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效应发生于“多元宇宙”的相互作用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化学物理学家比尔·波里尔教授创立了一种量子力学理论,不仅假定了平行宇宙的存在,而且判定了平行宇宙的相互作用,平行宇宙在相互作用中引起了微观世界中可观测的量子一切效应。4年之前,比尔·波里尔提出了一种量子学理论,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的人士对这一激发了科学创意和想象力的新奇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物理评论X》杂志邀请一些科学家对波里尔教授的奇特理论进行了评论,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很好地定义多重世界的概念,但波里尔教授应用的数学工具建立在标准量子力学波动理论的基础上。

在波里尔教授构建的多重世界相互作用的理论中,从一开始就建构在数学的基础上。然而,仅靠数学不能建构确定性的真实世界,只有实验观测才是检验任何理论的终极标准。迄今为止,很多研究多重世界相互作用的科学家给出了与标准量子力学相同的预测,科学家现在能做的事似乎就是确认预测的正确性。波里尔教授追求实际的目标,在不经意间却发现了新的理论线索。

波里尔教授对科学媒体人士解释说,“不是在某一天坐下来时,我突然产生了灵感的冲动,然后,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我开始构造一个有些狂热的解释量子世界的方式。量子世界建立在平行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我一直在开发一种有效的计算机模型,应用对量子轨迹进行描述的物理方法,有一次突然意识到,实际上不需要任何的波动理论,我们同样可以获得对所有量子轨迹进行描述的效果”。

2010年,波里尔教授发表了一篇化学物理学的论文,对量子物理学给出了数学和物理学新的描述,论文的发表促成了他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数学家杰米里·希夫的合作研究,两人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2012年一期的《化学物理学杂志》上,论文的下载量达到了2万次,这是杂志社创刊历史上下载量最大的一篇论文。两人合作研究的成果受到了科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波里尔教授在欣喜之余感到十分自豪,很多物理学家甚至哲学家加入了课题的研究和讨论。

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霍华德·怀斯曼是一名研究人员,他在布里斯班的格里菲茨大学从事研究活动时有幸遇见了波里尔教授,怀斯曼十分认同波里尔教授的研究思路,他认为波里尔采取了集合粒子的研究方式,不是仅考虑了单个粒子的物理特性。近日,怀斯曼和合作者递交了他们的第一篇论文,《物理学评论X》杂志的编辑将他们对多重世界相互作用进行解释的论文以及波里尔教授的评论一起发表,对量子世界的解释向前推进了一步。

怀斯曼以离散形式解释了量子世界,存在一个有限的、极大数量的粒子集合体,同样存在极大数量多重世界的集合。波里尔教授评论了怀斯曼开发的应用数学工具,怀斯曼的论文包含了很多的数学思路,取得了物理和数学的突破,怀斯曼的科学研究小组在基础物理学领域提出了有关量子力学的解释,事实上建构了新的、有广阔理论前景的计算机模型,科学小组开发的数学和计算机方法得到了良好回报。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系,知名的研究型教授比尔·波里尔的纯粹理论研究还在继续,是否会引起一次量子物理学的论战,目前是一个未知数。





(编译:2014-11-14)





「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相互作用   量子   量子力学   物理学   效应   宇宙   教授   物理   理论   数学   论文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