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生命-10.“猿人”怎么了(上)

既然生物界不能提供一个连系人、猿的环节,那就只好企望化石纪录有这种环节了

多年以来,有不少报道说发现了样子像猿的人遗留下来的化石。科学论著中描绘这种生物的图片目不暇接。这些生物是人、兽之间的进化环节吗?我们的祖先是“猿人”吗?进化论学家说是的。所以我们在科学刊物上常常可以看见如下的文章题目:“猿怎样变成人”。


诚然,某些进化论者觉得人类这些理论上的祖先不应该算作“猿”。可是,他们的某些同事并不这么严谨。史蒂文·杰伊·古尔德说:“人……是由样子像猿的祖先进化出来的。”乔治·盖洛德·辛普森也说:“任何人看见这个共同祖先,都一定会用通俗话把它叫作一只猿,或者一只猴子。既然‘猿’和‘猴’这两个名称的定义是约定俗成的,人的祖先也就的确是猿猴了。”


对于证明人类祖先的确是像猿的,为什么化石纪录这样重要呢?因为今天在生物界中,完全没有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在人类和现存的任何一种动物之间隔着一道深沟,而人类和猿类之间并无例外。因此,既然生物界不能提供一个连系人、猿的环节,那就只好企望化石纪录有这种环节了。


从进化论的观点看来,现在人、猿之间的显著鸿沟是种奇怪的现象。进化论声言动物一步步走上进化的阶梯时,就越来越有生还的能力。既然如此,为什么“次一等”的猿类仍旧存在,而进化上本该较为先进的假设中间类型,却一个也没有呢?今天,我们看得见黑猿、大猿和褐猿,但看不见“猿人”。猿类动物和现代人之间的“环节”,时间上较为接近现代,而且据说较为先进,每一个都绝了种;而比较低等的猿却没有绝种,这听起来有道理吗?

化石证据有多少?

从科学论著、博物馆展览和电视节目的内容看来,似乎一定有很充分的证据证明人是从像猿的动物进化成的。事情果真这样吗?且说,在达尔文的时代又有什么化石证据证实这一点呢?他开始立论,是因为受了化石证据的鼓励吗?


《原子科学家公报》说:“有关人类进化的早期理论,如果仔细去看,就会觉得它是怪论。戴维·皮尔比姆把这些早期理论形容作‘全无化石根据的’。那就是说,这一套套有关人类进化的理论,本该有一点化石证据才对,但是其实化石少得对于理论全无影响,又或者根本没有化石可言。可见,在人类的所谓最近亲属和早期的人类化石之间,就只有19世纪科学家的幻想而已。”这一份科学刊物指出原因说:“这些人很想相信进化,相信人类是进化出来的,他们的研究结果也就受到左右。”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搜索,“猿人”的化石证据有多少呢?理查德德·利基说:“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在下结论时可以根据的证据甚少,所以他们不得不常常改变结论。”《新科学家》周刊评论道:“如果按照证据的多寡来看,化石人的研究至多可以算是古生物学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而已。……搜集所得的化石残缺得使人干着急,而化石本身也常常是零散的,不能表示什么确定的结果。”


同样,《起源》这本书说:“我们循着进化的轨迹逐渐接近人类的时候,路途就变得非常模糊不清,这也是因为化石证据贫乏的缘故。”《科学》杂志也说:“主要的科学证据不过是零零星星、少得可怜的骨头,而人类的进化史就要靠这么一堆骨头编写出来。有一位人类学家把这种工作比作要重写出《战争与和平》的全部情节,而材料只有胡乱挑选的13页原稿。”


有关“猿人”的化石纪录到底稀少到什么程度呢?且注意以下的话。《新闻周刊》:“在公爵大学任职的埃尔温·西蒙斯说:‘你可以把全部化石都放在一张书桌上。’”《纽约时报》:“人类祖先的出土残余化石可以全放在一张台球桌上。要靠这一桌子东西看透过去几百万年的一片迷茫,谈何容易。”《科学文摘》月刊:“要特别一提的,就是人类进化的所有物证,都可以放进一副棺材里,而空间还有余呢!……比如现代猿就不知道是从哪里忽然变出来的。它是没有过去、没有化石纪录的。至于现代人——直立、裸体、能造器具、会思考的人——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的话,就会承认他的真实起源同样是个奥秘。”


现代类型的人,也就是能推理、计划、发明、积累知识、使用复杂语言的人,在化石纪录中是突然出现的。古尔德在所著的《臆断错误话人类》中说:“没有任何证据表示,自从五万年前人类在化石纪录中出现以来,人脑的大小和结构经历过什么生物学上的变化。”因此,《体内的宇宙》这本书问道:“什么东西使进化过程……仿佛在一夜之间就产生出具有异乎寻常的脑子的现代人类呢?”进化论不能解答这个问题。然而,答案会不会是:这种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生物是创造出来的?

“环节”在哪里?

可是,科学家不是已经找到了像猿动物和人之间的必需“环节”吗?证据表明还是没有。《科学文摘》月刊中提到“缺乏一个过渡环节来解释现代人怎么会相当突然出现”。《新闻周刊》说:“人、猿之间短缺的环节……不过是成套先后有序的幻影动物之中最瞩目的一个而已。在化石纪录里,环节短缺才是通例。”


由于没有过渡环节,进化论者不得不从极少的证据中捏造出一些“幻影动物”来,把它们充作真有其物的样子。这一点正好解释为什么会有以下载于一份科学杂志里的矛盾现象:“人是由像猿的祖先循序渐进地演变出来的,而不是像某些科学家所说,由一个类型一下子跳到另一个类型。……可是,另一些人类学家根据大同小异的资料,却达致正好相反的结论。”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明白备受敬重的解剖学者索利·朱克曼所说的话,他在《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杂志》上写道:“在解剖学者和生物学家中,有一个存亡继绝的宗派仍在追寻人类进化上家喻户晓的‘失落环节’,就如中世纪的武士不断追寻据说基督用过的圣杯一般,于是臆说和谬论也就继续在今天风靡一时,像50年前以至更早的情形一样。”他指出事实常常被人置之不理,而当前流行的说法,即使与证据相反,反倒被人拥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猿人   进化论   化石   祖先   证据   奇妙   环节   纪录   人类   动物   生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