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豆战争:四大粮商合伙企图做空中国,不料却“兵败”中储粮

2004年,是令国内几乎所有大豆业内人士都印象深刻的一年,也是中国大豆行业第一次领略到美国粮食霸权的厉害、被国际四大粮商所联合围攻的灰暗一年。

当年年初,在美国农业部放声说大豆产量将要降低以及金融资本炒作之下,美国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瞬间暴涨70%以上。

在一片看好大豆行情的舆论之下,前来美国的中国大豆企业采购团在“买涨不买跌”的策略下盲目在高位买下800万吨美国大豆。

结果采购完成不久,美国农业部就应声“辟谣”,所谓产量下降是误会,大豆产量将会保持预期增加。

这一下使得大豆价格暴跌将近三分之一,一来一回让中国遭到惨重损失,单单退货违约就高达数十亿美元,上千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随即宣告破产。

已经等待多时的国际四大粮商瞅准机会,在低位席卷中国大豆市场,趁机收购大批破产企业。

短短两年时间,国际四大粮商就控制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来源,在97家大豆压榨企业当中,有多达64家为外资控股企业,其中四大粮商之一的ADM一家就控股了13个企业。

3年之后,在席卷全球的07-08粮食危机中,国际大宗粮食价格一再上涨,谷物价格最高涨到200%,全世界较之往年暴增了一亿饥饿人口,

已经从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四大粮商准备故技重施,再一次对中国农业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大量买进粮食抬高价格,意图占领国际上最后一个“粮食安全孤岛”,控制中国的粮食命脉。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再也没能像上次那样侥幸获胜了,因为这一次的对手换人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那么,在这次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储粮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展开博弈的?美国政府与这四大粮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中储粮粮仓)


要想说清这一次双方斗争的来龙去脉,就得先从美国粮食霸权与国际四大粮商的形成开始说起。

比航母还可怕的美国粮食霸权:不费一枪一弹 压垮苏联的杀招

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除了台面上傲视全球的11艘航空母舰、闪闪发绿的美元、乌黑粘稠的石油、难以企及的先进科技以外,其实还有一项很少为人所知的优势——粮食霸权。

与核武器、航母、芯片相比,粮食霸权是美国所有霸权武器库当中最隐晦同时也是最能够杀人于无形的一项终极杀手锏。

(美国现代化大农场)


任何一个国家、个人,没有了石油、芯片仍然可以生存下去,可是没有了粮食,就彻底沦为别人的掌中玩物。

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自二战以来,美国以国家力量作为后盾不惜成本补贴国内农业,大力扶植以美国ADM 、美国邦吉、美国嘉吉为代表的农业巨头企业,在“绿色革命”、“自由贸易”这类光鲜亮丽的口号下,以“国家+资本”的双重组合模式逐渐确立起全世界粮食领域的霸主地位。

(1959年以来的美国农业补贴)


起初,美国的粮食工具运用得并不顺利。

在早期同苏联的博弈过程中,美国曾尝试运用简单粗暴的粮食禁运手段迫使苏联屈服于自己,但国际粮食多数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

即使美国一国禁运,苏联也可以多花费一些代价从美国貌合神离的盟友购得急需的粮食,这样损人不利己的方式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让国内农业巨头承担了不小的损失。

里根执政后,美国先是直接取消低效的禁运方法,让苏联可以放心大胆在国际上获取充足的粮食,使苏联成为全世界头号粮食进口大国。

然后美国巧妙地施展了一招釜底抽薪,将攻击目标锁定在苏联至关重要的石油外汇上面,在80年代后期通过操纵国际油价大跌而令苏联的外汇收入断崖式下降。

(苏联末期,空空的商店货架)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联在1991年迎来一场持续数月之久的干旱,粮食主产区纷纷遭殃,当年国内粮食收购数量剧降至同期的22%,一下子让本就脆弱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再加上苏联外汇剧降,无力收购国外粮食,导致国内食物销售短缺,商店食物货架常常空空如也,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们对于戈尔巴乔夫政权的最后一丝心理底线彻底被击穿,使得苏联解体得以水到渠成。

90年代以来,美国以四大粮商为马前卒,在全球各国的农业领域攻城略地,让不少发展中国家沦为自己的“农业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粮食霸权。

所谓四大粮商,即美国ADM 、美国邦吉 、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路易达孚规模较小,故基本与前三家保持一致)四家跨国企业,由于四家公司首字母带有ABCD,所以又称其为“ABCD”四大粮商。

正如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一样,这四家粮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垄断了全世界80%以上的粮食贸易,建立起了从研发、加工、物流、销售在内的一条龙产业链。

(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在巴西的大豆工厂分布)


狐假虎威的四大粮商在美国“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的大旗掩护下肆意地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跑马圈地。

美国的策略用其农业官员的一段话来说就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不合时宜。他们可以通过依赖美国农产品来更好地确保粮食安全。

以墨西哥为例,原本墨西哥是典型的农业出口国,将近4成的外汇收入来源于农业出口。

结果北美自由贸易签订以后,享受免税待遇的四大粮商农产品蜂拥涌入墨西哥国内,原来国内传统优势农产品纷纷不堪美国廉价产品倾销而接连丢失市场。

自此以后,墨西哥从农业出口国一下子变成了农业进口国,每年在粮食进口上花费的外汇相当于当年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

