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2000多年的墨家黑科技,究竟有多牛?为何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先生曾经评价说:

“墨子在自然学科上的成就,相当于整个希腊。”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在量子力学的那期视频中,我们提到2016年8月16日,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这颗卫星的发射意味着人类首次实现了

地球上相距千公里以上的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也代表着我们向量子通信网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水平而言,量子通信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信,

确切来说,应该是基于量子纠缠的加密技术。

利用量子卫星向两个地面站同时发送一对完全随机

且只有通信双方知道的量子密钥,密钥中每对量子都处于“纠缠”状态。

发送方用密钥加密,接收方用密钥解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详细内容可以回看我往期的视频。

今天这期节目咱们来聊聊这颗卫星命名背后的深意。

科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名字,“墨子号”。

墨子究竟是谁,他何以代表目前人类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呢?

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只有短短24个字的记载呢?

都说秦汉之后墨家突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那么墨家思想如今是真的没有传人了吗?

也许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今天咱们就来一步步破解这个谜团。

墨家

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然而,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各诸侯国之间的征战越来越残酷,同时代表古代知识分子的士人阶层崛起,

纷纷提出自己对乱世的解决之道。他们的思想各成派别,形成了儒家、道家、

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兵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公元前440 年前后,南方强国楚国打算出兵攻打中原小国宋。

当时在位执政的楚惠王为了确保胜利,还特意请公输班制造了精巧的攻城云梯。

公输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被后世尊为工匠鼻祖的鲁班。

楚宋两国悬殊的国力,再加上鲁班出神入化的技艺加持,这仗似乎没什么悬念。

可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时,楚惠王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此人衣衫褴褛,长途跋涉从鲁国赶来,他便是墨家的掌门人和创始人墨子。

这一年,墨子大约29岁,得知楚将攻宋时,墨子正在鲁国讲学。

他知道一旦开战宋国必败无疑,届时宋国百姓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于是,墨子一边安排自己的大弟子禽滑厘带领300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

一边亲自出马,奔赴楚国,试图说服楚惠王其放弃攻宋的想法。

墨子日夜兼程,十多天后,赶到楚国国都郢yǐng城时,鞋也磨破了,脚也走出血泡了。

但他还是一刻都不敢耽误,立刻求见楚惠王。

见到楚惠王后,墨子直截了当地问到:“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

放着自己华丽的马车不坐,非要偷邻居的破车子;

放着锦衣华服不穿,非要惦记着邻居的破布衣;

放着山珍海味不吃,非要偷吃别人的残羹冷炙,你说这是什么人呢?”

楚惠王不假思索的说,“这人怕是有偷窃癖吧?”

墨子一听楚惠王中套了,接着说,

“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

两者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岂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

楚惠王被墨子说的哑口无言,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当下恨不得把墨子拖出去斩了,但此时的墨子早已声名赫赫,贸然杀之,恐引天下非议。

楚惠王虽然词穷,但仍然硬着头皮回怼墨子说:我说不过你,但我就是要打,你能怎么着?公输班把云梯都给我造好了,这一仗十拿九稳。

墨子见劝不动楚惠王,干脆解下腰带两头一围,当做城墙,

以木片代表各种器械,叫来鲁班,让他模拟攻城。

墨子与鲁班开始演习各种攻守战阵,楚惠王在傍边看得津津有味。

可看着看着觉得不对了,鲁班连续组织了9次进攻,均被墨子一一击破。

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

鲁班气急败坏之下大声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你,可我就是不说。」

墨子笑笑答道:「我知道你知道该怎么对付我,我也不想说。」

一旁的楚惠王听傻了,这两人是在说绕口令吗?

其实墨子是猜到了,鲁班对他起了杀心,想要以绝后患。

墨子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吗?

我早已安排了300弟子在宋国城墙上以逸待劳了,

而且守城用的器械全是我墨家独家打造的。

楚惠王彻底无语,这才打消了攻宋国的想法,一场战乱消弭于无形。

这就是《墨子·公输》中所记载的墨子陈辞救宋的故事。

可这墨子究竟是个什么来历,他在器械制造上的造诣如何能让鲁班都甘拜下风呢?

