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纤与光缆行业深度报告:龙头转型之路,海缆之后会是什么?

(报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证券,马天诣、于一铭)

1 光纤光缆周期性强且竞争充分,过去三年国内经历了一轮残酷的去产能周期

1.1 光纤光缆:数据传播的优质媒介,数字经济的底座

“光进铜退“是数据传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与传统金属导体(如铜)相 比,光纤具备以下优势:1)信息传输方式速度更快;2)光纤信息容载量更大;3) 不受电磁及频道干扰,同等强度信号传输距离更长;4)对中继器需求较少;5)传 输相同数量数据时,所消耗的能量更小。 光纤是实际承担通信信号传输的媒介,核心部分为内层折射率较高的高纯度 玻璃和外层折射率较低的玻璃包层,光波主要透过内层的纤芯传输。按传输模式, 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类型,分别应用于电信和数据中心场景。单模 光纤信息容载量较大,传输距离远,对光源要求高,仅允许以单一模式传输,光信 号限制在纤芯中央进行传输,下游应用场景主要以电信市场为主,如 FTTH、FTTB、 TTTR 等。多模光纤信息容载量较小,传输距离短,对光源要求低,允许在纤芯边 缘与包层之间以不同角度不断反射而实现多模式传输,主要应用于数通场景中的 地方局域网或内部网布线,如数据中心、企业内联网、校园网或连接电脑至电脑周 边设备。在通信产业链中,运营商是光纤光缆行业的主要下游客户,2019 年三大 运营商需求量占比达 81%,其中中国移动承担国内近一半需求。


1.1.1 制造工艺决定格局:光棒寡头垄断,但光纤光缆竞争充分

光纤光缆行业产业链三大环节为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利润占比 约 70%。上游光棒生产厂家对原材料进行芯棒制作和外包制作成光棒,下游光纤 光缆制造商通过拉丝等工艺将光棒制作成为光纤,再根据需求生产出一芯或多芯 光缆。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光纤预制棒由于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占据了产 业链 70%的利润,而光棒拉纤及光纤成缆环节由于技术、资金壁垒相对较低,市 场竞争充分,分别占据产业链利润的 20%和 10%。据 CRU 报告,全球仅有 20 家左右厂商掌握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国内光棒产能主要集中在长飞光纤、中天科技、 亨通光电、富通信息、烽火通信、永鼎股份、通鼎互联等几家龙头厂商。

全球各大型光纤光缆厂商为控制成本,均已自主掌握预制棒制备技术,不再外 购,因此光纤光缆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持续提升。根据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的《全球 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榜单,全球光纤光缆企业市场份额前十分别为康宁、 古河电工、长飞光纤、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富通信息、住友电工、普睿司曼、烽 火通信、藤仓,CR10 从 2019 年 86%升至 2021 年 98.59%,5 家国内企业上榜, 2021 年长飞光纤、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以 12.18%、9.35%、8.84%的市占率分列 3-5 名。


国内来看,头部企业依靠光棒自产及外销占据更高份额,但光纤光缆整体市场 竞争较为充分。以中国移动 2019-2021 年三年集采中标情况为参考,长飞光纤、 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富通信息、烽火通信等龙头厂商由于拥有自产光棒,供货较 为稳定,中标份额也基本维持在行业领先水平。但同时,其他厂商以较为优惠的价 格折扣进行竞争,也在运营商集采中获得了一定份额,反映出光纤光缆较低的壁垒与较为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1.2 历史复盘:过去十年国内经历了一轮残酷的去产能周期

1.2.1 由需求拉动到供给过剩,行业陷入短暂低谷

历经 3G、4G 更迭建设,国内光纤光缆需求于 2018 年涨至历史高点,由于 2018 年下半年光棒快速放量叠加 4G 建设步入尾期,2019-2021 年光纤光缆价格 大幅回落,行业进入承压期。 2009-2012 年:FTTH 渗透+3G 建设周期开启,光纤光缆需求稳定增长。 FTTB 和 FTTH 建设大规模开展,“光进铜退”成为固网运营商对接入层网络部署 的主要理念,3G 建设拉动光纤光缆需求进一步提升。据 CRU 统计,国内光缆需 求量从 2009 年 0.7 亿芯公里增长至 2012 年 1.1 亿芯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6.26%,供需偏紧背景下,国内厂商纷纷开启扩产进程。 2012-2015 年:4G 建设初期,产能快速释放致供过于求。“宽带中国”政策 发布叠加 4G 建设周期开启,行业需求有所增长;但前期产能释放叠加 2013 年 4G牌照发放进一步刺激市场供给,导致 14-15 年供需比率达到 2.1:1,供过于求局面 加剧,移动光纤集采价格由 13 年的 68 元/芯公里下降至 15 年的 51.5 元/芯公里, 降幅达 24%。

