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世事的鲁家峙

普陀作协小岛你好专题(四)

站在青龙山上看沈家门渔港风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就像是欣赏一幅极具华夏文明标识特征的中国山水画,那无边广阔的海面,那星星点点的船只,那洒落在海面上一座又一座远远近近的青黛色的岛屿……恍若仙境,身处其中心旷神怡,去尘绝俗,觉得 “空灵”之极。而渔港南岸的鲁家峙岛,是最空灵又最烟火气的小岛。

鲁家峙岛有一个别称,当地人给自己生活的岛取名“太阳岛”。我是岛上原住民。上个世纪70年代初,对岸沈家门已进入电灯时代,而鲁家峙还是美孚灯时代。晚上,岸那边沈家门灯光璀璨一片,岸这边鲁家峙漆黑一片,这就是太阳岛名字的由来。岛上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黑时光,大多数人家点的是美孚灯,美孚灯的形状有点类似观音菩萨的玉净瓶,灯罩是透明玻璃做的,可以挡风,光源很稳定,不会像点蜡烛那样跳动而炫目。美孚灯点的是煤油,为了省钱,夜晚时刻,一家人聚在一起,在同一片光源下,各做各事。小孩子写作业,大人们穿梭织网。当时岛上的人们很是盼望鲁家峙也跟对岸的沈家门一样,让漆黑的夜晚变成大光明,一个灯火辉煌璀璨的世界。70年代末,鲁家峙通电了。那一瞬间,无比灿烂的光明是如此美好。但现在回想起来,没有通电的时代,漆黑的夜里,美孚灯茵茵晕晕的光亮中,家庭生活的画面也是如此温馨而美好。后来,历经世事才知道,其实最好的东西,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感觉里,只是当时浑然不知。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好的东西,而忽视眼前的美好。

鲁家峙岛四面环海,淡水资源很宝贵。80年代初,岛上没有通自来水,人们挑水喝。记得我读初三时,双肩终于可以挑起一担水,前后两只水桶晃悠着,清亮亮的水再也不会溢出路面,一路挑来,一路有邻居夸奖“长大了,会挑水了,没有白养,饭没白吃。”那个时候,很自豪,觉得自己很像大人了。整个鲁家峙有二个地方的水源,特别有名气。第一处,山脚下鲁家峙庙旁的那口井,当时那口井还在鲁家峙学校的操场内。学生在上课,居民可以自由进出学校,没有门岗保安,居民或取水或洗衣,沿袭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你读你的书,我取我的水。书声琅琅,井水清清,民风淳朴,浑然天成。第二处水源,在鲁家峙岛的南面,叫南岙水库。水库离居民区远,取水需要借用水车。只有遇到大旱,人们才会推着水车去南岙水库取水,这样的年份不多。这时村民们水车借来借去,轮流取水。去南岙水库的路上,撒着点点滴滴的水渍,响着水车吱吱咋咋的轮子转动声。风淡淡吹过,日子听天由命,极其古老。然后,接近80年代末,村民们自己筹钱,铺水管子,造水泥路,从此有了自来水。于是,家里的水桶、扁担、水缸,这些曾经的生活用品,彻底湮没在生活长河的淤泥里,踪迹难觅,连同那些物件中所遗留的曾经的汗水与期盼也烟消云散。只是蓦然回首,某一天才突然发现,推移的时光中,苦与乐的感觉,谁说得清。真实地活在每一个当下,都是生活的印记,都值得回忆。




鲁家峙岛内的大型娱乐活动,当属驻军部队播放露天电影。鲁家峙东边山头叫老虎山,西边山头叫蚂蚁山,都有部队驻扎。部队常放露天电影,每每这一时候,整个鲁家峙男女老少倾巢而出,随身携带小方凳长板凳,那些没凳子的家伙,干脆随意用石块和破砖头搭成一个坐墩。看露天电影那一晚,对整个岛上的居民而言,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远方是黑魆魆的群山,眼前是闪亮的大银幕,周围是黑压压的人头,人们正投入地观看影片。电影《南征北战》热度最高。“南征北战,屁眼打穿。”这是大家看完电影后,马上就开始流行的最新话语。大人小孩一路说笑着,一路模仿着,夜晚的岛屿在欢笑中喧嚣一片。现在流行去电影院看电影,空间更私密,但总感觉那时的露天电影更有意思,露天的空气,可以自如地伸展肢体,人人畅然呼吸,人人不设防,都处是自由的灵魂与自在的空间,还有头顶漫天的繁星闪闪烁烁,星辰就在那里,欢闹也在那里。看自己的周遭,人民子弟兵帅得特别阳刚,岛上的人熟得特别熟悉,喜欢融入淳朴而热闹的场景,喜欢人类的喧嚣与鼎沸,毕竟人是社会动物。但同样也喜欢头顶那黑色的苍穹,和乡村吹来的夜风。这都是快乐真正的魅力。

