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易泄屡治不效,排队三天找我诊治:传承千年的中医要玩完

患者施先生,37岁,主诉敏感易泄。


刻下症见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神疲体倦,食少纳呆,食后腹胀,腹泻。舌淡,苔薄白,脉细。


患者由一位朋友介绍而来,为排号已等待3日,看着身体偏瘦,在别处多方治疗而不效,患者较为爱好国学、信任中医,但服中药后易上火,有时喝中药后会失眠、胃痛、腹泻,故而难以坚持,多方治疗无效。

很显然,此例患者脾胃气虚,肠胃不好,中药难以吸收生效,反而刺激肠胃而腹泻,我细细翻看前医所用方药以及患者服药反应:


1.服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加减——患者上火——说明相火上炎;

2.服用逍遥丸加减——没力气——可见疏利太过,反而伤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逍遥丸中薄荷、柴胡、升降属于风药,辛散清扬,对于气虚者,更加耗伤。

患者胃气虚,再用清心药、或寒凉药物如栀子、连翘、丹参等,自然会胃痛不止。


再者,菟丝子、山茱萸、枸杞同用,显然太滋腻碍胃,补益不进,反而坏事。


组方:黄芪,党参,陈皮,龙眼肉,酸枣仁,夜交藤,金樱子,芡实,煅龙牡,炙甘草。


药进5剂,腹泻立止,睡眠转安,续服5剂,敏感减轻,主症好转,进退1月,诸症消失,已能如愿。

脾胃身为五脏升降之枢纽,若脾胃亏虚,升降失常,则四象失其运行,脏腑失其协调,易损及神志,百病始发。


万变不离其宗,针对心脾虚损型早泄患者,常投以加味归脾汤以求“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宁心安神,固精止遗”,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方中黄芪,补益中气,温养脾胃,龙眼肉甘味更重,润气尤多,气血双补。二者共为君药。


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共为臣药。酸枣仁、茯苓养心安神,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用方最重灵活,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归脾丸中当归、远志二药,辛温易助热“上火”,江西地处岭南,气候潮湿闷热,人们极易上火,处方遣药时常将其舍去。


而在方中加入夜交藤,并重用酸枣仁剂量以增强全方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之功。


二者合而用之,一方面可以养血以安心神;另一方面又可滋阴降火达水火既济。

#了不起的中国医师# #行家计划#

辅以金樱子、芡实、煅龙牡倍增全方安神定志之功效时,亦使此方不乏涩精止遗之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芡实   补益   党参   养心   黄芪   滋阴   脾胃   甘草   中药   患者   中医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