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早晚温差加大了,日常做对5件事,护好你一身阳气

当时光之轮来到中秋,一年就过了一大半了,此时酷暑已经消退,气温逐渐转凉,特别是早晚温差变大,一些体质虚寒的人感觉最为明显,他们已经开始穿起长衣长裤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观察,从秋季开始天地万物包括人体的阳气渐收,而阴气却渐长。此时,万物萧条、空气干燥、冷热交替。受此影响,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容易升高,血栓更易形成,同时人体血液中的组氨酸分泌增多,胃酸增加,容易引起胃肠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秋天人体容易发生咳嗽、感冒、支气管炎、肠胃和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等问题。

中秋过后,早晚温差加大了,日常做5件事护好你一身阳气,减少生病的几率。

清补:调理脾胃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炎热的夏季,不想吃东西,没有食欲,其实这是因为夏天大量出汗会导致人体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变弱,所以吃不下东西。而且身体消耗过大,会导致体重下降。进入秋天,特别是中秋之后,随着气温下降,人体食欲得到改善,因此慢慢就想吃东西了。因此,有秋补的说法,应适当补充能量。

此时,要调理好脾胃,在饮食上应该避免大量进食肥甘厚味,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不吃油腻食物。

进行清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鱼、乳制品、鸡蛋、豆制品和瘦肉等。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果,这样可以帮助体内垃圾的代谢,同时提高脾胃功能。

秋冻:增加衣服不着急

古语云:春捂秋冻,不易生病。中秋时节,虽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但还是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而且,秋天气温并不稳定,还有“秋老虎”。如果过早增加衣服,在气温上升时容易出汗,经过秋风一吹,更加容易着凉。因此,此时可以适当冻一冻,为过冬打好基础。

不过,早晚温度很低时,可以适当增衣。夜里睡觉要把窗户关小一点,午睡时要用盖住肚子和膝盖,以免受凉,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可以根据自己的体感来增减衣服。

休息:不要熬夜

熬夜是一件很伤身体的事,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特别是入秋了,晚上气温低,这时候熬夜更容易导致寒气侵体,损耗人体阳气,身体更容易生病。

一般来说,晚上11点之后最好上床睡觉,一方面避免消耗体内的阳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睡眠促进阳气生发。因此,中秋之后最好做到不熬夜,即便短暂熬夜,也要特别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寒气入侵。

补阳:晒太阳

中秋之后,太阳的强度持续减弱,晒到身上就不会感觉到火辣辣的了。此时,衣服也穿得少,可以适当晒下太阳,这样能够帮助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增强体质,防病抗病。当然,中午的太阳不能晒,可以选择早上或是傍晚,此时阳光温和,比较适合晒太阳。

情绪:消除伤感

秋天万物凋零,反应在身体的情绪上就容易让人产生萧瑟之意,容易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是伤感和忧郁。此时,要多与亲友聚会,加强社交,多逛公园、游览山水,缓解不良情绪,避免产生悲意。同时,要多笑,保养肺气。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阳气   早晚   中秋   脾胃   温差   气温   万物   体内   秋天   日常   衣服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