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通胀来临,普通人如何避险?专家建议要保留两种“硬通货”

通胀就像无形的“贪吃蛇”,吃掉了普通人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面对新一轮更“猛”的通胀,普通人该如何“蛇口夺食”保住我们的资产?

文/话谈财料

近来,全球通胀到底有多“猛”?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

欧盟经济有三只“领头羊”,分别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以前意大利的“位置”属于英国,不过自从英国脱欧后,意大利果断“补位”。

欧洲通胀数据

然而,就算是欧盟“三羊”,也有点顶不住这波“通胀大潮”。

德国今年1月,通胀率刚刚从5.3%降到4.9%,却还没等德国缓口气,通胀率一路飙升,达到了8月时的7.9%

相比德国,法国通胀率也只能算是“五十步笑百步”,1月时通胀率只是涨到了2.9%,可到了8月时已经涨到了5.8%。至于意大利的通胀率,近三个月一直挣扎在7%到8%的范围。如今在遏制通胀率方面越来越吃力,8月通胀率已经达到了8.4%。

纵观欧洲,欧元区与欧盟通胀率,当真是“哥俩好”,争着抢着“超越彼此”。

欧元区通胀达到9.1%,欧盟通胀达到9.8%。而外界普遍认为,一场不亚于2009年的欧债危机,或许会随着能源危机和大通胀,最终席卷欧洲。

至于美国,7月通胀率8.5%,而俄罗斯7月通胀率更是达到了15.1%。那么,我们中国通胀率是多少呢?

中国通胀率是多少?

中国1月通胀率是0.9%,随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路上涨,涨到7月时通胀率已经达到了2.7%。

事实上,中国通胀率在大部分时候,一般维持在1%到1.5%之间,所有2.7%虽然算是“正常值”,但是已经让人们的生活感到了“消费压力”。

对于这个“通胀率数值”,你可能觉得不会这么低吧?就拿我们紧邻日本来讲,1月时日本通胀率为0.5%。在经历了全球动荡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日本7月通胀率为2.6%,但日本普通人同样感受到了通胀给生活带来的压力感。

所以,我们的数据还是可信的。而从“感受压力”这个角度来讲,欧洲通胀压力对普通民众的影响,确实比亚洲国家感受到的更明显。

就拿英国来说,7月通胀率为10.1%,而英国普通民众甚至面临“吃饱饭的压力”,选择将一日三餐改为了一日两餐。

尤其伴随着美联储使出“吃奶的力气”玩了命加息的背景下,大通胀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全球都将笼罩在“通胀阴霾”之下。那么,我们普通人该如何避险呢?

经济专家任泽平曾给出的意见是应该持有两种“硬通货”

两种“硬通货”,帮助普通人应对未来全球“大通胀”

第一种“硬通货”,是贵金属,更主要的是“黄金”。

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网站在9月6日曾报道这么一则消息,从欧洲国家,到俄罗斯再到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都在忙着干一件事,那就是对黄金的战略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截至8月底,公布出来的全球官方黄金储备直接刷新了30年来的新高度,储备总吨数达到了35969.5吨。

尤其是与俄罗斯关系“比较差”,在欧盟内部属于跟着美国“混”的24个东欧、北欧国家,他们的央行购买黄金的力度,达到了1992年那场英镑危机以来的“新高”。

当然,咱们中国也没有闲着。

7月份时,购买的80多吨黄金从瑞士不远万里运抵中国。而8月时,还有近215吨黄金,从欧美不同地方运回中国。

各国为何都要买黄金?

一方面是出于对美元信用避险的考虑。二来,则是为了推动数字货币,将数字货币锚定本币,以及黄金、石油等这样的战略资源。

所以,黄金成为了当下不可多得的“硬通货”。而且随着全球数字货币的崛起,黄金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这也使得黄金等贵金属,具备抵消通胀的能力。

那么,第二大“硬通货”是什么?

第二大硬通货便是“房子”。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具备抵消通胀的能力。

首先,要选择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房地产才有未来。

其次,即便是人口流入城市,也要选好地理位置。同时,避免买高层房子,因为将来的高层房子存在太多“隐患”,不好出手。

最后,小户型房子其实比大户型更吃香。至于原因,看看人口出生率和离婚率,你就明白了。

这时候,估计会有人吐槽说:“没钱怎么办?”很多普通人,生活基本上接近“月光族”。能存下钱,但存下来的不多,根本没能力购买黄金、房子这种“硬通货”。

这该怎么办呢?

没多少存款的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大通胀时代?

针对买不起黄金等贵金属,也买不起房的普通人。有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点:既然手底下没有多少钱,永远不要拿去炒股、理财。一方面是风险,另一方面没有多少家底的“理财”,理着、理着,“财”就没了。

不如踏踏实实地努力赚钱,多找一份工作,将额外赚到的钱存到银行里,吃利息而不是理财。哪怕通胀能“吞掉”不少,但只要坚持存下来,还是很可观的。

第二点:在存钱之余,拿出一部分钱用来学习、投资自己。学习什么?聚焦于能变现的技能。如果不知道什么技能可以变现,那就浏览一下招聘信息,看看那些公司要什么。尤其是一些“兼职公司”,他们招的是兼职人员,但对技能有要求。

比如“剪辑”、“配音”、“PS”等,这些技能学会了,你也能多赚一份“额外收入”。

总之,既然“没本钱”,用有限的金钱投资自己总没错。自己的价值上去了,才能多赚一些,有更多本钱翻身,对抗大通胀。

第三点:学习记账。很多时候,便捷的消费,比通胀更快地吃掉你手中为数不多的钱。所以,养成记账习惯,防止“剁手”比防通胀,见效更快

最后,如果有一定收入,最好投资贵金属、房产这样的硬通货,是从长远角度应对通胀的最稳妥且高效的办法。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硬通货   通胀   普通人   通胀率   意大利   欧洲   英国   德国   中国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