墨家黑科技

墨子本名墨翟,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70年左右,死于公元前390年左右。

墨子的身世之谜与神秘的墨家一样,到现在依然有着很大的争议。

《史记》上记载,墨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人,《淮南子·要略》中则说墨子是鲁国人。

随着近现代外国史学家参与研究,更有人因为墨子黑发黑肤,黑脸黑脚,

说他其实来自古印度。不论墨子的出身为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他所创立的墨家,

在先秦时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墨家学派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和鲜明的宗旨。

其领袖被称为巨子(钜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

根据墨学研究者方授楚所撰写的《墨学源流》,墨子就是第一代巨子。

墨子去世后,其大弟子禽滑厘成为了第二代巨子。

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汤蹈火,舍身行道。

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

整个墨家学派就像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实践精神的帮派,

文武双全,既能纸上谈兵,又能上阵杀敌。

如果把先秦的学术界比作一所大学,那么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唯一的理科专业,

所以从这里毕业的墨者在一大群文科生中就显得尤其特立独行。

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先生曾经评价说:

“墨子在自然学科上的成就,相当于整个希腊。”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黑科技,墨家几乎全都承包了。

如果鲁班是中国工匠的鼻祖,那么墨子就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颗量子卫星以墨子命名的原因。

墨子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力学、光学、数学、几何学等方面。

据统计,墨子在力学领域中的发现就有9项,光学8项,数学领域则高达29项。

在光学方面,墨子带领弟子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并阐述了投影和针孔成像的原理。

在《墨子.经说》中有这样的记载: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

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

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古文中的“到“和”倒立“的”倒“是同义词。“午”则指的是两束光线交叉。“端”有小孔的意思。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光线交叉通过小孔,投射出来的影子是倒立的。

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小孔和物体、以及投射屏幕之间的距离。

小孔距离物体越近,或者距离屏幕越远,则成像越大。

小孔距离物体越远,或者距离屏幕越近,则成像越小。

怎么样,恐怖不恐怖?这应该是世界上对于光的直线传播最早的描述了。

在数学方面 ,墨子对“十进制”、“全量大于分量公理” 等都进行了论述,

甚至还注意到了有关微积分的问题。

《墨子.经说》种记载:“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就是空间区域中,如果没有地方放置尺子,那么说明这个区间是有限的,

就是有穷;如果空间区域可以一直不断地放置尺子,说明这个区域是无穷的。

在几何学方面,墨子给出了方、圆、直线等几何图形的基本定义。

墨子说,四角均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对正方形的定义相一致。

墨子还说:“圆,一中同长也。” 就是与中心等距离长度的点的轨迹就是圆。

关于直线,墨子将其定义为三点共线。

在力学方面,墨子提出:“动,域徙也。”

意思是机械运动的本质就是物体的位移。

墨子还指出:“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这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墨子提出了杠杆定理,

足足比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早了两个世纪。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句话说的便是杠杆原理,但墨子比阿基米德更早发现,

秤杆称量重物时,达到平衡是因为“本”短“标”长。

“本”是阻力臂,“标”是施力臂,由此推演出力学公式:

阻力 阻力臂(“本”) 施力 施力臂(“标”)

除此之外,墨家可以称的上是2000多年前最厉害的跨国军火集团,

由他们所发明的三大战争武器,随便拿出来一样,在战场上就能起到碾压敌军的作用。

连弩车

《墨子. 备高临》中记载,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向墨子请教守城的方法,

墨子提到了一种重型守城器械,连弩车。

它由一百五十多斤青铜和大量木材建造而成的,与城墙等宽。

用青铜卡尺固定弩弦,以青铜轱辘进行上弦,需要由10人操作,

一次可以连续发射60多枚箭矢。

籍车

墨子还发明过一种大型进攻性武器,籍车。相当于坦克的原型。

籍车全身由铁皮覆盖,可向敌军投射炭火球,射程有远、中、近三种。

多架籍车交叉使用,瞬间便能制造一片火海,将敌军大营炸得粉碎。

侦查木鸢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

墨子曾经花了3年的时间制造出了一只能够载人飞行的木质飞鸟。

被称为侦查木鸢,它可以在天上飞一天。

如果派一个体重非常轻的人坐在上面,则可以起到侦查敌情的作用。

这在2000年多前绝对算得上是尖端高科技了。

如果记载是真实的,这应该是飞机最早的雏形了吧。

怪不得有人说,墨家就是一个由“未来穿越人”创立的神秘流派。

不过,说了这么多,墨子最厉害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他的科学发明,而是他的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

