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越多的人,越难感到快乐?

什么样的人,很难感受到快乐?

有这样两类人。

一类人,没心没肺,每天过得都很快乐;他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享受当下。

想吃就去吃,想笑就大笑,想哭就哭,虽然赚钱不算太多,但过得特别快乐。

不会因为一点儿烦心事就钻牛角尖,典型的“乐天派”。

另外一类人,每天愁容满面,想得太多。

自己的事情走不出去,钻牛角尖;别人的事情喜欢掺和,出谋划策。

即使是周围邻居,同事,朋友们的事情,他也总是记挂在心上。

这两类人,哪类人活得快乐?

实际上,读书多的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比起来,要更难获得快乐。

-01

想得太多,人的疲惫感越多

读书多的人,特征之一就是:想太多。

在阅读中反思自己,反思人生,不断推翻自己的观念,然后重新塑造自己的观念。

无论是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小说还是阅读工具人,只要一个人长时间坚持读书。

那么他就会养成这样的读书模式:

“为什么?”

“我应该如何理解?”

不断阅读,然后不断质疑。

通过一本书,他们往往会寻找到同类型的其余书籍。

这样的人,脑袋里想得太多了。

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背后都有着不可诉说的付出和尝试。

他们有地位,有财富,但唯独少了一些快乐。

一个人拥有越多,欲望也就越多;

一个人拥有越多,想得也就越多。

操心多的人,总是很难感到快乐。

读书有3层境界。

第一层:粗略读书。

这个过程中,阅读的速度大于思考的速度,对于书中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还不够。

这样阅读,重在积累,还不会想太多。

第二层:精细读书。

他们开始学会了总结,思考,记录。

这个过程,也是最累的过程。

一边阅读,一边反思,一边思考。

第三层:运用自如。

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方面,真正做到“读书有用”。

只不过到这一层的人还很少,往往是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人。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二层。

一边读,一边思考。

但无论他们怎么想,短时间内都无法改变自己的阶层。

比如有些人会想:

书读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不能带给我财富?

这样想得越多,他就越是钻牛角尖,也就越累。

-02

读书越多,越容易“不合群”

一个不合群的人,如果无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很容易陷入痛苦之中。

举个例子:

一个人读书太多,就会跟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割裂感”。

周围的人都不读书,圈子里只有他一个人读书。

当他遇到了困惑,没有人请教;

当他想要分享,没有人诉说。

看了一圈,发现自己是孤独的,是不被理解的。

因为人是需要合群的,需要融入周围的社会的。

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打交道。

如果你每次跟别人聊天,都文绉绉的,说一些书中的故事和情绪,那别人的不理解你的。

大多数人关注的生活,无非是:房子,车子,工作,收入,柴米油盐,消遣。

而读书这件事,本就是孤独的。

在这条路上,你很难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于是,你开始不合群。

而看到周围的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你心中就感到“被孤立”。

这样的状态,你就无法真正地快乐。

在社交中,一个人之所以痛苦,主要原因就是“被排挤,被孤立”。

有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依旧无法过好这一生?”

这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生活与读书之间是存在割裂感的。

读书,是精神世界;

生活,是现实世界。

一个人只读书,那他就很难融入现实的圈子中;

一个人只活在现实中,又无法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满足感。

除非你能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才能过好你的生活。

我们读书,永远都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给我们自己带来精神愉悦和满足感。

如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不快乐,不妨换一种心态。

看得通透的人虽然不快乐,但他也不会轻易被别人伤害,因为他的抗压能力很强。

诗人夏尔说:

“理解越多就越痛苦,知道越多就越撕裂。但他也有着与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你积累足够多,思考足够多,总有一天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孤独,痛苦,不被理解,都是暂时的。

当你的心完成了一次蜕变,你就不会在意外界的任何质疑。

今日话题:

你过得快乐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愁容满面   快乐   钻牛角尖   满足感   孤立   痛苦   孤独   事情   过程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