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绞杀,全球汇市血流成河

最近全球的汇率市场只能用“血流成河”来形容,这不是夸张,未来的现实可能比这个词更残酷。


直接来看数据:

今年到今天为止,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兑美元的汇率是升值的:

1,俄罗斯卢布,升值19%;

2,巴西雷亚尔,升值5.7%;

3,秘鲁新索尔,升值2.7%;

4,墨西哥披索,升值1.49%;

再讲白一点,自从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后,全世界只有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是升值的。

其他像什么巴西、秘鲁、墨西哥这些南美国家,为什么他们还兑美元表现升值呢?

因为在美国疯狂加息前,这些南美国家为了压低通胀早就开始了大幅度加息。

他们当时不主动加息,国内物价早就涨飞了。

所以当美国6月进入加息周期后,这些南美国家的汇率其实也一直在贬值。

只不过因为在美国加息前,他们的货币升太多了,所以现在看起来兑美元还是升值的。

未来用不了多久,这几个南美国家兑美元也会不断贬值。

全世界就只有俄罗斯一个,兑美元的表现是升值的。



比较惨的在欧洲,大家都知道欧元兑美元现在在绞杀,撑着1欧元兑1美元的线反复横跳。

但是这个绞杀撑不了多久,大环境决定了欧元必败。



当凛冬一至,欧元就会破底,欧元年内不破的可能性只有一个,就是俄罗斯耻辱性的溃败。

欧元不破,只有这一个可能,但俄罗斯几乎不可能耻辱性溃败。

另外欧元大败前还有个预兆,就是欧盟国家的汇率。

在欧盟里有好几个国家是不用欧元的,比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波兰,匈牙利等。



这些欧盟国家汇率的流血速度,是欧元溃败的前兆。

罗马尼亚列伊,兑美元,贬值13%,历史最低。

捷克克朗,兑美元,贬值14%,两年最低。

保加利亚列弗,兑美元,贬值15%,历史最低。

波兰兹罗提,兑美元,贬值19%,历史最低。

匈牙利福林,兑美元,贬值26%,历史最低。

如果不是特意去查数据,都不知道欧洲已经杀成这样了。



从地图上看这些都是什么国家呢?

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他们都是典型的东欧国家。

短期来看,他们是受俄乌战争冲击较大的国家。

而长期来看,更不妙,他们也是典型的发达国家的加工厂。

这些东欧国家,是欧洲发达国家的中低端制造业的外包加工厂。



这些国家人力便宜(和西欧比),制造业法律宽松,还有税收优惠,长期以来就是欧洲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外包工厂。

而如今,当欧洲发达国家都要撑不住时,那么充当外包加工厂的东欧诸多,还可能好吗?

所以这一波美元猛烈升息,对全球的绞杀,实质上分为三波:

冲击第一波的,是完全没有汇率护城河的国家,比如土耳其(贬值37%),阿根廷(贬值36%),还有北非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

冲击第二波的,就是过去称之为发达国家外包加工厂的国家,也就是在全球供应链里,作为中低端制造业的国家

比如上面提到的东欧那些国家,再比如亚洲的一些地方: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这些地方,都逃不了。

亚洲工厂兑美元状况(年内至今)。

印尼盾兑美元,贬值5%;2年新低。

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7.3%,历史最低。

马来西亚令吉,贬值8%,6年新低。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9.9%,两年新低。

泰铢对美元,贬值10.9%,16年新低。

新台币兑美元,贬值11.7%,3年新低。



这些低端制造业地区,赚着毛三到四(代工厂毛利率3%-4%),注定是第二波冲击受害者。

而现在美国掀起的“汇杀风暴”,已经导致全球化在金融层面的大幅撤退。

他不是摆脱谁谁谁的供应链问题了,而是一整个全球化时代的偃旗息鼓。

汇率是什么?汇率讲白了就是一种“价值发现”,这种发现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汇率就像去医院验血,看全球“汇杀”的状况,我们就能了解全球的经济状况。

当全世界(除俄罗斯外),所有国家兑美元都在集体重贬的时候。

美元,就成了灭元。

美元=灭元。



美元会借助金融屠杀波,消灭抵抗力弱,风险承受力低的一切国家和经济体。

其实仔细观察中国最近的操作就会发现,我们的操作很微妙,属于一种可控的持续性贬值,并且出现了过去40年从没出现过的数值状况。



人民币的“既期汇率”和“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出现了历史最大偏差,达到了-454点。

这代表着对人民币的强调控,人民币也主贬,但不能贬的太快太猛。

加上大陆“出入口端”增速差于预期,海关总署资料,八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加约7%,远低于此前市场预估的13% 。

入口端增加不足1%,同样低于预期,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窄为793亿美元。

现在有一个误区是,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这在过去确实如此,但在当下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利好越发有限。

最大的问题是,全球这一场血流成河的“汇率杀”,几乎所有国家货币都在贬值,套用一句著名名言:大家都贬值,等于不贬值。

但另一方面,在需求端,多国货币的贬值使得各国人民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这就打压了各国的进口需求。