2015-2018年:海外光棒供给受限,4G+FTTH建设带动光纤光缆量价齐升。 14-15 年,需求侧三大运营商发力光纤到户+4G 建设,供给侧商务部陆续对原产 于印度、美国、日本的进口光纤、光纤预制棒征收反倾销税,国内光纤过剩产能得 到快速消化。由于光棒供给不足,国内光棒、光纤价格均大幅上涨,15-18 年,中 国移动光纤集采价格由 52 元/芯公里上涨至 69 元/芯公里,光纤光缆企业竞争力 持续上升。高毛利与乐观预期下,国内厂商普遍开启新一轮扩产。 2019-2021 年:4G 完成 5G 未至,青黄不接需求锐减致供过于求重现,行 业被迫去产能。2019 年 FTTH+4G 建设基本完成,5G 建设尚未开启,2019 年国 内光缆需求同比下降 14.0%,产量同比下降 22.51%,中国移动普缆招标均价从 2018 年约 110 元/芯公里降至 2019 年 58.3 元/芯公里。16、17 年扩充的产能于 18 年起集中释放,导致 19 年行业供过于求状况进一步加剧,2020 年中国移动光 缆集采价格降至 40.9 元/芯公里,接近厂商成本价,行业景气度到达历史低点。


1.2.2 国内光纤光缆龙头亦受行业周期性影响

复盘长飞光纤、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光纤光缆龙头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 龙头厂商尽管拥有诸如自研光棒降低成本等优势,在 2018-2021 年行业低谷期也 受到了较大冲击。2018 年作为景气高点,长飞光纤、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光通信 业务的营收分别为 110.62 亿元、75.39 亿元、95.9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8.81%、 40.95%、39.48%,2021 年,三家公司光通信业务的营收分别为 94.11 亿元、 62.52 亿元、74.76 亿元,相比 18 年下降 15%、35%、1%,毛利率相比 18 年下 降 9.23pct、18.48pct、24.27pct。光通信业务的低迷对公司业绩亦有所拖累,以长飞光纤为例,公司 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 7.09 亿元,相比 2018 年 14.89 亿元 的历史峰值腰斩。 因此,面对光纤光缆板块承压,三家龙头公司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禀赋,积极 寻求第二成长曲线,我们在下文将详细讨论。

2 由陆/光缆到海缆,竞争格局与成长性均得到优化

2.1 陆缆:中天亨通技术积淀深厚,特高压带来新需求

电线电缆是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通常由导体线 芯、绝缘层和护层等部分构成,其中导体线芯主要由上游原材料铜材、铝材和铜铝 合金构成,铜、铝原材料在电线电缆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中占比最大;缘层、护层和 特殊用途电线电缆需要添加的构件的上游原材料主要为橡胶、塑料和其他辅料。电 线电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装备设备、民用、通信等领域, 是 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配套行业之一。


2.1.1 “双碳”背景下,“十四五”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

我国将 1kV 以上称为高压线路;330-750kV 的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包 含 500kV 的直流线路); 800kV 的直流输电线路及 1000kV 的交流输电线路称 为特高压线路。自 2006 年我国探索特高压示范工程开始,目前已经历三轮大发 展:1)2011-2013 年:“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三纵三横”特 高压骨干网架和 13 项直流输电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使用格 局;2)2014-2016 年: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2 条重 点输电通道的建设,推进 9 条特高压线路建设;3)2018-2020 年:作为新基建 拖底经济,特高压迎来快速发展,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已建成“14 交 16 直”在 建“2 交 3 直”共 35 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 4.8 万公里。

“双碳”背景下,“十四五”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加强网架建设,尤其是特高压建设,可有效解决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跨省 跨区大范围调配的难题。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措 施,将成为“十四五”电网重点投资方向。“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 工程“24 交 14 直”,涉及线路 3 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 3.4 亿千伏安,总投资 3800 亿元。其中,2022 年国网计划开工“10 交 3 直”共 13 条特高压线路。

2.1.2 中天亨通积淀深厚,加快布局特高压领域

特高压电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9 年中天科技、 特变电工、智能能源、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市占率分别为 16.5%、10.8%、8.0%、 6.4%和 5.6%,行业 CR5 为 47.3%,剩余份额则被 30 余家厂商瓜分。


中天科技打造全产品链条,特高压领域多项产品市占率第一。中天科技智能电 网产业围绕电网发展,致力打造包括特种导线、铝包钢绞线、OPGW、低中高压电 缆、柔性直流电缆在内的全产品链电力设备产品。2021 年公司连续中标白鹤滩-江 苏、白鹤滩-浙江、荆门-武汉、南昌-长沙、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工程,普通导 线、特种导线、OPGW 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在特高压大跨越导线实现全份额中标, 合计中标金额达 12.99 亿元,充分体现公司在电网建设行业的领先地位。

2.2 海缆具备更好的竞争格局和成长性

海缆是用在海洋中输送交流或直流的专用电缆,可连接智能电网,为岛屿、海 洋平台和海底观测站等供电,或将海洋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陆上变电站等。 海缆厂商与叶片、轴承、齿轮箱、控制系统、塔架、涂料、发电机、轮毂及风机整 机厂商同处于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为风机零部件厂商,下游为风电运营商。

