实静下来思考,对比自己与孩子的行为,便会惊奇的发现如出一辙。


所以,孩子是家庭的镜子,也是来唤醒我们的。提醒我们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而非在影子上下功夫。


今天女儿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问题,因都在我和妈妈这里,今天的呈现只是过去我们的原因造成的。而解决当下的问题 ,是重新培养新得因,用将来的果覆盖今天的果。而不是纠结对抗于当下的结果。


所以,要用好这面镜子,接受当下的孩子,接受当下所有的问题,并感谢孩子的到来,好好探索自己的成长,从而引领孩子。


面对这些问题,开始时是束手无策的,也是因为这些问题重新捡起书本。所以父母的成长,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陪跑引领的过程。


对于社会,成长是一种贡献,对于自己,成长是一种自由,对于孩子,成长是一种责任,对于幸福,成长是绕不开的路。


关注我,聊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镜子   孩子   怒目   自责   小姑娘   缺陷   玩笑   女儿   方式   发现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