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透露中国手机用户被外国监听

不要以为“窃听”只会出现在影视剧中,也不要以为个人信息被监控、盗取不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一场国际间的“信息战”、“网络战”早已拉开帷幕。

9月5日,媒体报道中国手机用户被外国安全局长期进行无差别监听,行为十分恶劣。

有网友恍然大悟,怪不得华为会被打压,也有网友一阵后怕,下一台手机考虑购买国产鸿蒙系统手机,但更多的网友却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普通人的隐私毫无价值,就算被监听了也没关系。

普通人被“监听”真的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信息都十分有价值。

信息贩卖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几乎每个人都接听过诈骗电话或者推销电话。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有人被电话诱骗到国外去打工,结果被人绑架、抽血,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到国外的?不要以为我们的个人信息都是各大互联网平台泄露出去的,国内的互联网平台在这方面受到严格的管控,滴滴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其实国内信息安全大案很多都是境外组织造成的,比如2012年3·15晚会上爆出一个超级大案:一家名叫“罗伟邓白氏”的全球化公司主要业务是精准营销,进入中国市场后,依靠买卖个人信息迅速做大,中国市场在短时间内就成为这家全球化公司的主要营收支撑。据当时媒体报道,罗伟邓白氏批量售卖1.5亿中国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咱们老百姓的信用卡、车辆、家庭住址、银行卡流水等关键信息。

还有一个案例和退伍军人有关,很多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军人或者退伍军人,这些人长期在敏感部门工作、生活,掌握大量敏感信息,所以一般不允许使用外国品牌通信设备。但对于退伍军人来说,就没有这种限制,一旦被泄露信息就很容易被居心叵测的境外人士盯上。

中国国防报曾经展示过这样一个案例:2004年,一位退伍专业的詹某在互联网上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后,境外情报组织很快就接近詹某并将其策反。最终,詹某窃取大量机密售卖给该组织,后被依法逮捕。

近年来,“信息战”愈演愈烈,甚至有不法境外组织以体检、基因溯源的名义收集老百姓的基因信息。你的基因信息会被用于什么目的?当你联想到“生化武器”、“仿生人”这样的字眼后,你没准也会和我一样不寒而栗。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窃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察觉,这就需要普通老百姓提升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一定的隐私保护手段。

那么如何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呢?

排除平台内部故意泄露信息以外,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只有一种:黑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比如操作系统后门、木马病毒等方式进入个人终端内部,盗取大量信息。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个:尽量不要在手机终端上留下太多的个人信息。

具体怎么做呢?

以上这些手段其实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想要避免被境外组织窃取信息,我个人建议尽量使用国产设备和国产操作系统。华为之所以被打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华为的设备和软件无法被某超级大国所掌控。从这一点来看,我更相信国产的数据保护,至少华为是一家100%国内资本掌控的企业,不存在与国外组织有利益输送的可能。

总而言之,在保护信息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要重视起来,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学习一定的信息保护手段,这场“信息战”没有谁会是局外者。有时候注重信息安全防护,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为国家的信息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华为   退伍军人   中国   境外   手机用户   普通人   基因   央视   手段   外国   组织   手机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