墨子虽然具体出生年月不详,但我们知道大约出生在孔子去世之后,

当时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轴心。

墨子在年轻时也曾经投身儒学门下,学习儒家的仁义、礼乐。

可学着学着就发现,儒家思想有太多他所不能认同的观点,

比如说儒家的繁文缛节、等级观点。

从春秋到战国,是一个礼乐崩坏的过程。

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已经变成了统治者固化阶级,掌管天下的口号。

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墨子,觉得阶层固化是个非常可怕的东西,

在他眼里儒家思想是无法终结乱世的。

于是便自立门派,并很快将墨家提升到了和儒家同等的地位,

以至于当时人称:世间之学,非儒即墨。不得不说,牛人就是牛人。

孟子也曾经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语出《孟子·滕文公》)

杨,指的是战国初期道家思想家杨朱。

说起道家,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黄帝、老子、和庄子,认为他们一脉相承,

但其实在老子和庄子之间,还有一个神秘人物。

他所讲的道学,才是道家思想中不可多得的精髓,这个就是杨朱。

关于杨朱,我们挖个坑,有机会再详细讲,现在还是回到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总结来说,其实就20个字: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字虽不多,但寓意深刻,自成逻辑,环环相扣,

构建起了一个庞大且严谨的思维体系,吸引了无数的追随者。

兼爱、非攻

兼爱和非攻是墨家思想最重要的两大支柱。

所谓兼爱,顾名思义就是,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这个“别人”是冲破血缘和等级阻碍的。

墨子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如此混乱,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兼爱,

因为自私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才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他试图建立一个君臣、父子、兄弟、甚至各个阶层人人平等,相互友爱的理想社会。

乍听之下,特别的圣母。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墨子的理论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人都是自私的,怎么可能做到,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们。

但实际上兼相爱还有下半句,叫做交相利。

相对于兼相爱,交相利才是重点和精髓。

这句话完整的解析应该是,我们彼此相爱,才能够互相得利。

所以听懂了吗?互利是目的,兼爱只是手段。

墨子从不避讳人性的恶,他讲究的是因势利导,利用人性制衡人性。

他还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兼爱”实施起来其实一点都不难,

不需要跟人们去讲大道理,只需要许之以利,这里的“利”是利益的“利”。

想当年,楚灵王喜欢细腰,他的妃子臣下就争着减肥,一天只吃一顿饭,

饿得面黄肌瘦,扶着墙才能站起来。

晋文公喜欢简朴,他的臣子就穿粗布衣,披母羊皮,踏草鞋垫。

越王勾践好勇,他的将领们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可见再难的事,只有利可图,就有人去做。兼爱,有那么难吗?

再来说说非攻。字面意思简单易懂,就是:放弃战争,和平共处。

兼爱与非攻合起来就是咱们当下的流行语:LOVE AND PEACE!

但是与“兼爱”一样,“非攻”也应该透过字面意思理解其精神内核。

墨子所说的“非攻”并不是像佛祖一样舍身饲虎,试图感化敌人,

而是建议统治者不要滥攻,但是有的时候需要“以战止战”。

意思是你可以不主动进攻对方,但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有有抵御他入侵的能力,

相当于一种“威慑力”。弱国无外交,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套用一句现代的话就是:和平不是幻想出来的,是用武力制造的,也是用武力捍卫的。

不知道如今的核威慑是不是盗用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与此同时,墨家的墨者们还有一种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一旦有强国毫无理由入侵弱国,他们就会携带墨家独门器械,

日夜兼程奔赴弱国,帮他们守城,且不收取任何报酬。

墨子救宋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非乐、非命

“非命”是墨家的人生观。墨子认为,世界上是不存在宿命论一说的,

没有人生下来就该低人一等,也没有人活该被剥削被压迫。

这种人人平等的观念放在现代社会很好理解,但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样一段话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墨家的“非命论”是与儒家“天命论”的一个正面硬钢。

《论语·颜渊》中提出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

即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很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

虽然孔子这话的本意是想劝诫大家坦然面对成败得失,凡是要看得开。

但这句话还是被后世很多人曲解成了“消极躺平”的代名词。

比起儒家的「尽人事,听天命」,墨家则更强调,「我命由我不由天」。

每个人都可以靠努力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墨子看来,如果大家都信命,那么压迫者则压迫得天经地义,

被压迫者则被压迫得心悦诚服。如此以来社会就犹如一潭死水,毫无希望。

墨家的“非命论”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可以说正是一代代领袖秉持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除了“非命”,墨家与儒家的另外一个正面硬钢便是墨家的“非乐”主张。

