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牙如果错过矫正关键期,会让孩子越长大越丑

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的上下牙齿咬合时,应该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

若相反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下颌前突,这在医学上称反合俗称“地包天”,也叫“兜齿”。

“地包天”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面型。

“地包天”的患者往往呈现出上颌发育不足和/或下颌发育过度的情况,患儿面部主要表现是鼻底和上颌部凹陷,下颌宽大前突,严重者会呈现出“月牙型”的脸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脸平,下巴突。


这种“兜齿状”的脸型会给人很强的冲击感,对社交和交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对自身颜值的不自信和周围伙伴无意的玩笑都可能会放大这种心理上的敏感,对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保护非常不利。

除了对外貌的影响外,“地包天”还会伴有局部咬合的干扰和偏斜,容易导致偏侧咀嚼、后部合牙创伤,甚至还会出现口齿不清等问题,影响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儿童的全身生长发育。


一、认识地包天

地包天的类型及引发因素

1.功能性地包天

多由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的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和前牙反合,下颌大小和形态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关系,又称假性下颌前突。

2.骨性地包天

多由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除前牙反合外,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合,并有颌骨畸形。

表现为下颌体长,下颌支短和下颌角钝,上颌发育不足,额部明显前突,下颌不能自行后退,面部呈凹面型,有时还伴有开合畸形。

3.牙性地包天

牙性地包天在所有地包天中的影响是比较小的。牙性地包天表现为单纯性前牙反合,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系为中性或开始近中合。

下颌大小形态正常,上下颌骨关系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切对切关系,颜面基本正常。


二、地包天什么时候矫治比较好?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地包天”是需要治疗的。而且是正畸牙中需要一旦发现,就及时干预和阻断的问题之一。

早期干预和阻断可以尽早地解除上颌骨生长发育被抑制的状态,促进上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早期矫正用时也较短,临床案例中,有一部分家长发现儿童“地包天”后及时进行矫正,在佩戴矫正器1-2月就解除了反合。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反合不明显,又或者是想等到孩子大些后再做矫正,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时候孩子的面型以及咬合关系就定型了,矫正难度也会因此增加,矫正对面型的改变就微乎其微了,如果发展成严重骨性反合,则需要手术治疗。



那治疗“地包天”什么时机比较好呢?

“地包天”的治疗根据所处生长阶段的不同,所采用的干预方式也不一样。


“地包天”的矫正时机

婴幼儿期(0 3岁)

家长要及时纠正宝宝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包括不正确的吃奶姿势、使用安抚奶嘴、吃手指等。

同时,家长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早晚刷牙、逐渐学会漱口、每天至少使用1次牙线等。


乳牙期(3 6岁)

家长除了需要继续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做”;在患儿能配合家长和医生后,就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的治疗干预。
这个阶段的治疗以活动式的矫治器为主,治疗时间为
三个月到半年。为保证患儿治疗的效果,家长应鼓励和引导儿童按医嘱佩戴矫正器。


替牙期(6-12岁)

这个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颌骨的生长非常活跃,因此上下颌骨生长的匹配调整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好,对自己的外貌更加注重。医生根据地包天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矫正器(合垫矫正器,frankle矫正器,前牵引及颏兜),并且应破除不良的口腔习惯(吐舌,吮食指,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舌低位),多数早期矫形治疗的时机一般就在这个阶段。


恒牙列期(12-18岁)

等到换完牙以后,孩子的头面部生长发育高峰期进入尾声,此时颌骨生长改建的潜力已经明显减弱了,更多的是通过上下牙齿的调整来进行掩饰性的治疗。

如果骨性生长因素很明显,则需要等到成年后通过正颌-正畸联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佑宝敲黑板啦:

乳牙期不矫正,就会丧失矫治时机;替牙之后一般会继续形成恒牙的反合,且反合面形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畸形愈加严重。如在生长发育期不纠正,长至成人后虽经努力,可以纠正牙齿的反合关系,但严重的骨性畸形必须经手术才能改正,并且矫正的时间和费用也会因此增加,所以从预防的角度讲,反合(地包天) 应尽早进行矫治。


地包天矫治后会复发吗?

相信这也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所谓“地包天”的复发,是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上下颌骨生长节奏不一致的再次重现。这既与遗传基因的强势体现有关,也和不良口腔习惯的持续导致下颌持续生长有关。

“地包天”是否会复发,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随访和观察,直至生长发育基本结束,才能有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上颌   孩子   关键期   下颌   生长发育   畸形   生长   家长   阶段   关系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