每逢粮价上涨,墨西哥国内就屡屡因此而爆发骚乱抗议,美国牢牢地控制住了墨西哥的饭碗。

当然,简单的农业产品倾销收割方式在生物科技时代已经显得有些过时,尤其是全球农业产量节节攀升以后,要想在供给端、销售端进行炒作以推高粮价并不太容易做到。

于是在2007年——2008年,一场由人为扭曲粮食需求引发的粮价危机应运而生。

(2000年后,中国国内消费的大豆愈发依靠国外进口)


(二)美国借“生物燃料”革命点燃全球粮价 中国成国际粮食安全岛

自2005年到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暴涨,单单2007年就上涨了超过50%的幅度。其中小麦价格更是飙涨了112%,水稻价格飙升180%,全球1.05亿人因为粮价波动而陷入贫困境地当中。

是天灾导致粮价升高吗?据联合国数据,尽管一些地方受气候灾害影响,但整体上2004年到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都在以2%的速度增加,人口增长率也维持在2%以下,完全没有理由因为供给不足而抬升粮价。

(2006年,美国生物燃料一枝独秀)


实际上,这次价格上涨离不开美国所推行的生物燃料革命。

从2000年开始,在油价上涨和绿色环保的推动之下,美国与西欧一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生物燃料革命”计划。

简单说,为了减少石油天然气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美国立法要求汽油和柴油必须添加所谓更加环保的生物燃料,即将玉米、大豆、甘蔗、亚麻籽、花生、油菜籽等农作物用来生产制作燃料。

表面上看生物燃料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推行生物燃料有利于全球环保事业。

不过问题在于,生物燃料要想大规模应用,必然挤压人类、动物的食物供给,将更多种植水稻小麦的耕地用于生产玉米、甘蔗之类的燃料作物。

(玉米是生物燃料重要来源)


据估算,如果要让生物燃料增加到全球燃料使用的二十分之一,那么全世界所有耕地必须增加15%。

仅在2008年,美国就将20%的玉米被用于生物燃料制作。

结果显而易见,在生物燃料带来的旺盛需求、口粮被挤压的担心推动下,全世界粮价迎来一波暴涨,四大粮商因此而大赚一笔。

2007年,主打生物燃料的ADM赚取了67%的利润增长率,邦吉、嘉吉也各自拿到49%、36的漂亮数据。四年后,四大粮商年销售收入合计达2788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财政收入的九分之一。

不过令四大粮商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次粮食危机他们并未能在中国复制04年的成功。

与世界高涨的粮价相比,中国粮价却显得相当平稳,07年整体粮价上涨仅仅10%左右。

其中大米价格在08年不过上涨26%,相当于同期国际大米涨幅的七分之一中国成为了08世界粮食危机中名副其实的“安全岛”。

(08年南方雪灾)


四大粮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明明在08年经历了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天灾,又是全世界第一粮食消费大国,为什么中国能置身事外、保证粮价平稳运行?

其实与04年的大豆失利相比,中国成功度过此轮危机的最大原因只有一个——国家队亲自下场。

(三)救火队长“中储粮”下场 中国在世界粮食危机中独善其身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自建国伊始,中国就开始建立起了“甲字粮”、“506粮”在内的储备粮制度。

90年代以后,中国正式建立起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于2000年成立了注册资本166.8亿元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上世纪60年代的储备仓vs中储粮现代化立筒仓)


从成立之初的82个直属粮库发展到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的980个粮库、10000多家委托库,中储粮成为稳定中国粮价的压舱巨石。

面对国际资本的炒作游戏,中储粮的应对之道只有简单的八个字:高抛低吸、削峰填谷。

第一个回合。国际粮商拼命拉高价格,凭借雄厚的资本不断从我国市场收购粮食,妄图将我国粮食市场拉进高价漩涡。

(中储粮粮仓一角)


中储粮果断在2007年向市场投放了500多万吨中央储备稻谷、玉米以及食用油,抑制了当年的上涨狂潮。

第二年年初,持续数省的南方雪灾造成了全国范围内超过2亿亩的农田受灾、3000万亩绝收。

加上多个大米出口国宣布禁止出口,一时间人心浮动,受四大粮商控制的舆论应声进行炒作,粮价似乎即将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这个重要的关头,中储粮重拳出击安抚了人心,仅仅在3月末的两天时间里,就向市场投放了443.88万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足足使得国内每吨小麦价格下降了5元,同时在多个受灾区域利用发达的物流体系及时输送粮食,使得四大粮商败走“麦”城。

从外,国家发改委也看出了生物燃料背后的阴谋,果断出手叫停了国内的粮食燃料项目,避免粮食遭到挤压。

第二回合,谷贱伤农,丰则贵籴。

国际金融海啸后,粮价迎来了过山车一般的变化,考虑农产品下跌所引发的农民收入下降,中储粮再次发挥了托底的作用,当年向农民收购了9300多万吨的政策性粮食,保证了我国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500亿元,从而平稳度过了金融海啸。

粮食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之战。不少国家因为过分迷信自由市场而将农业主权拱手相让,从而令国家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从俄乌冲突中看到美国及其控制的国际四大粮商在背后操纵炒作粮价的影子,可以说,反抗美国粮食霸权的难度一点也不比芯片霸权、美元霸权、军事霸权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粮商   大豆   中国   苏联   中美   粮价   霸权   美国   燃料   粮食   战争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