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征收与房价“腰斩”之间的一点思考

首先声明一点,一线、超一线的核心房价不可能“腰斩”,下跌都不可能,我们思考的是整体情况。在北上广深核心地段有几套房的人,依靠变现和理财能力,可以完全规避掉房子会不会掉价的问题。

下面简单整理一下房产税的由来:

房产税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1月份,政务院公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同年6月将房产税、地产税合并为「房地产税」。1951年8月8日,政务院公布了《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

后来经过多次税制简化和改革,在80年代中期城市房地产税拆分为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两部分。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对外企、外资、外籍人员规定仍征收房地产税。

时间来到2010年财政部举行了一次地方税改革研讨会,希望逐步推行房产税征收,并于2011年在重庆市征收了第一笔个人住房房产税。

以上是“房产税”的简单时间线,但是由于个人的房产税征收施行难度很大,所以目前针对个人而言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还都是暂免征收的。

推行房地产税的理由我们大可以简单列举几点:

1 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到达瓶颈,社会阶层流动性愈发固化。

2 人口红利不再,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3 社会思潮的转变,人口面临下行压力。

4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摆脱土地依赖。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社会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反馈——「内卷」。

只有在存量发展的环境下,才会出现所谓的“内卷”形象。因为没有增长,或者说增长不足,大家才会转头对“自己人”下手。

如果是增量发展,那就不叫内卷,而是外卷,或者叫拼搏。蛋糕足够大,利润足够多,每个人只要努力拼搏,都能得到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而内卷则刚好相反,每个人必须努力拼搏,才能把别人挤出赛道,防守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

这是“存量社会”的必然结果,因为蛋糕就这么大,吃一口就少一口。有人吃饱,就一定有人要饿肚子,不想饿肚子的唯一方式就是“卷死”别人。


我们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简单聊聊摆在眼前无法忽视的问题。


微观视角

生育率是这两年很热门的话题,生育率出现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真正受到影响的原因主要就是社会思潮和由于内卷导致的生存环境变差两个方面。

人与人之间愈发独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认可,或者不反感单身的形态。甚至还衍生出了类似“单身经济”一类的新词汇。

人会因为所谓“见识”问题变得“无知”,但毫无疑问没有人是傻子,当他看到所有人都在房子、车子、票子、妹子等问题上疯狂内卷,都很努力但最后只有寥寥几人可以幸存之后,自保一定是第一选择。

这不是几句劝人拼搏立志的鸡汤就能解决的问题,“二舅”可以治好你的精神内耗,但“二舅”可没法给你买车买房。你想知道年轻人活的是不是真的很难?我建议你去搜一下两年前五四青年节播出的《后浪》宣传片被年轻人们骂得有多惨。

【摆烂会传染?城镇青年失业率高达19.9%】

事到如今,那社会思潮是怎么对抗的呢?是从主动「佛系」到被动「躺平」,又从被动「躺平」到主动「摆烂」。大家用实际行动表达:“我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为什么都没精神了呢?因为没钱嘛。

钱去哪了?钱去房子里了嘛。普通老百姓80%的财产都在房子里了,哪还有钱呢,消费拉不上去的原因,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

现在「房子」已经跟太多的东西绑定了,婚姻、工作、教育、事业、医疗,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跟房子挂不上钩的。很多人看着自己三五千的薪资(可能有人觉得很少啊,是老百姓自己不好好生活的问题啊,我劝你少吃点“肉糜”),再看看一两万的房价,那就直接放弃了。

所以你要让人们重新充满干劲,就得搬掉他们身上的大山。先别说什么医疗教育,就一座大山——房子,这个不解决,别的都不解决根本问题。

多说一句:这其实是个蛮严重的问题,因为如果你不管它会愈演愈烈,总有一天会变得让你不得不正视它。而如果一直等到那一天到来,我们才说“噢!原来真的出了问题!”。那就为时已晚了,因为人们那时候可能已经真的不再「相信」了,趁现在人们还更多在调侃和自嘲的时候,一切都还来得及。


宏观视角

第一,先看看城市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就土地财政依赖度世所罕见,根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中总结,全国有超过十个省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超过100%,其余达到80%以上的省市也不在少数。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发展靠卖房子卖地,这肯定不是长远之计。

不知道为什么城市发展和土地财政关系密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之前这篇文,里面有简单介绍土地与城市发展的循环关系:

【五分钟理清房价坚挺的底层原理】

第二,再看看产业结构,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如果今年全世界一颗粮食都收不上来,中国也不会饿死人,再次感谢袁隆平院士和千千万万个农学研究者。

