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青城山


青城山问道

作者:朱爱国


久闻青城山是天下幽山,又有一句“问道青城山”响彻耳边,心向往之的念头很浓。壬寅酷夏,专程前往拜访。

车在川西平原一路向西,路旁树木、稻禾倏忽闪过,恍如此刻心情。不知怎地,就有了一份弱弱的“西天取经”心。

车子几个曲拐,在一个偌大停车场停下。只能乘景区观光车前行了,这好像是很多景区惯常的手段。观光车一路穿行在修建中的专用车道上,路边不时有供儿童游乐的设施晃过。问道本是清淡之事,不知因何成了追逐热闹的场所?也许是景区在适应着更多的外出旅游者都是为了遛娃的需求吧?

观光车开始爬升,两边树木葱茏,刚刚的爆烈太阳慢慢隐去身形。到了!经过约7、8分钟行程,观光车停在路左一个停车场内。

步行向前爬升。转过一个弯,一座仿木头搭成的大门呈现眼前。门高三层,上书“西蜀第一山”烫金大字,两边还有对联相衬,门楼伫立在高挺的楠木丛中显得幽远宏伟。

再往前,就是青城山山门了,一座仿古建筑幽远静默山旁。如织游人来来往往,去的多是兴趣匆匆、满眼期待;返回的大都意兴阑珊、默默下行。

在烈日的缝隙里一路上行。路边山势平缓,林木却是葱葱茏茏的,别无他奇。拾级缓行,行人三五成群,不时有道观挡人去路。偶尔进道观参看,亦无可观之处。依山而行,曲折向上向前,只是林木森森,在盛夏之际倒也有些凉爽幽静。偶尔抬头环顾四周,的却是恍若城郭环峙。

“这就是月城湖了”随着同行者话音,一片水域现在眼前。湖不大,但在这深山环绕之下,有这一方碧澄澄的水面,很有些奇致。在四周绿树映衬下,湖面越发碧绿,加上湖心白云、蓝天,一艘画船悠悠水面,几只仙鹤轻轻滑过,确有几份飘飘仙气。

绕湖而行,听着同行人介绍指点,说这是龙头入水,那时龙身,还有几句奇幻传说,虽不十分肖真,也有几分小趣。

月湖城尽头,我们乘缆车上行。缆车上,同行者又说,在缆车上行路上,有一块石头,每天都有一对蛇在哪儿休息嬉戏,说的很是肯定、真实。很留心的去看,往返之时竟都没看见。

缆车尽头,就是慈云阁了,半月形依山建有三座宫殿式道观,宏伟庄严,挨个看去,却没什么新奇之处。

因为赶时间,无法继续上行,道字壁、上清宫、老君阁、祖师殿等处无法一一览看,留下一丝遗憾。

据说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青城山是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的五大仙山之一。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

公元143年(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千百年来,口口相传,青城山有了享誉天下的名声。而今,专程一游,却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更别说得到什么道了!心里悻悻然,边走边思索。也许是因为青城山声名显赫,自己期望太高;也许是今天远路奔走、时间不足,跑马般匆匆一游,没机会览其全貌、究其文化;也许是自己久在汉中群山之间,早已见惯了林木葱茏,对此地的林木幽深视而不见……

一路下行,步出山门,再回首看视时,又见三五游人,进去的兴致盎然,出来的默默而行。蓦然,一个念头闪现在心头,这也许就是道吧?踏访青城山,就如人生一般,未到近前,向往之,就如还没有步入社会之际的年少时光,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踏入社会后,好奇、失落,奋起、向前,趋于从容平淡,一路向前,或痴痴于山、或流连于水,不知不识间路途已走完大半;这就像上山的旅途,在路途之上,还有偶聚偶散的,不一而足。待到返程之际,已无心留恋一路景致,只想早日回归,这就像人之老年境况。步出景区,或美好、或失落、或后悔、或平淡如水,已不想再多说什么,一路所得冷暖自知,恍如垂垂归去的老者。一念及此,有点悚然而惊,年已近知天命之年,人生已过大半,未来人生旅途当以何种心态一路前行,才能少留一些遗憾?


2022年8月28日于乐城


作者简介

朱爱国,城固县人。工作闲暇,爱好读闲书,但不求甚解;喜欢亲近大自然,一叶一石,一草一木,皆能怡兴快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青城山   名山   道教   宏伟   幽远   道观   缆车   景区   黄帝   林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