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裕能“批量造富”,湘潭电化高管靠关联交易爆赚700倍

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热。在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磷酸铁锂这一细分赛道,湖南这家公司2020、2021年连续保持“一哥”地位,业绩同步飙涨:3年营收增长42倍,净利润增长97倍。

6月15日晚间,深交所创办板上市委公布了2022年第33次审议会议结果,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下称“湖南裕能”)首发获通过。

招股书显示,湖南裕能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湖南裕能2021年在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25%,磷酸铁锂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一。

作为国企湘潭电化“体外孵化”的混合制公司,上市前,湖南裕能140余位高层和员工完成获得股权激励,按拟发行价计算,人均持股市值大约500万元。一旦成功上市后,湘潭电化原高层中将产生多位千万富豪。

比如,湖南裕能总经理赵怀球,曾担任湘潭电化硫酸锰分厂厂长、电化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开始出任湖南裕能总经理,目前持股超过500万股,上市后其身家大约5000万元。

高层中受益最大的是副总经理周守红,其合计持股3.477%,市值近1.9亿元,他掌舵的广西裕宁2021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是湖南裕能子公司中的利润大户。

湖南裕能的孵化者

根据其招股书,湖南裕能目前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东持股比例比较分散。

其中,公司合并口径第一大股东(湘潭电化、电化集团及振湘国投)持股比例仅23.00%,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湖南裕能的股东名单之列,持股比例分别达到10.54%和5.27%。

湖南裕富、靖西源聚、湘潭裕和等八大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湖南裕能6084万股,上市前占比超过10.7%。

公司董事会成员现有9人:除3名独立董事外, 其中谭新乔等3名董事曾经任职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刘干江等2名董事为湘潭电化、电化集团提名董事,且现在仍任职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湖南裕能目前的高级管理人员共9人,全部来自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与此同时,公司监事会主席谢军恒也曾就职于电化集团。

报告期内,湖南裕能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用人员”情形,直到2020年底,其相关共用人员才全部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离职。

“下嫁”背后的深层逻辑

以董事长为例,2021年7月,谭新乔辞去电化集团董事长、湘潭电化董事长等职务,专任湖南裕能董事长一职,薪酬不止翻倍。

2021年,谭新乔在湖南裕能拿了186万。裕能的高管清一色都是百万年薪,而在湘潭电化,最高才60多万。

然而,这部分薪水的差距,似乎还不足以完全弥补,谭新乔等人离开稳定的国企的机会成本。

梳理副总经理周守红手中的一张股权变化图,或许就像偶然目睹水面上的冰山,揭示了浑水之下的部分真面目。

招股书显示,副总经理周守红是持股最多的高管,他及夫人合计间接持股4.66%,其中,有3.95%来自于南宁楚达,剩余的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湖南裕富持股。

周守红,1972 年出生,历任电化集团、湘潭电化职员。2015 年 3 月至今,任南宁楚达执行董事、总经理。2015 年 7 月至今,任广西裕宁总经理。2021 年 1 月至今担任裕能副总经理。

2020 年 12 月 9 日,湖南裕能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增资扩股方案,除电化集团、南宁楚达、津晟新材料及靖西源聚外,其余股东均为货币出资。靖西源聚、南宁楚达、电化集团、津晟新材料系广西裕宁原股东,系看好裕能及其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决定以所持广西裕宁股权参与本次增资。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收购广西裕宁,形成1.5亿商誉。

在收购的时候,广西裕宁的净资产不过仅仅3000余万,溢价率高达600%。

招股书里面没有披露更多的收购详情,但是可以查到,当时广西裕宁的股东是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楚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津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靖西源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的管理人员有罗泽、周守红、谭新乔。

湖南裕能董事长谭新乔,副总经理周守红就在被收购公司。很显然,这是一场典型的关联交易。

6年,50万翻了700倍

再抽丝剥茧往下看一层,占广西裕宁30%股份的南宁楚达,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0万元,周守红占70%,其夫人占30%。按照广西裕宁1.8亿元的收购价,50万增值到6000万,只用了5年时间。

财富增值的脚步并未就此终止。南宁楚达通过广西裕宁得来的收益投资了裕能新能源,占股3.95%。截止2021年12月31日,湖南裕能估值89亿,3.95%股份的价值已达3.5个亿。6年时间,50万翻番了700倍。

今年6月过会后,市场普遍认为,比照同行业公司德方纳米的市值,湖南裕能上市后总市值可能突破600亿元。也就是说,7年前的50万,即将变成24亿元。这样4800倍的收益率,巴菲特岂能望其项背?

周守红的巨额收益纯粹是源于他一个人的先知先觉吗?肯定不是。

湖南裕能总经理赵怀球,出生于1975年,曾担任湘潭电化硫酸锰分厂厂长、电化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开始出任湖南裕能总经理,目前持股超过500万股,上市后其身家预计5000万元。

湘潭电化董事、湖南裕能董事长谭新乔

难道董事长谭新乔在产业的认识上不如他们?肯定不是。

在2019年春节前的一组人大代表新闻中,关于谭新乔的专访标题是——站在“风口”带着这些人“飞”。文中指出,“他嗅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推广和应用带来的机会……目前,谭新乔已完成磷酸铁等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布局”。

事实上,在上市前夕,湖南裕能140余位高层和员工完成获得股权激励,按拟发行价计算,人均持股市值大约500万元,上市后股价有望大幅提升,高层中将产生多位千万富豪。

不难看出,湘潭电化作为一家“散财童子”式的上市公司,将一个高管们早就达成共识的、潜力无限的产业放在体外孵化,用公告的话说,“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所以没有采取全部由上市公司投资的方式”。而一众高管们也奋不顾身地积极“承担风险”,从而创造出7年4800倍的投资神话。

产业狂飙过后,湘潭市国资委可能才是那个真正的“散财童子”。毕竟,在裕能的IPO故事里,无论是国企湘潭电化资产的小幅增值,还是民企湖南裕能的高管暴富,都脱不了国资最初的资本投入,以及更要紧的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背书。

从当初的实际投入产出比来看,如果说国资是用一只猪仔养出了一只年猪,周守红为代表的的高管,则是用一只蝌蚪养出了一条鲸鱼。

考虑到大多数高管其实一直在湘潭电化任职,到了形势明朗后才“勇敢一跳”,可以说,他们连失去蝌蚪的风险都不存在。

目前,湖南裕能合并口径第一大股东(湘潭电化、电化集团及振湘国投)共持有湖南裕能23%股份。IPO之后,股权将会进一步稀释。

毫无疑问,作为一家缺乏实质控股股东的公司,湖南裕能的董事会,相比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会,话语权和控制权更大。

而有趣的是,在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谭新乔和总经理赵怀球毕业于湘潭大学,而三名独立董事钟超凡、戴静、夏云峰,也都曾就读或任职于湘潭大学。

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到,这肯定会是一届和谐的、团结的董事会。

在这片胜利的氛围下,上市之后,湖南裕能还会演绎出什么样的财富传奇呢?

来源:麓山侃财、湖南裕能招股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湘潭   湖南   靖西   南宁   易爆   广西   新能源   批量   股东   董事长   总经理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