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线下门诊,互联网医疗在线头疼|氪外活动

“互联网医疗终将走向线下”的命题,似乎正被证伪。

曾经风靡一时、豪言壮志宣布要将门诊店开到百家、小区门口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近些年来不仅没能把店开出去,甚至已开的门店持续缩水,能存活的寥寥无几。

互联网的那套“扩张即市场”的打法,进了医疗圈似乎失灵了?

抓不住的线下场景

被互联网医疗所青睐的线下诊所,是医生实现“望闻问切”四步的最佳场景。

早在2014年,互联网医疗业内就已达成一致:互联网医疗的蓬勃繁荣要仰仗于线下服务落地。因此,经过2015年的线上高速扩张后,线下场景成为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必争之地。

图:unsplash

那一年,在线问诊领域领头羊春雨医生宣布将会有300家春雨诊所在50个城市开张运营;2016年1月,耗时8个月、耗资千万的丁香诊所在滨江亮相,被誉为“国内首家互联网医疗线下诊所”;

2017年3月,微医首家全科——微医全科杭州萧山中心正式开业,并计划3年内建成100家全科中心……一时之间互联网医疗迎来盛况。

梦想美满,结果却往往不遂人愿,现如今能够站住脚的互联网线下门诊少之又少。

春雨诊所作为春雨医生早期试水线下的项目,但在2016年因业务调整不再继续,全部线下门店关停。

微医集团上一次公开宣传新的全科中心落地,是在2019年12月的广州中心成立时。在2021年,据媒体报道,全科中心一共开了7家。通过地图软件搜索,微医的全科医学中心不过10家,其中大本营杭州的门店一共只有两家。

而丁香诊所在2021年7月陷入医患纠纷,4个月后上海嘉会医疗宣布,丁香诊所旗下线下诊疗、保险直付、线上咨询、健康档案在内的日常业务和商务运营将由嘉会医疗团队统一管理。近日,丁香诊所被曝出杭州门店仅剩一家。

或许互联网医院是在线咨询服务的延伸或升级,但就目前而言,还未成长为一个可以颠覆行业的利器。

图:unsplash

失败的三驾马车

互联网线下门诊失败,成本、盈利、大环境都是压垮它的稻草。

成本上,一方面,私立医疗机构不比公立制度内各项体系完整,且全科医生资源非常之少,想要立住全科诊所线下机构,则必须要花高价吸引资历、能力双双在线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装修建设、门店租赁也是一大笔支出,以丁香诊所为例,其首家门店的建设费用就达到了千万级别。

图:unsplash

成本体量摆在眼前,微医全科、丁香诊所等自建模式的线下门诊背负着巨额“债务”,盈利成为首要目标。

盈利上,线下门诊主要依赖线下的就诊流量。就医习惯方面,病人往往会选择更加权威的公立三甲医院,对私立线下诊所的信赖度较低;价格方面,微医全科、丁香诊所等非公立医疗诊所因为其运营成本的问题,价格往往高于医院,且与医保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壁垒,不一定能划转支付医保费用。以微医全科在萧山布局的首店来说,即便在大众点评上有许多优惠套餐,但是成立几年,其评论只有寥寥28条。真正选择互联网医疗线下门店就诊的人少之又少。

在低收入流水,高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情况下,线下门诊的抗风险能力更低。尤其是疫情开始后,私立线下诊所大幅度走向衰败。

诊锁界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1月至4月10日,公开发布诊所(此处包括门诊部、卫生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诊所类医疗机构)转让信息的医疗机构有578家,在疫情高峰期后的3月有317家诊所类机构寻求转让,是2月诊所转让数量的6倍。

仅1~4月诊所转让数量,超过2019年全年的诊所转让量。疫情高峰期已过,但诊所倒闭潮来得比之前更为凶猛。

相比前几年的“屡唱不衰”,疫情的到来真正加速了互联网医疗线下诊所洗牌,在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的当下,曾经的布局者正在一个个竖起“白旗”。

全球范围内,依然不缺互联网+医疗的入局者。今年7月,全球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宣布收购拥有188家线下诊所的One Medical,在经历了零售药、健康险、医务室投资布局之后,亚马逊正式进驻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实体医疗服务行业。

尽管医疗体系存在差异,但亚马逊能否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一份可借鉴的商业模式、运营样本,或许值得期待。

作者丨二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在线   门诊   亚马逊   春雨   医疗   疫情   诊所   丁香   成本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