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国际石斛研发中心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莫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韩清华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全国首批共194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结果,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国际石斛研发中心(简称“石斛研发中心”)脱颖而出,入选“科创中国”石斛种质资源创新基地。

“做好石斛种源引进、保护、驯化非常必要”

每天清晨,听着鸟鸣虫唱,嗅着石斛芬芳,石斛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们早早地忙碌开来。观察石斛花开、给石斛花授粉、在实验室里配制培养基、记录生长数据……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进石斛优良品种扩繁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能力。

据了解,中国虽是石斛的利用大国却不是种源大国,很多石斛品种需要进口。目前野生石斛由于种种原因正濒临灭绝,市场上流通的石斛成品大多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而来,在培育过程中,频繁继代会导致种质退化以及品种间的杂交变种。

“谁掌握了充足的种质资源,谁研究得越深入、利用越多,谁就能把握未来。”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国际石斛研发中心主任杨洪斌告诉记者。目前,全球共有石斛种源1500多种,石斛研发中心已收集1097种,约占全球石斛种源的73%,可以为石斛产业提供科学标准和种源保证。

为了收集到这1097种石斛种源,杨洪斌及其科研团队历经10多年的时间,先后寻访印度、泰国、缅甸等20多个国家。“做好石斛种源引进、保护、驯化、新品种开发和中医药应用石斛文化传承非常必要!”杨洪斌说。

“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

在杨洪斌的办公室里,有一副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韧为石斛研发中心所题的书法作品:“航天育种好!”

就在去年6月,石斛研发中心的铁皮石斛、玫瑰石斛等四个品种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太空育种,这也是世界首次将活体植物送上太空。太空育种就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对比、成分分析、DNA测序、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杨洪斌解释。

目前,石斛研发中心已对“太空石斛”进行了人工授粉、组织培养、基因测序等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有效成分分析,将筛选出一部分营养成分含量高、抗寒抗旱性能强的石斛进行育种推广。

“太空育种的本质是利用特殊的环境加速作物的自然突变频率,没有外来基因片段插入,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杨洪斌介绍道。未来,太空育种在产业应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我们将通过太空育种进行石斛新品种研发小试,因地制宜研发抗旱抗寒石斛新品种,建设石斛种质资源圃,推进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构建区域协同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种业体系。”

“做强产品研发和中试”

今年5月,石斛研发中心和成都市植物园达成了国际种质资源库战略协议,在以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为目标的前提下,双方将合作开展石斛野外调查、引种、驯化、野外回归等方面研究,共同助力公园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石斛研发中心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学会、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11家科研院校达成长期合作,共同进行石斛种源研究和石斛产品创新。“我们将围绕石斛种源文化,打造全球石斛文化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技术研发、产品销售、文博旅游新高地。”

另外,石斛研发中心还将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和储备林项目,开展石斛规模种植中试,筛选适宜青白江土质、海拔、气候,兼具观赏性和高附加值的品种,实现石斛在地化、规模化种植,促进石斛种源应用与龙泉山储备林建设充分结合,着力提升石斛产量,实现原生态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石斛   中国   龙泉   成都市   种质   青白   成都   新品种   基因   太空   品种   基地   全国   国际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