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买不起”房企“卖不掉”,我国楼市如何破局?曹德旺给建议

自从房地产被严加监管之后,房价就开启过山车模式,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刚需想买房买不起,有房子的人想买房但是却卖不掉。大家都没有想到,房产会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这时候曹德旺给了大家一个建议,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房企现状

以前房子增值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为了防止有一天国内的房子也与日本当初的楼市一样出现崩盘。于是国家开始出手调控房价,让房子慢慢地从商品属性再次回归到住宅属性。

为了实现住房不炒的目标,银行慢慢地开始收紧了贷款政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限购政策。希望可以通过这一系列政策,让火热的楼市降降温,但是效果起初并不明显。去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在一夜之间突然都降价了。为了防止房子因为过度降价,引起购房者的不满,各个城市纷纷出台了限跌令。

限跌令的出台虽然阻止房子进一步降价行为,但是却让房产陷入了另一个比较尴尬的现状。那就是有房子的人卖不掉,没有房子(刚需)的买不起。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共有3点:

第一是因为房价居高不下,以老百姓目前的收入,自然是买不起价格如此高昂的房子。

第二点则是因为手里有房的人,认为这一段时间的萧条,只是房地产行业的寒冬时期,早晚有一天房子会重新回归它的商品属性。

第三则是因为房地产目前已经呈饱和状态了,大部分人的手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供求关系的改变,也是导致房地产行业变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二、房地产的改变

要知道在1998年的时候,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非常的单纯,房子仅仅就是房子,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用途。可是自从1998年房地产行业市场化之后,房子就慢慢地从居住属性向商品转变。

相信70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懊恼,如果早知道房子会涨到今天这样的价格,当初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不至于现在一把年纪了,等到孩子要结婚的时候,还要为买房而发愁,才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居然才只够付一个首付。

曾经有人专门做过一个统计,从前在3、4线城市,一平方米的房价只要800-900元,就是大城市房价最高也不过才2000元一平。可是现在3、4线城市的房价便宜的在7000朝上,贵的要10000左右,这样的价格根本就不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

毕竟3、4线城市的工资才在3000-4000元左右,这还是比较高的,如果靠他们的工资买房,估计要不吃不喝30-40年,才能买的起房子。更不要提那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动辄就十几万,想要在异乡城市买房,估计要40-50年不吃不喝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房子,我们国家还是有一大部分人手里都有房子的。有房子的这部分人,要么是当初在一咬牙一跺脚,跟银行借钱还着高额房贷的人(100-1000元不等),要么就是做生意挣到钱后,把现金换成不动产的那部分人,比如那个一个亿小目标的男人。

这部分人的手里大约都有2套住房以上,毕竟在那个时代,房子的增值速度要超过了大部分人做生意和上班挣钱的速度。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当初你在房价便宜的时候买了2-3套房子,那你就算是每天都不上班,资产也比那些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的人多。

可是随着房子的贬值,这部分人也开始出现焦虑的现象。毕竟看着自己的资产慢慢变得不值钱,他们这个时候不知该如何是好,到底是应该顺势把房子低价出售,还是在等一等呢。

三、解决办法

就在大家都毫无头绪的时候,曹德旺给出了大家一个建议,可以改变现在双方僵持的现象。那就是要让那些手里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把自己手中多余的房子,卖给那些刚需人员。

如果你手中的房子卖不出去,那一定是价格太高了。这个时候应该降价销售,才能让房子再次在市场上流通起来,毕竟高位接盘侠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不存在了。

总结

因此如果你的手里有房子,而且高价卖不出去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曹德旺的建议,把房子进行降价销售。要不然我们国家的楼市就会一直处于这种僵持状态。

不知道大家对于刚需“买不起”房企“卖不掉”的这种现象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呢?如果有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楼市   属性   房价   手里   当初   现象   房子   建议   我国   国家   卖不掉   价格   城市   房地产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