抛开农业大国,我们还是「世界工厂」,这也就意味着更多人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种手工业、工业制成品在世界供应链中都占有很大比重。

不然为什么2020年疫情之初全世界消费品生产都受到影响了呢?中国一封闭,各种原料、组件、成品全都运不出去,欧美刚一幸灾乐祸,突然发现自己家“没米下锅”了。

但现在除了农业是真的很强以外,世界工厂这个名头可能保持不了多久了。目前一是全球一体化明显在被削弱,二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开始往东南亚转移,那边的人口红利更强,用工成本更低。中国的老板们都开始去那边建厂,你不可能让中国的工人也跟着抛家舍业跑到东南亚去做工,还要挣比之前更少的钱。

现在大家感触不深,但随着工业智能化和全球产业转移,未来几年会有越来越多从事手工业、轻工业的人逐渐面临失业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失业。

很显然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创造一个欧美那样的“高福利”社会,所以产业转型是近年来每次国家政策都会出现的高频词汇。

第三,如果关注公考的人应该会知道公务员补录这件事,每年都有补录,但今年的补录就很有意思,主要集中在税务系统。今年的公务员补录计划招录5182人,税务系统占了5000个名额。

都知道体制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可别告诉我是突然有几千人到了退休年龄,而常规招考公务员时没有将人员缺口计算在内。每年公务员招录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可以说如果有临退休人员缺口,一般会分批次提前几年就把人员都补充好等待交接了。

那么有什么业务需要新增大量的基层人员呢?必然是非对公业务,目前又没有新的要对个人征收的税种出台,能想到的就只有房产税这一项。

我们大胆假设,未来几年税务系统应该还会占领相对来说很大一部分的公务员新招录名额,为将来要开展的业务做好人员准备,毕竟如果要征收个人房产税,那可是数以百万亿计的财产总额,既不能出岔子,也不能出乱子。

第四,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产税的税收对比土地财政的税收差值会越来越小,最终超过土地财政。

房产税目前的计划比例,当从价计征时比例为扣除10~30%后余价的1.2%,从租计征时为租金的12%。

在2014年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估算(城镇居民7.49亿,人均住宅面积33 ,商品房均价6300元/平方米)的全国住房总价值已经超过了150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只征收1%就已经是1.5万亿的财政收入,而2021年全国GDP总额也只有114万亿元人民币。

这几年房价涨了多少,房子卖了多少,大家心里有杆秤,我没有再去查具体数字。



我们总结一下,现在一方面是地方的土地财政快要走到尽头,城市发展陷入停滞,国家也面临产业转型,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是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上不封顶,杠杆效果越拉越大,对普通人的压力已经快要到达极限了。

所以在我看来征收「房产税」,一方面会成为良好可持续的税收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强势打压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让地方财政和城市发展逐渐回归健康可控的范围。对于国家和民众而言,是有利无害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而一旦房产税取代了土地出让的收益,国家势必会放松“限跌”,让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当然也只是在我看来,而且我们应该强调一点。要不要征收个人房产税是国家的决策,而这种决策一定是出于宏观考虑,如果说减轻了民众负担,那也只是令人欣慰的“副作用”。但是如果个人房产税全面征收,必然会严重打击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除了一线、超一线城市,不会有人炒房了,这对普通人而言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这样一来,其他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一定会产生巨大波动。会降,降多少说不准;会有腰斩,但斩了谁还不知道。

其实近年来已经有地方爆了房价的雷了,比如“燕郊”,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至少听过燕郊的楼盘,从3万多到1万多的“神话”。跳楼的没见到,但是“1元卖房”的确实存在,只求购房的人承接剩余贷款,其他分文不取。


所以如果你还相信楼市的不败神话,那就带好钱去北上广深,或者杭州、西安一类的新一线城市投资。如果你有所犹豫,自住房够钱就可以买了,毕竟你不在乎它涨价降价。

我猜想,在未来的5~10年内,我们的经济生活一定会发生变化。10年最晚20年后,房子的意义会和现在截然不同。

个人房产税全面征收的一天,大概就是土地财政枯竭的一天,消费与经济增长面临停滞的一天。

结语:

这只是个人根据现有数据和社会现状的一点猜想和推理,不具备权威性,也没觉得它很有说服力。各位看官不必以我的想法为参考,欢迎理性讨论,但是……我并不想争论“你的房子”未来会不会“不值钱”这件事。

数据和消息来源于百科词条、国家统计局、Wind网站数据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不实之处非常抱歉,请随时指出予以斧正,我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国家统计局   房价   中国   财政   房子   土地   简单   人员   社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