非乐反对的正是儒家的礼乐。

墨子认为人民有三种忧患,一忧饥饿的人没有食物,

二忧寒冷的人没有衣服,三忧劳动的人无法休息。

但是撞钟、击鼓、弹琴、吹笙,或者以祭祀为目的的大型礼乐表演

对于以上这三种忧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就是在劳民伤财。

说白了,墨子主张多干点利益天下的实事儿,少搞点花里胡哨的意识形态。

这样的观点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非常犀利了。

尚贤、尚同

尚贤和尚同是墨家对待人才的态度。

墨子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治国要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推举贤人,唯才是用。

这就是“尚贤”。能者上,庸者下,一切靠能力、实力说话,而不是看出身和家世。

“尚同”则是指人们的意见要统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是因为没有好的领导者。

因此要“尚贤”,推举天下之贤者,立为天子。

立了天子以后,再选天下之贤者,立为三公辅佐天子。

此后人们就要上行下效,意见统一与上级,只有观念一致,才不会起纷争。

因为“尚同”的思想是非常集权和独裁的,

所以推选出来的天子一定要善心善言善行。

其实整个墨家学派严格的规矩和制度,就是尚同思想的体现。

《吕氏春秋》中记载过一则有关墨家的非常震撼的故事。

说战国时期,有个叫做腹䵍(tun)的巨子在秦国传道授徒。

一天,腹䵍的儿子失手杀了人,秦惠文王觉得腹䵍也年纪不小了,

而且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想着卖个人情给腹䵍,不打算追究了。

可没想着腹䵍坚决不同意,腹䵍说按照墨家的规矩,杀人者死,

就算国法网开一面,他也会按照墨家之法处死儿子。

这就是墨家,他们认为,规矩既然立了,就是用来遵守的。

天志、明鬼

我们再来捋一下墨家思想的思路。

墨子强调人人生来平等,大家要彼此相爱,不要一言不合,动不动就互相攻伐。

治国要唯才是用,让贤者身居高位。

为了避免纷争,选出领袖后,要上下团结一心,下级服从上级的命令。

听起来非常美妙,但细想好像又有点问题。

我们怎么能保证选出的领袖更够不忘初心,将善心善言善行贯彻始终呢?

举个反面的例子,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凝聚性就很强,

但因为选出来的领袖是希特勒,差点将整个民族都带进了坟墓。

所以墨子在这里加了一个监管机制:天志、明鬼

在统治者之上还有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东西,叫做“天志”。

上天会监察人们的行为,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

墨子又在《墨子.明鬼》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证鬼神的存在。

他举了一例子。周朝时期,周宣王处死了劝谏的杜伯,杜伯含冤而亡。

临死前,杜伯曾说:如果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这件事就算了。

但如果人死了,能成鬼的话,那么在三年之内,我一定报复你。

结果杜伯死后第三年时,周宣王外出打猎,众目睽睽之下,

杜伯的魂魄身披红衣,一箭将周宣王射死。

此事还被记录在了史书《春秋》当中。

墨家的鬼神观与儒家的鬼神观也是大相径庭的。

很多人认为,儒家重丧葬、祭祀,他们对于鬼神一定是坚信不疑的。

其实不然。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不否认鬼的存在,

但也不说关于鬼神的事,选择的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雍也》中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这句话是对儒家鬼神观最好的诠释。

尽力去做好人该做的事,对于鬼神,既要尊敬,也要远离,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求证依靠鬼神一类的事物上面。

但墨子却又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想要天下大治的话,就一定要让上到王侯将相士大夫,

下到普通百姓都相信鬼神的存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心有所畏,不敢肆意妄为。

有人说,讲鬼神就是迷信,但我却认为墨家的明鬼思想恰恰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

明鬼在整个墨家思想体系中充当的正是“监管”的职责,使人们相信有一种无所不在,

无所不知的外加事物,在时刻监督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从而让人们遏制自己的恶意。

只不过这个外加事物,被称之为鬼神罢了。

所以墨家的明鬼其实是一种多神论,它并没有规定我们要信什么神。

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皆可信,只需要心存敬畏即可。

节用、节葬

墨子的“节用”、“节葬”观,虽然在整个墨家思想体系中看起来没那么核心,

但却体现了墨家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诸子百家中大部分都提到过“节俭”的概念,但墨家无疑是将这一概念做到极致的。

墨子认为,人活着唯一和最高的意义就是为了心中的“义”和和平。

节俭的目的是民用和民利。他尤其反对厚葬。

春秋战国时代,甚至后来所有的封建王朝,王公贵族们死后,总要修建巨大、奢华的坟墓。

墨子认为这是最愚蠢的做法,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花在活人身上呢?

