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我和石头有个约会 作者:小浪底

在西藏 我和石头有个约会

作者旅途中


我难说自己是石友,会去为石头而疯狂,但我的旅行中经常会与石头有个约会。

约会会不期而遇。

那是到拉萨的第二天夜晚。颂扬的朋友老马请我们在拉萨网红吉祥圣洁藏餐馆吃正宗餐歺。餐馆老板娘邀我们上楼,听她说起自家炫耀的往事,还展示她家的石藏。一件相互镶嵌的两块石头,打开一看,像是海螺化石,我十分的吃惊,那石头掖着怎样的秘密?

于是,我把所见与力群先生共享,很快得到了他的高见:

“这个是菊石化石,很漂亮。肋和缝合线都很发育,时代上应该是侏罗白垩纪吧,鹦鹉螺是菊石的近亲。菊石演化迅速,分布广泛且易于辨认,是推算岩石年代、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志性化石。国外有一种斑彩菊石、因其壳体表面的文石(aragonite)的结构色,而被国际珠宝联合会承认为宝石。”

“菊石化石均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喜马拉雅山以前是古海洋,是我国境内赋存侏罗纪和白垩纪菊石化石的重要地区,是探索中生代生物演化、海陆变迁、青藏高原崛起的数据库。”

“菊石生命中的一天,会聚集在古海滩,身体发亮发光,交配,产卵,这是它们生命最后的一晚。第二天朝霞满天,照见满海滩的菊石尸体。后来,在陨石撞击和火山爆发的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中,一半的物种包括恐龙和菊石消失了。”

约会在海拔3650米的高原古城,一切都在不经意之间,西藏石头的面纱脱落下来,有无穷的奥秘。我说自己不是石友,但这辈子对石头的关注也有数十年。对于藏石,却一无所知。这家餐馆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小楼院,楼上偌大的空间,有许多橱柜,展示了许多的藏石,特别的精美,让我驻足许久,眼神痴迷。开餐了的呼声,让我醒过神来。

餐桌上,主人特别地热情,从介绍菜式开始,讲藏式如何用餐、如何敬酒、如何敬献哈达,直至藏族习俗、藏传佛教,还有民间“大西藏”的说法,唯独没有说西藏石头,颇有遗憾。但民间大西藏的说法,让我沉浸在进藏的日子里。

我们是从芒康县进藏的。芒康县,横断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县境,七条山脉犹如七匹骏马仰头长啸。如同抬轿一般把芒康县抬上平均海拔4317米的高原,抬入青藏高原的版图,成为西藏的东大门。

在我的定义中,“西藏”就是“西”和“藏”的共同体。我向往喜玛拉雅山的宏伟,向往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然而我突然地发现,我印象中的西藏只有“西”没有“藏”。

向西走容易,进鑶却格外地艰难。不能只是藏地、藏人、藏俗和令人惧怕的高原海拔,还有藏宝、藏经、藏教,石头是非常重要的藏宝元素。我们在横断山脉中绕行,与金沙江、澜沧江相伴,一时走在山顶,一时跌入峡谷,与藏石的约会拉开帷幕。

西藏的石头很有灵气,一个个都是站立的,虎头虎脑。有的立在山顶,有的挂在悬崖,有的堆在江中。无论身在何处,都是神气十足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渊源流长。

大约2.4亿年前,挣脱束缚的印度板块,非常活跃,不断地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喜马拉雅运动”。此次运动后,青藏高原地区基本结束海洋时代,脱海成陆,藏石面世。

山崖上,有成堆的青石,风化之后像一座旧书店,杂乱无章的片石如同一本本天书,期待着人们翻阅它,记录着的亿万年的故事。山崖下,是万丈深渊,咆哮的澜沧江水,在石缝中跌宕,发出有回响的涛声。一阵山风,在深渊中贴壁而上,一股阴嗖嗖的感觉。几只大鸟,在峡谷上空盘旋,不时俯冲,在深渊中翱翔。我望不到谷底,对面山崖石壁上刻画着沧海的痕迹。还在成长的山崖,夕阳下镶嵌着无数金光闪闪的石头,有的已经松落,时刻准备跌入水中,洗尽尘埃,筑起石坝,让水的白练更加丰富多彩。

天书上,有许多高矮不一的玛尼堆。这里山挨着山,峰连着峰,荒无人烟,峡谷悬崖上,谁在这里码起了玛尼堆?