海上风电用电缆可分为集电海缆(阵列海缆)和送出海缆(主海缆)。集电海 缆常用电压等级为 35 kV、66kV,主要用于连接风力发电机;送出海缆常用电压 等级为 110kV 和 220kV,目前也有 330kV、500kV 海缆用于风电场项目,主要 用于风机并网使用。风电机组输出电压经箱变升压后,汇流至符合送出海缆电压等 级的升压站,最终通过送出海缆线路接入电网。


2.2.1 高壁垒铸就良好竞争格局

海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体现在:

1)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海缆应用场景特殊,在满足基本传输需求之外,需 在机械抗压、阻水隔水、化学防腐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海缆相较陆缆生产工艺流 程多、生产难度大,需掌握接头、敷设、施工等核心技术,并拥有单根连续生产能 力。近年来,海上风电行业不断迈向深远海和规模化,海缆技术有所升级,对 220kV 以上等级送出海缆、柔性直流海缆等需求逐步上升,铺设技术壁垒也进一步提高。

2)地理位置:海上风电要求海缆企业临近内河和出海口建设,并拥有相应码 头资源,以方便海缆运输铺设。当前,海缆企业产能布局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 浙江、山东等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省份,位于沿海省份的厂商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3)品牌壁垒:海缆技术门槛高、质量要求严格,因此招标时常常会以投标人 过去所具有的经历作为是否中标的评判标准,如许多招标公告均表示要求投标人 在一定时间内具有 220KV 以上的海缆敷设工程或生产运营业绩,同时,客户往往 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产品质量和口碑好的头部企业,使得新进入企业更加难以获 得招标定单。因此下游客户资源集中于历史业绩良好的少数龙头企业,品牌壁垒效 应明显。

4)资金壁垒:海缆成本受铜等原材料影响大,生产所需设备复杂,生产线主 要包括 VCV 立塔交联生产线、CCV 悬链交联生产线、盘框搅机等,其中立塔交联 生产线主要源自进口,需要较大前期资本投入,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此 外海缆生产基地建设周期长,主要厂商新建基地建设约在 2 年以上,产能扩张所 需投入同样较大。

5)资质壁垒:海缆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检验。在国内,海缆必须 先后通过型式试验与预鉴定试验,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保证海缆符合投用标准,检验耗时共一年以上。而在海外,海缆必须在取得环球接头联盟(UJC)组织 的 UJ 认证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UJ 认证需对产品的多种性能进行一系列测试, 而取得认证流程复杂,至少需要经历 30 个试验项目,总耗时约 3 年。国内外的检 验标准均对海缆企业的工艺水平、时间投入提出了较高要求。 由于进入壁垒高,海缆市场份额高度集中,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 年 国内海底电缆第一梯队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东方电缆合计市占率超 90%,且竞 争格局较为稳定。


2.2.2 海风:中天亨通具备技术和产能优势,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中天科技: 1)海缆:掌握核心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工艺全国领先。中天海缆参与承接中 国目前全部 4 个直流示范工程,分别为 2013 年南网南澳 160kV 柔性直流输电 工程、2014 年国网舟山 200kV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2015 年国网厦门 320kV 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2019 年江苏如东 400kV 海上风电柔性直 流接入工程,项目累计销售总长度超 400km。同时研发 525kV 直流光电缆,实 现中国直流“五级跳”。

2)海工:随着海上风电机型向大型化加速迭代,海风专业施工船只(施工能 力)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据北极星电力网 2021 年 12 月数据 统计,目前国内可用于海上风电专业的施工平台约 45 艘,但可用于单机 10MW 以上风机的专业平台不超过 5 艘,预计至 2022 年底增至 10 艘以上。2018 年底, 招商局重工给中天科技交付 2 艘 600 吨自升式风电船“中天 7”、“中天 8”和 1 艘 1600 吨全回转起重船“中天 9”,2019 年公司完成了“两型三船”相关建设, 投运当年即中标 3 个总包项目及若干个分包项目,是业内唯一一家仅用一年时间 实现从投运到分包、再到工程总承包跨越的企业。2022 年公司将对“两型三船” 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以适应风机大型化趋势。


在手订单充足,成长动能强劲。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公司海洋系列业务在 执行订单约 70 亿元。2022 年 7 月,公司发布中标海洋系列产品公告,包括:1) 山东能源渤中 A 场址工程(501MW,220kV 海缆及附件);2)国华渤中 I 场址 海上风电项目(501.5MW,35kV 海缆设备及其附件采购);3)越南新富东 1 区 海上风电项目(100MW,35kV 海底光电复合缆);4)山东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 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风电工程(304MW,海上设备采购及施工)项目,合计中 标金额约为 21.14 亿元。2022 下半年江苏射阳 1GW 项目,青州五、六、七项目 均有望落地,公司市占率或进一步提升。

