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起冲突,父母不做裁判,三步教他们解决问题

#2022开学季#孩子就是我们甜蜜的负担。特别是一些二胎或三胎家庭,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他们的快乐增倍,烦恼也多。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更是会头疼不已。


一般的家长,喜欢当孩子们的裁判或法官——判谁有理,谁没理。判结果谁应该怎么样。最后,可能还吃力不讨好。因为大多数的情况,是一个孩子赢了,另一个孩子输了。或者是两个孩子都输了。

比如,两个孩子抢玩具,哭着来找父母告状。妈妈:你当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或者对一个好说话的孩子讲:你让给他玩一下,我给你吃好吃的。如果两个孩子都不听,妈妈一生气,把玩具没收,两个都没有玩了。

其实,这种裁判式的解决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会养成孩子一有问题就来找父母,父母心累不说,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这样不利于孩子自律性和责任感的培养。


孩子之间起冲突,如果问题的归属完全是属于孩子,那么父母能不插手就不要插手,相信孩子自己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如果孩子冲突升级,打起来了,或者把状告到父母这里来了,父母不得不出面了。这时,父母可以先邀请孩子坐下来谈话。

比如,妈妈可以这么说:我看见你们为了这个玩具争起来了,我们来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孩子一听,可能一下就说出了解决的办法,两个孩子如果达成了一致,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到这里,孩子们还是无法达成一致。这时,父母就要扮演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做孩子们的传送带,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

大宝:我要这个玩具,这是我先拿到的,他后来抢走的。

妈妈:哦,你很想要这个玩具。

大宝点点头。二宝哭着说:我就要,我不给你。

妈妈:二宝的意思就是他要这个玩具。

大宝:他当然想要了,我不同意。

妈妈:二宝,大宝他不同意,因为这样你就赢了,他就输了。

二宝:我可以把我的卡车给他玩。

妈妈:大宝,二宝这个办法你愿意吗?

大宝:可是我还是想玩那个玩具。

妈妈:二宝,大宝还是想玩那个玩具。

二宝:我给卡车给你先玩,我玩一下这个玩具,就还给你。

大宝:那好吧。


在这场冲突中,妈妈始终没有参与他们的争执,没有提建议,没有命令,而只是传话。最后他们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

用这种方式帮孩子解决冲突,孩子慢慢地就知道,找父母也没用,还是靠自己。以后他们在学校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也一样可以解决。

所以,碰到孩子起冲突,父母可以这样做:

1.先装作没看见,置身事外。

2.邀请孩子坐下来解决问题。

3.积极倾听,做孩子们的传话筒。

这样,不但父母解放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责任感也更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裁判   冲突   父母   孩子   卡车   责任感   玩具   能力   妈妈   办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