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村|桃源县赛阳村:激活山水资源奏响乡村振兴田园交响曲

——常德市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沙坪镇赛阳村地处桃源县南部,位于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398户、1270人。其中,脱贫户96户、325人。全村耕地面积1191亩,山林面积2.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常年在标准水平5倍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村内七峰尖原始次森林现存有湖南地区面积最大的紫色杜鹃群落;涓涓溪流从乌云界大山深处缓缓流出,汇聚于王家湾水库,形成2000余亩水面;赛五龙山上,一座300多年历史的赛五龙古庙历经风雨巍然屹立,是当地有名的祈福圣地。两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既有景又宜居,康养旅游价值较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赛阳村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年接待游客增速在50%以上,全村经济收入中旅游年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36.9%,实现了旅游收入每年翻一倍;旅游直接从业人数250余人,约占全村人口的20%,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其中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0.77万元,约占人均年收入的37%。赛阳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休闲农业聚集发展示范村”“常德市创建无上访村先进村”,取得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乡村旅游已成为赛阳村脱贫致富新渠道和乡村振兴新路子。

二、基本做法

赛阳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节庆活动、特色民宿、自然风光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一)集思广益谋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赛阳村支村两委从三个方面入手,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四大规划。一是请群众提想法。在全体村民中发起“有什么干、想干什么、怎么干”的意见大征集大讨论,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组干部党员会,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请专家编规划。邀请专家教授到现场实地查看、抓筋拿脉,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赛阳村整体发展规划》、《赛阳村旅游扶贫规划》和《赛阳村产业发展规划》,最终形成了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以旅游产业为中心,发展养殖、林果、休闲、娱乐、养生等相关配套项目的产业帮扶发展思路。三是请部门出主意。邀请市县多家相关单位总体评议,审定规划,最终形成赛阳村发展规划文本。通过规划指引,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二)铺路建桥打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隔山渡水,行路艰难,是困扰赛阳产业发展的瓶颈。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完善基础设施。赛阳村支村两委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精心选定了一批项目。目前已修建2座大桥、3座河坝、4条公路(20多公里)、2个安置小区、1个文化广场、1个农产品加工厂、1个光伏电站、1个村级服务平台,并开发打造了11公里环湖自行车赛道、赛五龙广场、赛五龙登山游步道、旅游接待中心、仙鹅滩旅游景点等一批旅游项目。

(三)致力造血建产业

根据赛阳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目标定位和围绕旅游发展农业产业,围绕旅游打造农业产品,带动整村脱贫的产业建设思路,我们在立足传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为赛阳村建立了三大造血源。一是打造合作组织造血。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2户。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300多平米的茶叶、竹笋、腊肉加工厂房,年产值300多万元;二是壮大集体经济造血。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赛阳村支村两委筹资建成了60KW光伏发电站,每年可给村集体带来收益4万元;落实了由乌云界旅游开发公司承担的50万元省旅游扶贫项目,每年给贫困户带来收益4万元。三是发动社会力量造血。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建设,支持浙湘水果公司在村里种植蓝莓、枇杷200多亩,形成了村主干道沿线以蓝莓、枇杷、乌梅、脆蜜桃为主的600亩特色水果观光采摘带。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鼓励每个村民小组围绕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村9个村民小组都发展起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四)定向培训强技能

开展了种养殖业的培训。聘请专家教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培训活动由课堂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养技术。开展了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按照乡村旅游服务的要求,主要培训接待礼仪、房间与床铺整理、农家菜的做法等村民必须掌握的服务技能。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培训。赛阳村支村两委大力发掘、扶持赛阳民俗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花灯、舞龙等民间艺术。并请求市县文化部门专家指导,组织村民成立了赛阳村民间艺术团,编了10多个本地民俗节目。

(五)主动出击找市场

积极与旅游部门、广告媒体等部门开展合作。合作社积极与华天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合作。大力开展旅游形象宣传推介活动。并举办了环湖马拉松、赛五龙登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扩大了赛阳知名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营销平台。在网上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同时,线上与线下结合(O2O),把消费者从线上平台吸引到本村进行各种农家文化体验消费,如民宿(B&B),农业技能体验、水果采摘、农家乐等。

三、基本经验

2021年,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顺利通过省、市乡村振兴检查,主要是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四力”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好支部建设,提升振兴战斗力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增强组织力为重点,提高村干部能力为抓手,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是配强干部队伍。以村“两委”干部换届选举为契机,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班子队伍。目前,赛阳村共有村干部5名。其中,90后3人,占比60%;大专及以上文化3人,占比60%;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优化至33.8岁,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另外,新增县派工作队2人,镇派选调生1名,专门协助抓好乡村振兴,支部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完善党建机制。创新建立“组织关爱党员、党员关心群众、群众关注组织”的党群联心机制,深入落实“五个尽量、五个带头”制度。即,党员家庭有困难尽量照顾,党员的合理诉求尽量解决,党员发展产业尽量支持,党员的正当权利尽量维护,党员活动尽量组织;党纪国法带头遵守,支委决策带头执行,公益事业带头支持,困难群众带头帮扶,丑恶行为带头制止。以完善的机制关爱党员,激发党员意愿,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强化教育管理。全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模式,用好用活激励、评价、考核“指挥棒”,积极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持续推进各类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基层带头人队伍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同时,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青蓝计划”和“育青计划”,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人,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干部队伍。