亨通光电: 1)海缆:深耕海洋电力领域多年,国内海外业务双轮驱动共同推动海洋板块 发展。公司于 2009 年成立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开始发展海底电缆业务,研发 高性能复合海底电缆,建设专用码头;2015 年公司设立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并成 功拿到海外定单;2017 年大长度 500kV 交联聚乙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打破国外 海缆巨头对大长度超高压海缆技术的垄断;2020 年在海上浮式风电建设领域从制 造商转变为集成服务商,承建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漂浮海上风力发电场——葡萄牙 海上浮式风电项目,填补中国企业在欧洲总包海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上 的空白。


布局新产业园区,22 年业绩持续释放。公司于苏州常熟建有占地面积 400 亩 的亨通国际产业园,并在江苏射阳布局新产业园区,目前处于一期建设过程中,预 计 2023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2022 年 3 月,公司发布中标海上风电中标项目的公 告,中标总金额为 14.43 亿元(含税),截至 2022 年 3 月,公司合计拥有海底电 缆生产、敷设、风机安装等海洋电力项目在手订单金额约 30.42 亿元,为 22 年短 期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2)海工:具备从海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 海缆敷设到风场运维完整产业链布局。亨通光电共拥有 6 艘海上风机安装和海缆 敷设船只,包括 1 艘打桩船,2 艘风机安装船,2 艘海缆铺设船,1 艘运维船,另有 2 艘辅助小型船舶和 2 套海上嵌岩装备。2021 年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根最大Ⅲ 型单桩嵌岩钻孔工程;首根Ⅰ型单桩嵌岩钻孔工程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全部海域风 场;“华电稳强”号风电平台项目组在广东阳江海域完成 12 台明阳智能 6.45 兆瓦 风机安装,创造中国海上风电大兆瓦机组单月单作业面安装新纪录。未来公司将继 续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系统服务商,海洋工程有望持 续释放业绩。

EPC 总包能力不断提升,国内+海外市场同步推进。2021 年阳江青洲四、揭 阳神泉二招标均以海缆总包形式为主,EPC 总包成为新招标趋势,公司近几年承 接并交付多个海内外 EPC 总包项目,形成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 的能源互联产业全价值链体系。国外市场:2016 年公司开始布局国际电力 EPC 项 目,海外收购印尼 Voksel、南非 Aberdare 等公司;2018 年公司中标葡萄牙 Windfloat 项目,在海外 EPC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在西欧地区签约大型海缆总 包项目的中国企业;2020 年公司承建葡萄牙海上浮式风电项目,打开欧洲总包海 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市场;2022 年公司承接的越南茶荣 II 号海上风电场 工程项目已顺利竣工并投运。国内市场:2019-2021 年,先后中标国家电投揭阳 神泉、靖海、龙源射阳、国网浙江舟山鱼山、龙源江苏、浙能 220kV 海缆等重点 海上风电项目,进一步稳固海上风电 EPC 总包业务的行业地位。


2.3 海风长坡厚雪,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3.1 短期:平价+省补,驱动抢装后周期海风发展

2021 年是海上风电抢装之年。由于 2022 年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 财政补贴范围,国内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1 年海上风电掀起抢装潮,海上风电新 增装机 16.90GW,同比增长 452.29%,2016-2021 年 CAGR 达 95.48%。

经过十年发展,2022 年海风开启平价时代。试点阶段:2010 年以前,我国 海上风电政策支持少,技术不成熟、经济性差。特许权招标阶段:2010-2014 年, 我国通过招标确定的上网电价偏低,而造价成本较高,海上发电发展受阻。标杆电 价阶段:2014-2018 年,在较高标杆电价下,项目经济性凸显,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共同发力,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性配置阶段:2018-2020 年,由于超规划等原因,仅有辽宁、山东、上海和浙江四省进行竞争性配置招标, 海上风电核准放缓但建设加速。平价阶段:2022 年始,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 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海上风电平价来临。

2.3.2 中期:海缆竞争格局稳定,价格降幅可控

海风平价过程中海缆端价格下降有限。风电场建设成本是影响海风电价重要 因素,根据北极星电力网,以江苏、广东、福建三地海风成本结构为例,其中海缆 成本占比 8%-13%。由于海缆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如果海缆发生故障, 整体海上风电场将无法运行,因此客户对海缆价格相对不敏感,同时招标时会优先 选择有历史交付订单和稳定海缆质量的头部高口碑企业。根据北极星电力网测算, 若实现海风电价平价,施工端单价需下调 40-50%,海缆端单价仅需下调 15%- 20%。