其实,在西藏,只要是山口、关隘、湖泊、草坝、村落、牧场……都会有一座座用石块垒起挂满经幡的玛尼堆,特别的耀眼。在随风舞动的经幡里,这些石头有了生命有了灵气,肩负着太多太多藏民对苍天许下的心愿。

在藏民的心中,玛尼堆就是一个航标,为行人标记着行走的路线,指引着回家的方向。藏民们每每走到玛尼堆面前,总会随手捡起石块往上堆积。一边诵经,一边围绕着转圈,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玛尼石,是读懂藏石的序章。

“在很久以前,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会找跟自己心情一样的石头,然后赠与对方。收到的一方会在石头里得到感触,然后去了解对方的心。例如光滑的石头,就能想象他平静的心。凹凸不平的石头就代表担心对方。”于是,藏石就有了生命。

西藏,万山之巅的藏民,一直相信天地有灵,人神感应,在他们眼中,山是神的化身,具有超人的灵性,而山神的肌体——石头就是神灵的化身,浑身充满了神性,成为藏民祈福苍天求得神灵的通道。

那一天,我们从日土县班公湖往东南行驶,在路边见到了鲁日朗卡岩画。

这一带山体基岩多为硅质岩及超镁铁岩,海拔4270米。岩画分布在山脚岩石的节理面上,距地面高度为1-20米。鲁日朗卡岩画属旷野露天的崖壁岩画。共计有20组画面,所有岩画图像均用敲琢法完成,构成的图像中以线条表现得居多。岩画的内容含蓄而丰富,主要以狩猎、放牧、征战、动物、器物、自然物等为内容。

我注意到石头的颜色,这叫西藏黑石。是产自青藏高原山顶的一种质地坚硬的石头,在西藏民间相传可以镇宅、驱邪和降福,被藏族同胞誉为吉祥石。在西藏,百姓家庭普遍都摆放有黑石。

黑石因为石材坚硬,藏族艺人用手工雕刻,制成精美工艺品,每一件各有不同,值得把玩品味,被人喜爱。

为观看“高峰群落”这一世界奇观,我们在定日县住了两晚。定日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举世瞩目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

夕阳迟迟不愿离去,夜幕很晚降临。饭店、客栈总有一帮人穿梭,有些神秘,会突然出现在我和同伴的眼前。“要不要?”的问话,会让我扫视他的模样。他会不顾你的眼神,像变魔术般从身上的不同地方掏出一个个石头,让我目不暇接。他们是藏民,年龄通常在40岁左右,身着藏服,也许会背上一个布袋子。汉语说得好的其眼神是透光的,说得不好的就显得有些木讷,大多的时候是打着手势,用眼睛说话。

他们是兜卖石头的。受力群先生的提示,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们手中招摇的石头,大多是西藏菊石,是出自珠穆朗玛地区的菊石。是一种古代生物化石,亿万年前是生活于海洋中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外观像盛开的菊花而得名。这种化石形体差异很大,小的只有1厘米,大的有磨盘大。形状各异,有三角形的,有锥形的,但大多数是旋转型的。几乎都有残缺,我看了十分遗憾。

罗曼·罗兰有一句话:“如果把历史抽掉了时间,就成了神话。”眼前的菊石,经过侏罗纪和白垩纪两场毁灭性的灾难,以活化石之姿,楞头楞脑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我无法想象,地球形成史上,许多的动植物突然在那一天的早晨或者晚上,失去了生命,被深埋,沉积于海洋之中。又不明不白地重见天日,被人们喜爱,实在是天赐之缘。

我突然觉得胸襟开阔,穿越了远古,星辰大海。

(鲁朗一家宾馆装饰画)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还知道了藏玉,非常昂贵的石头。如墨竹象牙玉石,细腻润滑,具有象牙光泽;果日阿玉石,产于藏北,石质细密、细腻坚韧,犹如翡翠;仁布玉,绿泥石玉,雕性良好;玛瑙玉,坚实细腻,晶莹剔透,色彩斑斓,饱满光亮;红玉髓、藏瓷、药王石……

橱柜里的石头,总在我的脑海中对应着,让我突然地发现,它的价值不菲。

“大的收藏家并不在乎把文物古董放在自己家里,只是眼看过了就算收藏了。”贾平凹说的。

一场约会,让我痴迷于藏石。

2022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西藏   芒康县   菊石   青藏高原   藏族   石头   白垩纪   岩画   藏民   化石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