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有了智能合约,北京教培场景率先使用

9月8日,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世昕)在今天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数研所)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该产品已率先落地北京教培场景。

在传统账户模式下,预付资金管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为商户开设专户的方式解决,预付资金全部归商户所有,无法彻底解决用户权益保护的问题。据数研所副所长狄刚说,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预付资金类商户卷款跑路、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数研所设计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

目前,数字人民币APP上已加载了“元管家”模块,用户可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

数研所所长穆长春通过演示介绍,当消费者运营数字人民币钱包向商户预付资金时,运营机构为每一位消费者创建一个加载了智能合约的数字钱包,一方面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不能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之前,预付资金仍然归消费者所有,即使商户破产清算,也能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穆长春说,当消费者实际完成消费后,商户发起智能合约的执行请求,智能合约检查是否符合约定的执行条件,符合条件的,才能将预付资金划拨至商户。从技术上排除了人为操作挪用预付资金的可能。消费者能在数字人民币APP看到每笔资金动账明细。商户也能通过运营机构的服务渠道,看到预付资金的实时状态,便于开展经营安排。

北京市朝阳区厚海培训学校是首批参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消费服务项目的商户。该校校办主任黄亚锋说,随着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投入使用,培训机构可借助数字化平台解决资金管理和家长信任的问题。

北京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维久认为,该模式开辟了预付式消费资金管理新路径,是金融监管科技应用的典型案例。

狄刚说,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有较为广阔的运营场景,例如,财政补贴、贷款、科研经费等,对资金发放对象和支付用途有严格限定的场景;预付资金管理、资金归集、智能分账等,涉及资金存管、存在多个主体之间复杂资金往来关系的场景;周期缴费、押金退还等,需要保障资金及时自动划转的场景等。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均可在这些场景发挥控制风险、保障权益、增进互信、降本增效等作用。

他还说,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建设工作刚起步,仍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推进,包括有序推广成熟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解决方案,从教育培训行业拓展至零售、餐饮、体育、员工福利等各类具有预付资金管理需求的场景,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助力相关行业防范风险、促进消费、激发活力。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中面临的制度衔接、剩余风险防范等难题仍有待解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认为,智能合约虽然可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增加便利、降低交易的履约成本和风险,但也要避免透明度低的问题,防范偏见与歧视,同时还需要考虑相关法律的执行与纠纷解决的机制。

责任编辑: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合约   北京   场景   人民币   数字   智能   北京市   管家   消费者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