2.3.3 长期:“十四五”海风招标规划饱满,行业龙头充分受益

沿海各省制定“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已公布规划装机量超 50GW。根据 各省规划,“十四五”期间,预计广东省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17GW,浙江省新 增 4.5GW,山东省新增 8GW,海南省新增 3GW,江苏省新增 9.09GW,福建省 新增10.3GW,广西省新增3GW。初步测算,七大省份新增规划容量已达近55GW,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超预期。同时,福建省漳州市提出 5000 万千瓦海上风 电大基地开发方案,22 年有望获批,海上风电将持续高景气。

长期来看,根据《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重点开发 9 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2035 年、2050 年总装机规模预计达到 71GW、132GW,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2.3.4 深远海趋势明确,技术升级带动单位价值量提升

海风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将围绕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个千 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共布局 41 个海上风电集群,总容量约 290GW。其中, 五大基地规划 19 个集群,基地外海共规划 22 个集群。2022 年离岸距离 50km 以上的项目明显增多,其中文昌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厂址中心 设计离岸距离达到 136km,风电场离岸化深远海趋势明确。

离岸化深远海趋势带动海缆单价值量提升。目前国内海缆需求以 35kV 集电 海缆+220kV 交流送出海缆为主,随着海上风电离岸化发展,110kV 或 220kV 送 出海缆需要重复设置多个回路,难以满足需求,同时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集电 海缆电压等级或升至66kV,330kV和500kV的交流送出方案有望获得更多应用, 如广东阳江青洲项目多使用 66kV+500kV 海缆输送电流。以阳江青州项目为例, 青州四采用 220kV 送出海缆,单位千米价格约为 549 万元,而青州一、二采用 500kV 送出海缆,单位千米价格升至 1417 万元,单位价值量显著提升。

3 海缆之外,还有哪些业务值得期待?

3.1 中天科技:光伏储能铜箔等新能源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3.1.1 光伏:全产业链布局,聚焦省内资源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光伏业务迎来新契机2021 年作为双碳元年,国内 多维度政策持续推进,对光伏需求进一步提高。2021 年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 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 发电多元布局,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国补退出并未影响光伏装机量快速增加。国家发改委表明 2021 年起,对新备 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1 年,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累计达 306.56GW,连续 7 年稳居全球首位;全 国光伏新增装机 54.88GW,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2021 年光伏装机量的历史 性突破表明国内光伏产业已形成成熟的商业化模式,国补政策退出对行业景气度 影响或较为有限。


公司光伏业务主要由氟膜智能工厂、光伏技术、光伏材料组成。氟膜智能工厂 主要生产销售氟膜、等上游原材料;光伏材料自主研发功能化、细分化光伏背板, 推动国内光伏背板国产替代进程;光伏技术主要提供光伏电站建设、EPC 总包业 务,助力中天科技形成了氟膜-光伏背板-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完整产业链, 业务范围涵盖居民屋顶、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基站 离网系统、海岛型微网系统、光伏车棚、地铁光伏发电工程等各类型光伏电站。

布局光伏全产业链:1)自研上游原材料,有效降低成本。公司主要研发生产 的氟膜、背板等产品科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自主研发有效降低外购的 原材料成本,助力光伏平价上网。公司自研氟膜以优越的耐候性,与客户达成战略 合作,在 K 膜市场占有率达 30-35%;2)以分布式光伏为主,致力于成为光伏电 站全周期服务商。公司于 2013 年承建全国首批 18 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 后,积极开拓光伏电站 EPC 总包业务。2021 年完成南通通州恒科 30MWp 屋顶 分布式光伏项目、黄冈小池滨江新区 300MW 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一期)等总包 项目,为成为全国性的光伏电站总包商打下坚实基础;3)紧盯光伏运维市场,打 造专业、成熟的运维团队。公司积极走向外部市场,2021 年承接上海建工(江苏) 分布式光伏电站、宜家木业(南通)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国电投恒科分布式光伏电站 等项目的运维服务,目前运维管理各类电站资产规模达 500MW。

3.1.2 储能:大储能后起之秀,后备电源跻身行业前列

光伏市场快速发展,带动储能需求不断拉升。自 2021 年以来,宁夏、辽宁、 安徽、江苏等地陆续在新能源上网等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对储能配套等的具体要求。 其中江苏规定,省内长江以南地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功率 8%及以上比例配建 调峰能力,长江以北地区按照功率 10%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时长均为 2 小 时。 公司储能业务主要由中天新兴材料、江东电子材料、中天储能科技三家子公司 负责。中天新兴材料主要负责研发制造磷酸铁锂材料、硅碳负极、高镍三元材料等 高品质电极材料;江东电子材料主要负责研发生产锂电铜箔和电解铜箔;中天储能 科技主要负责研发锂电池及材料、电池管理系统、电力储能系统、汽车动力模块等 产品系统。