(二)抓好党员示范,提升振兴推动力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一是当好“五员”做表率。在村干部联片、组长联户的基础上,村支“两委”为每组分配了2—3名党员,协助组长抓好各项工作,主要当好“五员”。即,民意调查员、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卫生监督员、产业指导员。如,以各联组党员按照网格管理模式,分块包段做好环境整治,切实保证了全天候、全方位卫生无死角,秸秆不乱烧。二是落实“五个到户”优服务。深入推行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的“五个到户”工作,引导全村党员干部与群众分类结对,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如,以党员家庭先行先试带动其他群众建设美丽庭院,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今年,累计种植各类花草树木1万多株,基本实现了家家户户房前有花、屋后有果。三是抓好学用结合见长效。将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与党的系列主题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并进一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如,将乡村振兴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范畴。今年,在医保缴费、畜禽养殖、纠纷调处等事务上为158余名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

(三)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振兴硬实力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作为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来抓。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广泛征集意见120多条,经沙坪镇党镇联席会通过,确立了以旅游为中心,一切围绕旅游转的产业发展思路。并邀请专家到现场调研,立足村情村貌、现有基础,编制完成了《赛阳村整体发展规划》、《赛阳村旅游扶贫规划》、《赛阳村产业发展规划》等。以期通过乡村旅游,让赛阳村民吃上旅游饭而致富,让赛阳旅游建出特色点而闻名。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建立“村社共管”新模式,即,村支两委牵头,合作组织统管,产业大户支撑,全体村民参与,带动整体致富的产业发展机制。目前,村支两委牵头成立了“赛阳虎凤蝶乡村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下设渔业,中草药,农家乐,种养,水果等5个分社,发展本村社员320户,其中脱贫户入社率达100%。同时,各分社全部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发展生产,村民可以与合作社签订合作订单,到合作社务工,或提供农产品由合作社实行统购统销,既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也保证农户收入稳定增长。2018年来,合作社销售有机红茶、腊肉、蓝莓酒、干笋等各类特色生态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0万元,累计向脱贫户分红32.7万元。三是壮大集体经济。积极盘活村集体和村民闲置资产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村委牵头启动了仙女湖生态垂钓中心项目建设,一期由村委会配套产业发展资金40万,占股50%,剩余由398户村民按照500元、1000元、2000元三档,以户入股筹资40万,占股50%。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产生至少20万元集体收益,入股村民将按户根据股权分红,集体股权收益将作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老助残等公益资金。四是做全小组产业。实施“一组一产业”战略,鼓励9个村民小组实施错位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全面铺开“旅游 ”的产业体系。如,王家榜、田家坪、左家坪、野鸡岗等4组采取“公司 农户 基地”模式,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形式,引进浙湘水果公司,发展水果观光采摘;大观组通过组民自筹和吸引外资,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分三期打造了以餐饮民宿、露天电影、竹排戏水、篝火晚会、民俗表演、星空露营等为特色的仙鹅滩旅游项目;夏家湾组人均入股200元,建成凤凰池休闲垂钓中心;雄鸡坡组、杉木溪组大力发展土猪养殖;胡家湾组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今年,赛阳村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实现全年旅游净收入近300万元。

(四)抓好社会治理,提升振兴内驱力

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着力把乡村自治做“实”、把乡村法治做“严”、乡村德治做“活”。一是以自治淳民风。把村规民约作为推动村民自治重要基础,自《赛阳村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全村群众积极响应、自觉遵守,村风民风明显好转,违规赈酒、打牌赌博、燃放鞭炮等农村情况明显减少。今年,通过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讨论商议决定,新增“农用车禁止带泥上路”等约定,进一步优化了《村规民约》,实现了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替代“人情管人”的村级自治氛围。二是以德治兴家风。增强文化感召。全村党员干部自发成立了赛阳村民间艺术团,深入发掘赛阳民俗特色文化,开发出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花灯、舞龙等民间艺术节目12个。每年除夕,通过举办规模盛大的乡村春晚和茶话会,加强沟通,共话发展。丰富精神文明。广泛开展 “最美家庭”、“最美党员”等典型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加强文化宣传。精心打造乡村文化墙、文化长廊,并利用线上宣传,推动核心价值观在赛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逐步培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向上向好的家风。三是以法治正社风。完善规章制度。依照法纪法规,村支“两委”不断完善《赛阳村村训》、《赛阳村村民道德守则》等制度,为乡村治理法治化提供有“法”可依的坚实基础。完善法律援助。成立法律援助服务队,设立专职调解员和党员“和事佬”,为村民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及政府政策,使法治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中成为全村村民的行为自觉和生活习惯。调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无上访村(居)”创建,加强排查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矛盾不出村,纠纷不到镇。2017年,成功获评“常德市创建无上访村先进村”。

通过抓党建兴产业,赛阳村三年内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美丽乡村的蜕变,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稳步前进。

(供稿单位: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村委会;乡村发现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桃源县   沙坪   乡村   全村   交响曲   湖南   合作社   田园   村民   党员   山水   群众   案例   特色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