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戏发源地依然可见“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高喜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8月17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走进黄梅县东山问梅村,黄梅县戏剧二团的演员们给大家表演起黄梅戏经典曲目。

演员给探访团表演黄梅戏。通讯员熊松 摄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黄梅县戏剧创作室主任陈章华介绍,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萌芽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史书记载,黄梅歌风很盛,尤以采茶歌为最,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清明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形成了黄梅采茶戏。

东山问梅村天天有沉浸式黄梅戏演出。通讯员熊松 摄

陈章华介绍,黄梅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灾民为了谋生,逃荒到安徽安庆等地,黄梅采茶戏由此在当地广为传唱。“徽商有钱,留住了黄梅过来的戏班。”陈章华说,经过当地不断改良加入弦乐等元素后,黄梅戏唱腔变得更加温婉,格调明快抒情,更加通俗易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拍成电影《天仙配》播出后,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随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优美旋律的飘扬,黄梅戏艺术一时风靡大江南北。

“所以,黄梅戏是发源形成于湖北黄梅,壮大繁荣于安徽安庆的地方戏曲。黄梅戏是大家的,也是长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陈章华说。

探访团欣赏黄梅戏表演。通讯员熊松 摄

如今,在黄梅戏的发源地,依然可以看到“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的盛况,而且在传统戏曲基础上求新求变,譬如东山问梅村致力于打造非遗文旅景区,天天有沉浸式黄梅戏演出;小池镇正在筹建戏曲文化小镇,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300亩,核心景观区占地面积2800亩,预计2025完工,将打造戏曲文旅IP,孵化戏曲关联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黄梅戏文创产业园,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黄梅美誉度。

了解到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探访团成员、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大三学生周楚尧感慨道:“长江文化真是开放包容,黄梅戏竟然是湖北、安徽两地戏曲融合的结果。”

【编辑:朱曦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黄梅戏   黄梅县   梅村   采茶戏   东山   安庆   长江   湖北   安徽   发源地   戏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