公司打造核心产品,发力大型储能市场、后备电源市场。中天科技为大型储能 产品设计研发直流压储能电池系统,满足新能源场站+储能的最优配置方式。2021 年,公司主营产品 500KW/1MWh 集装箱储能系统产品采用高性能、长寿命磷酸 铁锂电池组。同时公司在原有锂电池产能的基础上,投资扩建、方形锂离子电池产 线,进一步提升锂电池产能。储能市场,用户侧、电网侧、发电侧协同发展,2021 年公司开展建设湖南祁东大马风电储能 10MW/20MWh 项目、湖南龙山 10MW/20MWh 风储项目、佛山世纪互联数据中心光储 EPC 项目、如东用户侧储 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绿色储能电站项目。后备电源方面,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 中天科技集中供应配套后备电源系统,凭借产品技术和服务优势,成为四大电信运 营商后备电源产品优秀供应商,根据 21 年年报,公司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3.1.3 铜箔:扩产在即,营收有望放量

锂电铜箔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作为锂电池产业链上游,锂电铜箔与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共同形成锂电池电芯,再将电芯、BMS 与配件经 组成完整锂电池包。锂电铜箔下游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3C 数码产品及储能系统 等市场,锂电池生产企业为主要参与者,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 电等。


电解铜箔生产主要经历四步工序:1)溶铜工序:硫酸铜电解液制备是电解铜 箔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包括溶铜、成分调整和净化等,主要在溶铜罐内完成。2) 生箔工序:电解生箔工序主要是通过生箔机和阴极辊完成。3)后处理工序:对原 箔进行酸洗、有机防氧化等表面处理工序后,使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符合客户要求。 电子电路铜箔表面处理通常包含一系列的粗化、固化、防氧化等工序,并须在电解 槽串联起来的表面处理机上完成;锂电铜箔通常仅需在生箔机后端装置进行抗氧 化处理。4)分切工序:根据客户对于铜箔的品质、幅宽、重量等要求,对铜箔进 行分切、检验、包装。

3.2 亨通光电:海洋通信高壁垒,PEACE 项目投产在即

3.2.1 高壁垒海洋通信业务竞争格局良好

收购华为海洋,完善海洋产业布局。2019 年公司收购华为海洋 51%股份, 2022 年 6 月亨通海洋、亨通永元和苏州华智分别收购华海通信(原华为海洋)5%、 7%和 7%的股权,收购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华海通信 56%股权,实际控制华海通信 93%股权。亨通光电目前已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Repeater、 Branching Units 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 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 的全产业链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具备批量供应能力及项目总包资质的公司。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 50,000 公里,交付项目覆 盖全球各地。

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公司发展。子公司亨通海洋是国内 唯一一家通过国际 5,000 米水深海试的公司,海底光缆经过国际认可。凭借丰富 的项目管理经验及优质的海缆通信网络建设解决方案,2021 年公司成功交付菲律 宾 CDSCN、SCIP-I Stage1、海南香港 H2HE、马代兰卡 MSC 等重点项目,其中 海南香港海缆快线是全球首个 16 纤对中继海底光缆系统,也是海南省首条国际海 底光缆系统。2022 年初,公司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设计和建造 Malha 海上油气 平台海缆通信系统,连接了巴西东南部海上油田的 29 个作业平台,标志着公司在 全球海上作业平台通信网络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PEACE 项目投产在即,公司有望实现海洋通信角色转型。2018 年公司投资 4.23 亿美元,和华为海洋合作启动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项目全程 15800 公里,采用 200G 波分传输技术,由 6 对设计容量为 16Tbit/s 的光纤组 成,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成为连接中非、中欧距离最短的海缆路由,满足 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公司在前期陆续完成骨干线路登 陆合作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和推进相关海缆、设备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登陆 站设备安装和测试、海上施工等工作。根据公司公告,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 及-法国两段预计将于 2022 年年中投入运营。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合计签订 7,000 万美元的预售订单。若 PEACE 项目成功实施,有望加速公司海洋通信产业 从“制造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

3.2.2 海洋观测系统前景广阔

海底观测系统作为海洋经济开发、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等工作的信息获取手段,主要由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垂直观测仪器平台、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移动观测平台等组成。目前国际上已建成的海洋观测系统主 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如加拿大 NEPTUNE 观测网、美国 OOI 系 统、美国 MARS 系统、欧洲海底观测网和日本 DONET 海底观测网。

4 长飞光纤如何破局?——纵向一体化+外延收购

4.1 纵向一体化:布局光模块光器件领域、创新业务产品

4.1.1 收购光恒、博创,协同子公司长芯盛布局光模块、光器件领域

由于运营商开始直接进行光模块集采,长飞光纤将目光转向该领域,确定进军 光模块、光器件领域后,长飞光纤三步走战略布局奠定发展基调:

1)收购光恒通信:2020 年年初长飞光纤收购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军 光模块领域,中标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的光模块集中采购项目,并大力开拓光模块 及光器件的数据中心市场。光恒通信专注于光电器件和光模块领域,具备激光器光 芯片 BAR 条切割测试分选、TO-CAN 设计封装 COB(板上芯片)封装、同轴和 BOX 光器件封装、SMT 贴片(PCBA)、光模块设计制造调测的全产业链生产集成能 力。