从结果来看,各国竞相贬值货币,打压需求端,造成中国“出口端”成长低于预期也就不奇怪



而且上面提过,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后,死的第二波,就是发达国家的“外包工厂国家”,也就是在全球供应链里,作为中低端制造业的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定会受影响(从出口数据看也是),但随着这些年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过去在美国商场,随便拿起一个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可今天在美国拿起一件商品,它可能是越南制造,是孟加拉制造,是马来西亚制造。

中国的“中低端制造”,这两年逐步转移到东南亚等国,换句话说,天时并不站在印度或者越南这边。

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外包工厂的那15年里,没有碰到过那么凶残的美元加息。

这就为中国的出口提供大环境保障,让中国能攒到第一桶金。



可今天正当印度或越南想效仿中国,承接大量中低端制造业的时候,却碰上了如此猛烈的美元加息绞杀,这很可能会让这些想模仿中国的“密集加工模式”而崛起的国家,撞上冰山。

美元加息,全球血液回流,需求减少,投资锐减,而第三波冲击的就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货币兑美元,也在大幅贬值。

澳币兑美元,贬值7.7%;

欧元兑美元,贬值13.2%;

丹麦克朗兑美元,贬值15.1%,历史新低。

英镑兑美元,贬值15.3%,37年新低。

韩元兑美元,贬值17%,13年新低。

瑞典克朗,贬值20%,21年新低。

日元兑美元,贬值25.4%,24年新低。

欧元20年新低,日元24年新低,英镑37年新低,克朗历史最低。

你问任何一个历史学家,翻开近代史从没见过这样的无差别大规模“汇杀”。

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资产价值进入下挫周期。

房价不会创新高了,股市不会创新高了,经济增长不衰退就谢天谢地了。

同时在西方,哈耶克主义可能会大行其道。



哈耶克,是美国里根总统的“导师”。

哈耶克,也是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的“顶层设计师”。

他们都是“哈耶克主义”的信徒。

哈耶克的经典理论,资本主义世界爆发危机,一般都是,“货币供给过多导致消费过度,并且让生产资本不足”。

简单讲就是不断的印钱撒币,大放水,万物看起来欣欣向荣,大类资产价值不断膨胀。

可一旦,放水停止,利用信用为锚的扩张中断,危机就会马上爆发。

这理论发表于1933年,对照今天全球性的量化宽松,大印钱,大放水,带来的这一波大繁荣,以及已经爆发,并且会在今后几年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不得不说哈耶克80年前就看得很明白。

但重点在后面,哈耶克认为,这样的资本主义危机爆发后,国家不应该去干预或者阻止它爆发。

现在看美国的美联储,实际已经转向“哈耶克主义”,一个明显例子就是:

美联储不会因为美国股市崩和房市崩,就停止加息,就打断加息周期。

敢问这波美联储加息怎么来的?因为美国通胀高企,拜登要打高通胀。

那拜登怎么打美国高通胀?

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美国资产价格崩溃,比如股市崩溃,房市崩溃。

只有股市和房市崩溃了,美国通胀才能杀的住。



所以为什么前段时间美国股市又涨了,美联储那么着急?

而今,看到纳斯达克七连跌,美联储却一点也不急了?

因为美联储希望的就是股市房市崩,只有把这泡沫刺破,才能为美国排掉自“量化宽松”以及新冠疫情后的大放水,所带来的美国内部最大危机。

美联储这边乐见泡泡刺破,自然不乐见美国股市再涨。

并且这作为一个指标性的动作,未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会开始效仿美国,去刺破泡泡。



先是美国,再是英国,再接下去就是欧盟,泡泡会一个接一个破,只不过其他国家会不会像美国一样,有强力的金融支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金融支撑,就刺破泡泡,后果就是经济衰退,以及紧跟而来的,经济长时间停滞。

中国为什么还要撑房地产,还要撑那半死不活的股市?讲白了吹泡泡时期大量资本财压在里面,你承受不起刺泡泡的代价。

外加全球性的“汇杀”,以及整体内外需求放缓,你真想要刺泡泡,现阶段也是最差的时机。

所以中国现在没有美国那种明显的“刺泡泡”举动,上个月央行又下调了MLF。



MLF是什么东西?下调它干嘛?

MLF业内绰号“麻辣粉”,你胃口不好吧,来加点麻辣粉刺激刺激,胃口就好了,就吃的多了。

MLF讲白了,就是以非公开的方法向特定金融机构放钱。

放钱给金融机构后,再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



MLF既然绰号麻辣粉,那肯定是要降低借钱成本,刺激大家消费的东西

可是有用吗?如果你不饿,或者饿过头了太虚弱了,再给你麻辣粉,你能吃下多少呢?

中国再降低融资成本无非两个去处:

一个鼓励大家买房。

另一个发消费券给大家,刺激消费。

可现在最缺的,不是麻辣粉,不是粮食,而是信心,在经济问题里“信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非常重要的因素。

央行该撒的不是麻辣粉,而是信心粉。

“汇杀”来势汹汹,已实际改变了世界的金融格局,能撑住的国家已属不易。

而信心,更是建立起这波护城河的基础,也希望我们能有更多自信,来面对这波“汇杀”。

那么,你抢到消费券了吗?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克朗   血流成河   俄罗斯   汇市   新低   美国   汇率   欧元   发达国家   中国   美元汇率   美元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