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灸法是怎么回事?

子午流注针灸法是怎么回事?

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针灸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发现的人体的一种规律,即中医有12条经络对应12个时辰,12个时辰就是12地支,每个时辰因经脉气血的不同而有盛有衰,根据经脉的盛衰开合,进行针灸,而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早上7点-9点和9点-11点,是脾经、胃经运行旺盛的时刻,此时针灸治疗脾胃病,会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针法是时间针法学范畴,用五腧穴,即每条经脉的前五个腧穴,井、荥、输、经、合,用五腧穴配合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配合脏腑,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推算出来在什么时间点精气盛、衰、开、合,按时取穴进行治疗。

子午是两个代名词,就是子时和午时,是时辰的表示。古代认为一天有12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4小时,1个时辰就是2小时。这些时辰都有固定名称的对应,晚上的11点到1点,叫做子时;中午的11点到1点,叫做午时。是根据12地支,也就是12属相一一对应的,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另外,中医里讲的12正经就是12条经络,一一对应12个时辰。子时:(23点-次日1点) 对应胆;丑时:(1-3点) 对应肝;寅时:(3-5点) 对应肺;卯时:(5-7点) 对应大肠经;辰时:(7-9点) 对应胃经;巳时:(9点-11点) 对应脾经;午时:(11-13点) 对应心经;未时:(13-15点) 对应小肠经;申时(15-17点) 对应膀胱经;酉时:(17-19点) 对应肾经;戌时:(19-21点) 对应心包经;亥时:(21-23点) 对应三焦经。

子午流注针法系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五输穴为主,把经脉穴位与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结合在一起,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来推算人体气血的开阂和所相应的经脉穴位,把握时间按时开穴,随其气血开阖而施刺灸。对一些疑难性、慢性顽症,往往效如桴鼓。它具有施针安全、应用范围广,适用病种多,疗程短、效果显著等优点,不失为临床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子午   针灸   子时   针法   干支   地支   午时   经脉   气血   时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