2)收购博创科技:2022 年 4 月,长飞光纤获得博创科技合计 25.43%的股份表决 权,成为博创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2022 年 7 月,长飞光纤和博创完成股份 过户,直接持有博创股份 3338.41 万股,占博创科技总股本的 12.75%。博创科技 是全球领先的集成光电子器件供应商,专注于集成光电子器件的规模化应用,为光 纤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提供光信号功率和波长管理器件以及高速光收发模块,其 中平面光波导(PLC)光分路器、密集波分复用(DWDM)器件和 10G PON 光 模块等产品占据市场领先份额。


4.1.2 布局 AOC 及特种光纤,产品升级带动价值量提升

子公司长芯盛加速发展:长芯盛产品系列涉及光纤光缆、光电芯片、有源光缆 (AOC)、光电模组、无源通信、综合布线、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柜及配线等,旗下 拥有 FIBBR 和 iCONEC 两大子品牌,其中,FIBBR 率先研制出业内首款 8K 高清 HDMI v2.1 光纤线,并拥有 DP、USB 等多系列光纤数据传输产品;综合布线品 牌 iCONEC,在布线领域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方向的综合布线产品与解决方案。同时,长芯盛具有自主研发光电转换芯片、消费 级特种光纤等核心技术优势,参与 HDMI、USBIF、JIIA、VESA 等国际标准讨论 和制定。

凭借突出优势,AOC 可用于诸多细分场景。1)有源光缆将实验室或教学中心 里多台机器与主机相连,保证数据高速传输和网络安全性;2)数据中心和云计算 系统需要更高带宽和更低功率,有源光缆中的 10G SFP+和 40G QSFP+能够很好 的连接具有高速光通信端口的设备(交换机、路由器);3)AOC 可在户外 HDMI 环境中支持 1080p 的分辨率,适用于数字标牌和户外大型互动游戏。


400G 时代来临,G.654.E 光纤大有可为。伴随 4K/8K、VR/AR 等应用的普 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持续增长的传输容量和新型多样化的传 输特性进一步推动光传输技术应用和革新。根据长飞光纤官网,增加光纤有效面积, 可以提升入纤光功率,同时降低衰减系数,也可以提升传输性能,因此同时具备低 衰减系数和大有效面积的 G.654.E 光纤,相比于 G.652 光纤,可以明显提升 400G 传输能力,从而延长无电中继传输距离。根据 Omdia 数据,预计 22-26 年 5 年 间 WDM 市场中 400G 端口出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31.5%,400G 端口将 成为市场主流选择,另根据中国电信光传输专业首席专家李俊杰,预计到 2024 年, 骨干长距离 400G 产业将具备规模部署能力,根据 400G 业务驱动推动网络建设, 我们认为随着 400G 规模部署,G.654.E 光纤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启 G.654.E 集采,国家试点项目频现长飞身影。1)中国移 动:2018 年启动 G.652D+G.654.E 混合光缆采购,总需求为 27,768 芯公里; 2022 年移动总部启动约 2,134 皮长公里的 G.654.E 光缆集采。2)中国电信:2019 年完成首次 G.654.E 光缆集采,共计 29.3 万芯公里;2019-2021 年开展上海-金 华-河源-广州 G.654.E 光纤光缆试商用工程,全 G.654.E 部署,实际线路最长 2000km,于 2021 年 9 月在上海至广州之间建成业界首条全 G.654E 陆地干线光 缆,全长 1970 公里;2022 年干线光缆建设工程光缆集采中包含 G.654.E 干线光 缆标包。3)中国联通:2015 至 2017 年,在东部干线网络和西部干线网络开展试 点,其中东部试验网选择了带宽需求量大、最有可能优先部署 400G 技术的山东 济南-青岛,光缆长度约 430km,西部试验网选择了工作环境复杂,途经戈壁滩、 天山以及草原的新疆哈密-巴里坤段,光缆长度约 150km;2018 年,拟在省际 光缆干线工程建设中应用 G.654.E 光纤光缆,并组织对 G.654.E 光纤进行技术入 围测试;2019 年启动全长约 2971 皮长公里的 G.654.E 光缆及混缆集采。4)国 家电网:国家电网陕北-湖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公司 G.654.E 光纤, 实现了单跨距 467 公里的无中继长距离传输的突破。

4.1.3 布局海外,及时扩产迎接海外建设景气周期

2015 年起,长飞光纤积极实施海外销售本土化策略,2021 年海外营收达 30.86 亿元,同比增长 46.79%,占比首次达公司全年收入 30%以上(32.76%), 2015-2021 年 CAGR 达 34.12%。2021 年公司继续开拓海外业务,按期完成秘 鲁和菲律宾的海外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当地运营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 获得后续项目订单;针对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实际需求状况,扩充位于印度尼 西亚的光纤光缆产能,并通过收购长飞宝利龙构建拉美区域自有产能,同时推进波 兰光缆生产设施建设。


