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号非常强烈,孙正义、腾讯都坐不住了

大家好,我是水皮,欢迎各位来到ESG会客厅,我们今天聊一聊孙正义的大败局。

8月8日,本来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但,对于64岁的孙正义来讲,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糟糕的日子。

6个月亏掉近5万亿日元

这一天软银集团召开财报会,孙正义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花了一个多小时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甚至在软银PPT的第一页放了一幅与主题毫不相干的画像,是一副德川家康的自画像。

德川家康是个常胜将军,生平唯一的败战,是因为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所以败仗之后,他就命画师将自己狼狈逃窜的样子记录下来,用以自我警示。很显然,孙正义是在用德川家康来影射自己面临的窘境 。

因为软银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净亏损3.1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9亿元,创下了日本企业历史上最高的亏损纪录!再加上第一季度净亏损的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9亿元。

也就是说,软银6个月的时间亏掉了近5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将近2500亿元。

这么大的亏损,孙正义是将它归咎于美股大跌和日元贬值。但,这只是一部分因素,触发巨亏的重要原因,其实是估值正在慢慢破灭!

一级市场最大的泡沫

大家要知道,在创投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软银的愿景基金是一级市场最大的泡沫”。

因为孙正义一直奉行着“高举高打”的投资逻辑,就是通过巨额资金注入,助力高科技企业不断扩张市场份额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由此创造更高估值与更大发展空间。

利用这种投资逻辑,短短几年时间,软银旗下的愿景两期基金,1163亿美元的总规模,投出了370个项目,仅去年就拿出380亿美元投资了183家公司,创下了风投界的记录。

那么,这种肯给高估值,敢给高估值,不计估值的碾压式打法,在资本流动性宽裕与全球性技术变革初期,确实能创造巨大的成功效应,像阿里巴巴。

但随着经济衰退风险加大、资本市场流动性收紧,市场资金开始趋于避险,自然也就没人敢再为超高估值的企业买单,那软银前期重金投资的企业,就会遭遇估值下跌。

比如说,被称为“韩版阿里巴巴”的韩国电商Coupang,去年在纽交所上市的时候,一度给最大股东软银创造约340亿美元的账面回报。但随着股价持续下跌,从35美元发行价跌到现在的19美元,又给软银带来了43亿美元的未实现亏损。

软银给WeWork投了100亿美元左右,曾经推动WeWork的估值到达470亿美元的巅峰,但WeWork在上市前倒下了,现在的估值只剩下29亿美元,还不到之前的零头,同样的情景还发生在Uber、滴滴、商汤的身上。

巨头的转身

所以,为了弥补巨额的亏损,套现求生,成了孙正义眼下最紧迫的工作。

他一方面卖掉阿里1/3的股票,套现约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9亿元),来填补软银现在的亏损窟窿。

另一方面,加速“清仓式”抛售手中的资产,甚至不惜白菜价“贱卖”。今年3月以来,软银清仓了Uber、贝壳找房,还有自动驾驶、医疗、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投资,也以对投资组合中284家公司进行减持。

可以说,孙正义正在为昔日吹起的高估值泡沫买单!值得注意的是,孙正义的现状只是个缩影,相似的一幕也在国内上演。

8月初腾讯股价跳水,跌破300港元大关,一夜回到五年前,之后又交上了一份史上最差财报,除了业绩不及预期外,更为关键的是,我们通过财报看到腾讯开启“断舍离”模式,关闭了一些产品,也清空了很多非核心的投资。

梳理一下,最近一年,腾讯比较重大的减持行动,对象分别为海澜之家、京东集团、步步高、新东方在线、华谊兄弟。

可以说,这些巨头的转身,代表是一个时代的过去。互联网、新经济潮起潮落之后,昨日的狂欢,正在变成今天的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腾讯   阿里巴巴   流动性   日元   买单   股价   巨额   泡沫   信号   人民币   美元   孙正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