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胃,只需记住一个字!升清降浊,不做黄脸婆!

中医自古有“内伤脾胃,疾病由生”一说,所以养生要重脾胃,脾旺不受邪,才能做个健康的干饭人。


中阳不足,脾胃受寒


在五行中,脾胃同属土,又谓之为“中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说的就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体长养的程度,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


若脾胃虚弱,饮食入胃,失于健运,则水谷精微对他脏失于滋养,则中焦枢轴失于平衡,阳气不足,故疾病始生,故有「内伤脾胃,疾病由生」之说。


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长期熬夜、嗜食生冷、经常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等,使得人体阳气受损,导致中阳不足,阳虚则寒,使得脾胃虚寒的人群越来越多。



脾胃虚寒的表现你中了几个?


1、胃痛


脾胃虚寒,胃络失养,不荣则痛。胃脘部时常隐隐作痛,喝热水、按揉胃脘部时疼痛能够缓解。


2、痞满、纳差


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气机逆乱,纳运失常,则痞满、纳差。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食欲差,进食后有饱滞之感。


3、四肢倦怠、畏寒肢冷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虚运化不及,四肢失养则四肢倦怠、困重,伴有少气懒言、乏力;后天脾阳受损,中焦之土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


4、面色萎黄


脾阳虚则生化无源,胃阳虚则腐熟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四肢八骸缺乏水谷精微的滋养,引起头发枯黄、面色无华、脸上没有光泽,成为人们常说的「黄脸婆」。


5、大便溏薄、腹泻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主升则清阳发腠理,实五脏,胃主降则浊阴下肠遭,通六腑。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致水湿内停而下利肠道则引起大便不成形、排不尽感、粘马桶;着凉或饮食生冷后容易拉肚子,粪便多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6、虚胖


正常情况下食物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部分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朝百脉,通过血液将精微润养五脏六腑。


如果脾胃出现了问题,就会失去健运,营养物质全部堆积在身体内形成虚胖,甚至引起人们常说的喝水都会胖。



7、月经不调、痛经


脾胃运化功能健运,气血就会充盈,气的固摄作用也会比较健全,当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就会导致出血,所以女性脾胃虚寒就会常见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白带量多质稀。


8、舌淡苔白有齿痕


脾胃健运则味觉正常;脾失健运,就会出现口淡无味等;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出现明显齿痕,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脾胃虚寒。


若以上症状你占了两条以上,那说明你很可能脾胃里有寒了,那么,该如何调理,才能将脾胃养好呢?


温中焦,五个小方法调脾胃


01、汤膳调理:从「原则」上温补中焦


脾胃虚寒人群因脾胃的健运和温煦功能被影响,其养生原则一般以「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为主,养生方法以益气顾脾、温补中焦为法。


《伤寒论后辨》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可见中阳温则脾气充,温运正常则内寒可祛。


临床常用建中汤类方、理中汤类方、六君子汤类方、厚朴温中汤等温补中焦类方药。


02、坚持艾灸:从外部来温煦脾胃


艾灸是以温煦的艾条给身体以力量,脾胃虚寒者可以一试。


艾灸任何季节都适宜,夏季效果更佳。因为夏季得到自然界阳气的应和,使艾灸效力得到提升。

中脘、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每个穴位每次艾灸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温度以自觉温暖即可,不宜过热,隔日灸即可。


03、泡脚热敷:从「根源」处温熨脾胃


花椒、干姜、茴香、艾叶、肉桂各20g,锅内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30分钟,熄火,放至合适温度,泡脚30分钟。


胃脘痛人群还可自制热敷包——小茴香粗盐包


将小茴香籽300g、粗盐200g混合倒进铁锅内炒至微黄,待小茴香散发着热热的浓郁茴香味,再装入棉布袋中,将药袋置于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两侧),顺时针或上下熨烫5分钟,熨烫温度至感觉无灼痛感时将药袋敷于胃脘部,每日30分钟。


04、调整饮食:从「入口」处温暖脾胃


勿过食生冷瓜果、海鲜,不吃冰镇食物,多食牛肉、羊肉等温补中焦食物;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少喝饮料;


如自觉有「上火」,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降火」,勿擅自进食过多寒凉药物。


食疗方面,脾胃虚寒人群可试试高良姜粳米粥、胡椒猪肚汤、大麦羊肉汤、橘皮鲫鱼汤、黄芪党参鸡肉粥等。


来源:脉脉养生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脾胃   中阳   艾灸   中焦   小茴香   虚胖   温煦   生冷   精微   阳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