4.2 外延收购启迪,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参股启迪半导体,提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领域。2022 年 3 月,长飞光纤与子 公司武汉睿芯合计出资 7.80 亿元参与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与芜湖启迪半导体合并 重组项目。根据 22 年 5 月 12 日公告,公司已与交易各方完成了股权转让协议等 相关协议的签署,并完成了交易相关的工商手续变更,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已 更名为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长飞先进半导 体 34.92%的股份,间接持有其 2.18%的股份。

5 万物皆周期,光纤光缆目前已迎来拐点

5.1 拐点:21 年集采量价明显提升

21 年光纤光缆价格触底回升,集采价格:2021 年中国移动普缆集采规模约 1.432 亿芯公里,较 2020 年增长 20.14%,较 2019 年增长 35.88%,运营商对 光纤光缆需求有所回升。2021 年中移动普缆招标均价约 64.9 元/芯公里,较 2020 年 40.9 元/芯公里涨幅超 50%,量价齐升证明行业回暖。2022 年 1 月,中国电信 室外光缆集中采购项目开标,共有 20 家厂商中标,均价达到 83.22 元/芯公里。 2022 年 5 月,中国联通本地网光缆集中采购项目开标,共采集光缆 144 万皮长 公里,12 家厂商中标,除华能报价较低(23.91 亿元),其他厂商报价均在 25.67- 27.48 亿元之间。散纤价格:CRU 数据显示,2018-2020 年 G.652D 光纤价格在 整体市场低迷情况下降幅明显,从 2018 年 9.13 美元/芯公里下降到 2019 年约 4.52 美元/芯公里,2020 年进一步下跌至约 2.90 美元/芯公里,21 年散纤海内外 价格均有所回升,22 年已达到 6.30 美元/芯公里。


5.2 光纤光缆需求旺盛,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国内 5G 建设推进,数据流量持续增长,光纤光缆需求稳步增长。据工信部数 据,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络,5G 基站总数占全球 60%以上,2021 年 我国 5G 基站新增约 65.4 万座,总量达 142.5 万座;2022 年将持续推进 5G 与垂 直行业深度融合,目标新建 5G 基站 60 万个以上。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规划,2025 年我国力争每万人拥有 26 个 5G 基站,按国内 14.13 亿人 口测算,2025 数量年我国 5G 基站将超 367 万座。另据工信部数据,2021 年我 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 2,216 亿 GB,同比增长 33.9%;全年 DOU 达 13.36GB/ 户·月,同比增长 29.2%。5G 基站接入、回传均需要用到光纤光缆,同时 5G 规模 建设采用独立组网模式,有望进一步加速推动光纤光缆行业发展。

双千兆时代来临,用户需求倒逼网络升级。“5G+双千兆”基本盘稳态发展推 动光纤光缆需求持续增加,同时赋能产业技术革新,助力实现城市光联万物。截至 22 年 5 月末,千兆用户数达 5,591 万(早已超额完成工信部 2023 年 3,000 万户 的规划,即将实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 25 年 6,000 万目标,推进 速度超预期),同时据 Omdia 预测,2026 年全球 500 Mbps 以上用户将占据半 数以上,我们认为用户需求有望倒逼固网升级,光纤光缆基本盘稳固。

海外光纤接入渗透率低,其他各国制定 FTTx 发展目标。根据《中国宽带发展 白皮书》,欧洲国家光纤网络建设相对薄弱,德国 95%固网用户仍采用电缆接入方 式,英、法光缆用户占比仅为 34%和 56%。德国电信宣布力争 2024 年实现 1000 万家庭光纤入户,2030 年全部实现光纤入户;西班牙出台“西班牙数字 2025” 计划,推动百兆宽带普及率达 100%;意大利政府计划支出 67 亿欧元扩建宽带网 络。南美方面,巴西计划 2022 年光纤网络覆盖城镇数达 85%,宽带网络覆盖人 群达 95%。CRU 预计,2021 年欧洲将新增 2500 万 FTTH/B 家庭用户,西欧地 区 2021 年光缆需求量同比增长 11.3%。根据 CRU 测算,2022-2026 年新兴市 场光缆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6%,2026 年,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 FTTH 渗 透率有望达 36%。


海外 5G 建设提速。据 GSMA 数据,截至 2021 年 10 月,全球已有 174 家 运营商提供 5G 服务,2021-2025 年全球运营商总共将投资 7000 亿美元建设 5G 网络。2025 年底全球 5G 连接将达 18 亿个,其中北美和亚太地区市场采用率最 高,中国将拥有 8.58 亿 5G 连接,占据全球 5G 连接总数近 50%。CRU 统计显示 自 2014 年以来除中国外其他地区光纤光缆需求占比首次超过 50%,海外需求有 望为国内光纤光缆企业贡献。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光缆   光纤   中天   铜箔   海上   龙头   深度   海洋   需求   通信   报告   项目   国内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