鲁家峙岛是小孩子天然的游乐园。没有摩天轮,没有海盗船,但整个环岛的海岸线,都其乐无穷。去海边捡漂浮过来搁浅的木头,那感觉如发财。80年代初,还没使用煤气,也没有使用煤球饼,烧饭使用的是木头或干草。柴草是生活能源,那时还出现了偷砍别村山上的柴草而打死人的事件。相比于干草,木头很显然是高档的燃料。捡木头回家,家里人特别高兴。能让家人高兴的事,小孩子当然也很有成就感。最激动的是在海边捡到破铜烂铁、塑料网线,那都是可以换钱换糖吃。“塑料烂铁换糖嘞!”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声声甜甜入耳,嘴角口水全流向那小贩摊里金色的麦芽糖。一群一群的小孩除了在海边捡烂铁浮木,也在泥涂上捉红旗蟹、捡泥螺、采牡蛎.....还上山摘野果子:黑乎乎的乌咪饭、绿叶红梗的酸毛荭、毛茸茸的野毛桃,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野果子。童年时代没有琳琅满目香气扑鼻的零食,却有着鲜活的纯天然美食,一样满足馋嘴,而且与出产美味的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小岛的海归于一片浑整宁静的清朗纯美,小岛的山丘归于草木果实的芬芳馥郁。这似乎是今天“饿了吗”外卖送来的美食无法比拟,只出钱,不出力,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的美食,似乎这样的美食不够味,只因美食沦落为纯粹的果腹之物。身体力行地生活着,柴米油盐地忙碌着,生活本身就是我们的快乐,它永远妙趣横生。


鲁家峙岛与沈家门隔水相望,交通工具是摆渡船。据说,以前是人力小舢板,撸吱吱嘎嘎地响着,摇摇晃晃过岸去。我记忆中,先是木制的轮船,后来是铁质的轮船。岛上的人们日日枕着轮船的汽笛声进入梦乡。与汽笛声相伴久了,睡梦中的汽笛声便有了一份特别的磁性和魔力,那是船的一种吟唱,每一声汽笛,长长短短,都是船粗犷的歌咏。那时海水很清亮,浮动的码头边水草摇晃,好似裙带菜。渡轮一开,船身后便是成直线般翻滚的浪花,成群的小鱼儿如一群嬉闹的小屁孩,追着浪花游,那些鱼儿银色,真的很小,小手指一般大,貌似很快乐的鱼,游来又游去,自由玩闹着。偶尔,海面上突然升起一股水花,如同未凝固的玻璃熔液,一下子四溅,晶莹透明,那是大鱼儿跃水而出,当地人叫这种鱼“拜江猪”,其实是海豚。就是那条海豚,只那一抹水花绽放的时刻,瞬间点亮了渔港海面上最美的一切风景。绚丽的美在瞬间爆发,然后,一切回归清澈平静的海面。如果不急着赶路,慢悠悠地乘着渡轮观看渔港风景,没有比这更有情趣的观光游。后来,出现了海底隧道,摆渡轮船就销声匿迹。这座小岛也脱胎换骨,整体开发了。曾经只在月光陪伴下听着海风唱催眠曲的小岛,现在自信满满地,在五光十色的光影摇曳中展示绝世容颜;曾经的古屋民居短墙残瓦,定做过高攀月亮星星的美梦,现在她们梦想成真,林立的高楼与星星月亮肩并肩地深情凝视。鲁家峙华丽转身,时尚摩登地站在岸边。一个丰富殷实的时代来临了,日子繁花似锦。只是人总是怀旧,梦里依稀还会出现鲁家峙旧时光里的一些场景,而且还散发着很亲切的味道。突然想起《瓦尔登湖》梭罗自吟自唱的那段:

人们自称洞悉天地;

且看,他们生有羽翼——

各种艺术和各门科学,

还有花样繁复的器械;

唯有风儿吹起

举世无人不知

穿过世事的鲁家峙岛,可否也在缅怀过去,但我知道,她脉管中沸腾的血液正在奔向远方。


声明:文章转载及其它平台发布,请私信联系,未经允许私自转发,必将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

(普陀作协)

作者:陈佩君

责任编辑:孙鼎期

排版:朱清植

普陀作协欢迎来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美孚   普陀   水车   汽笛   渔港   轮船   岛上   海面   小岛   露天   世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