其中从墨子一系列的观点和主张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墨家会突然消失。

为什么后来我们只闻儒生,不见墨士。

以至于司马迁在煌煌巨著《史记》中,只给墨子留了 24 个字的位置。

还是不痛不痒的24个字,连墨子的准确出生时间都懒得去考证清楚,

只是道听途说,大概跟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因为墨家思想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挑战的是统治者的权威。

要不是 2000 多年后,人们在道家经典《道藏》中找到了墨家著作《墨子》,

墨家的传奇故事可能真的要彻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消失的墨家

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催生了“士”这个阶层。

他们是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百家争鸣的学说就与这个阶层的诞生密切相关。

“士” 的出身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没落的旧贵族,沦为知识分子,没有法定的政治地位,

也没有固定的财产,但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代表人物是儒家的孔子。

二是草根逆袭,上升为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就是墨子。

墨子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同为“士”,这两派的出身是截然相反的,这就导致他们的思想也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张荫麟曾为孔子和墨子两人做过精准的画像:

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孔子不辞养尊处优,而墨子则是恶衣粗食、胼pián手砥足的苦行者。

孔子不讲军旅之事,而墨子则是以墨守著名的战士。

孔子不谈天道,而墨子则把自己的理想托为“天志”。

孔子鄙视手艺,而墨子恰恰是机械巧匠。

墨子死后大约160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

同时也敲响了墨家的丧钟。

到了汉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固然大红大紫,

但法家也以“内法外儒”的方式延续下来了。

而道家与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教人遁世与顺从,也找到了一席之地。

只有墨家,留在了逝去的历史中,后来只能以“侠”的方式零星出现。

墨家的特点早就注定了这个结局。

整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只有墨家是严密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

他们有敢死队,可以随时介入防御性战争,践行“非攻”的理念。

这种模式在国家分裂的状态下,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但是一旦统一的政权建立,

大一统王朝的帝王是绝对不允许此类“黑社会”性质的团体存在的。

墨家的“兼爱”、“非攻”,是秦始皇统一大业上的一个大的绊脚石,

在反对秦始皇的路上,墨家死伤无数。

秦始皇夺取天下后,诸子百家中的墨家自然就成了他第一个瞄准的对象

墨子的思想是超前的。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可统治者怎么能容得下此类学说,如果让墨家大行其道,百姓都不本分了,

觉得人人皆可富贵,你能当皇帝凭什么我不能?

如此一来,帝王还如何把维稳的套路玩下去?

相比之下,儒家的“贵贱之分”则更得帝王的青睐。

最让帝王恐惧的是墨家思想是极容易得人心的。

《史记》中记载有一个秦末汉初田横五百士的故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的反秦起义,四方豪杰纷纷响应。

原齐国贵族田横举兵,称齐王。

后来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和他的五百战友困守在一个孤岛之上。

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可封王封侯;

但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灭口,一个不留。

田横为了保留岛上500将士的性命,只带了两名亲信随从,偷偷离开了小岛,向西安进发。

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自刎而死,临死前嘱咐同行的两个部下,

拿他的人头去见汉高祖。

田横不愿受投降的屈辱,但也以这种方式救下了誓死追随他的五百将士的性命。

汉高祖叹息不已,用王礼厚葬田横,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

可那两人也在田横下葬之时,也自尽在了田横的墓前。

汉高祖后来派人去招降岛上剩余的近500人。

但当大家得知田横自刎后,竟然纷纷跳海而死。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感慨万千说,:“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这种气节何似墨者!有人认为,田横五百士,可能就是历史上最后的一支墨家队伍了。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句名言: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的原型也许就是墨家。

墨家作为一个组织,虽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他们的精神化身为“侠士”,

在秦汉之后得以保留。

以除暴安良为己任,绝不向强权低头的历代侠客也成为了大批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有人说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起源于墨家。

根据史料记载,在徐福东渡的同一时间,秦朝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偷渡浪潮,

这些被迫离开故土的人中,有不少可能就是墨家的传人。

还有人说共济会(Freemasonry)的源头也是墨者。

Free-mason的直译就是“自由石匠”。

共济会的标志规和矩代表的会不会是墨家的匠人精神呢?

也许墨者并没有消失,他们只是带着使命,隐于市,在世界各地默默推动着时代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墨家   墨子   史记   儒家   孔子   巨子   量子   鬼神   春秋   多年   神秘   思想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