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再亏7.39亿 贵州前首富旗下的中融人寿已资不抵债

作者 杨锐

贵州前首富罗玉平旗下的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融人寿”)在去年亏损65.36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再次亏损7.39亿,目前已资不抵债。

8月31日,中融人寿大股东中天金融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中融人寿实现营业收入69.78亿,净利润亏损7.39亿,截止今年6月30日,其净资产为-41.12亿元,而同期该企业的负债合计却高达788.62亿。

今年4月份,中融人寿曾经发布延期披露2021年年报的公告,并称预计披露时间不晚于6月30日。但时间已经过去了2个月,其年报仍然没有披露。

根据此前中天金融年报显示,2021年中融人寿巨亏65.36亿。而其2021年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利润约为9.09亿,这意味着第四季度,中融人寿亏损超过74.45亿。

2021年第三季度,中融人寿综合偿付能力为122.71%,已经接近监管要求的100%的底限。而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巨亏之下,偿付能力数据不容乐观。

问题缠身的贵州前首富

公开资料显示,中融人寿是由联合铜箔、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润合创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百利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更名霍氏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于 2010年3月18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6月,中天金融通过贵阳金控(持股19%)、联合铜箔(持股17.3585%)合计持有中融人寿36.3585%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中天金融的实际控制人为贵州富豪罗玉平。

资料显示,中天金融的前身是中天城投,成立于1978年,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贵州目前最大的民营企业。

最初,中天城投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开发等,开发的项目也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南京等地。得益于行业东风,中天城投在地产行业迅速崛起。成立七年间,中天城投参与的房地产项目已占领大半个贵州。其创始人罗玉平也因“手握半个贵阳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被称为“罗半城”。之后罗玉平更是登上了贵州首富之位。

随着贵州提出“引金入黔”战略,加之房地产红利减退。2014年,中天城投开始朝着金融产业布局,先后斥巨资入股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贵阳农商行,并在2016年,作为主发起人参与设立贵安银行,并成为贵安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而在证券方面,2015年,中天金融以4.06亿元收购了海际证券(现更名为“中天国富证券”),顺利拿到证券牌照。

2015年,除拟以单一大股东身份发起设立华宇再保险、以单一大股东身份参与设立百安互联网保险外,中天城投又以20亿元间接拿下中融人寿20%股权,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当时公告称,收购的目的是“在确保地产业务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大金融产业布局。”

此外,在基金方面,中天城投以贵阳金控为主体,设立上海虎铂基金及母基金、投资控股友山基金、以友山基金为主体筹备发起设立贵州第一只公募基金——中天友山基金。

除上述金融机构,中天金融还布局了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天城投(贵州)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大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70%股权等10多家金融类公司。

彼时,经过一番资本运作,罗玉平一举完成了基金、券商、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和普惠金融的布局。2017年,“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中天金融宣布拟以不超310亿元现金收购北京中胜世纪和北京千禧世豪合计持有的华夏人寿21%-25%股权,且已经支付定金高达70亿元。

然而,当时的华夏人寿净资产高达3500亿,而中天金融净资产仅200亿左右,但是,这项并购最终却未能履约。

原因是华夏人寿因涉及“明天系”相关问题,被监管层一再关切。2020年7月,中天金融发布公告称,华夏人寿因触发接管条件,银保监会派驻接管组对华夏人寿实施接管,接管期限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止。

直到现在,对华夏人寿的这笔交易还未进入实质性审批程序,但中天金融却早已在四年前为此付了70亿定金。巨额资金的输出占用,将公司拉至流动性危机的边缘。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处于连续下降通道,已由2017年的20.82亿元大幅下滑至2021年的-64.16亿元。同时,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呈现出大幅波动的态势,8月31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天金融的归母净利润为-25.17亿元,同比下降6244.5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3亿元,同比下降76.98%,再次出现巨额亏损。

在业绩亏损的同时,中天金融的债务端也面临较大压力。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天金融短期借款为14.5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28.32亿元,而当期货币资金为62亿元,仅能覆盖上述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的四分之一。

踩雷房地产
涉及恒大、宝能和海航系

实际上,自2015年中天金融将中融人寿纳入囊中之后,中融人寿仍然着力于投资业务的扩张,其中,万能险规模一度快速增长。

目前,中融人寿官网披露27款万能险产品中,有15款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达到了4.9%,更有两款为4.99%。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中天金融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分别为34.55亿和83.18亿,而2015年达到214.68亿,2016年为211.71亿,2020年仍然高居180.44亿。

不过,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收益,中融人寿不得不将吸收来的客户投资款投向收益较高的房地产项目。

去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雷声滚滚,中融人寿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在今年5月发布的2021年年报中,中天金融解释中融人寿巨亏的原因,是因为受市场环境变化及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等因素影响,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出现信用风险,根据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下降。

目前,中融人寿涉及的主要产品包括“天津远见共创三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深业03”、“21深钜 01”、“中国民生信托- 至信763号宝能汽车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深圳紫竹新兴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五矿信托-汇置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某地产公司债券等。

这部分产品在2020年底账面价值为50.53亿,而2021年底成为36.23亿。中天金融提到的某地产公司,即为恒大集团,其他产品则涉及宝能集团和海航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年报中,中天金融表示将有序转让“暂未获批的收购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融人寿保险 10,000万股股份”。

此前的2016年9月5 日,贵阳金融控股以参与竞拍的方式收购清华控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的中融人寿保险 10,000 万股股份。 同年11月,双方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清华控股将持有的中融人寿保险 10,000 万股股份作价200,000 万元转让给贵阳金融控股。不过,这笔股权收购仍未获得银保监会批准。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贵阳金融控股已经向清华控股支付了股权收购款20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贵州   人寿   资不抵债   贵阳   中天   华夏   清华   净利润   首富   股权   上半年   旗下   基金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