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爱锤情场惯犯:为什么总有姐妹爱上渣男?

今天娱乐圈热搜又爆了。

张天爱曝光了和徐开骋的一段录音——

录音中,徐开骋承认自己了酒后乱性,然后一边说“我爱你”,一边说“对不起”。

说真的,每一次关于渣男的爆料,都刷新我对渣男能有多渣的认知。

而这个现象不止是在娱乐圈,生活中也不乏各种渣男的骚操作,出轨、约炮、玩弄感情……他们的身边似乎总不缺女孩儿,还有的女生自己很优秀,但爱得再痛苦,也执迷不悟。

所以渣男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什么总有女孩喜欢上渣男?女孩们如果真的喜欢上渣男了,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渣男”。


一说一,

渣男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如果你知道一个男生打着恋爱的名义约炮,或者在订婚期间出轨,你肯定对他嗤之以鼻,批判他对待感情不负责任,欺骗玩弄女孩们的真心。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在渣男的谎言被戳破前,你很难看清他的真实面目。

更多的时候,你只能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样子——

刚认识的时候,你会感觉和渣男们做朋友很有趣、很好玩,和他们待在一起,你能收获相当高的情绪价值——新鲜、快乐、自由。

很多渣男在生活中会表现出一种“playful”的态度(Halle-Wittenberg, 2017)。他们热衷于打破常规,更加“异想天开(whimsical)”,会被好玩的事情逗乐,喜欢不寻常的人和事(Brauer et al., 2021)。

他们“玩商”不低,也愿意花时间探索、打扮,把时间用在享受生活上。他们的日常可以是追求娱乐性、刺激和趣味的体验。

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通常不高,没有责任的枷锁,自然也更容易快乐;

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秉持着享乐主义(Hedonism)的人生哲学。他们追求快乐本身,而不需要深刻的爱和承诺。只要能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们都可能去尝试,呈现一种精彩丰富的生活方式。

当你稍稍走近一点,和渣男开始了对手戏,你很容易感到紧张而兴奋的戏剧张力。

这很可能是因为渣男们的黑暗三联人格特质——

马基雅维利主义:无视道德,欺骗成性,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

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爱慕虚荣,时刻需要别人的关注;

精神病态:缺乏与他人的共情,以不断追逐刺激为乐。

听起来这样的人危险又恶劣,但不幸的是,这样黑暗的人恰恰是情场上的“高玩”。他们打从心底里相信自己的魅力,擅长包装自己,佯装自己爱上对方,让他们的猎物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

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Carter et al., 2014),大学女生们被要求对男性进行吸引力评分。结果显示,在黑暗三联特质中得分高的男性,被认为比那些得分低的男性更有吸引力,甚至,这个吸引力差异值相当大。

并且,研究发现,女生们能准确评估一个男生是否具有这些特质。也就是说,女生们尽管知道这些男性是“渣男”,但仍然认为他们更有吸引力。

和这样的黑暗三联渣男相处,关系总是暧昧和不确定的。而恰恰又是这种不确定性,赋予了关系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女生们乐于从渣男的行为举止中,不断去探索其感情的线索。越是分析、侦查、抽丝剥茧,就越感到快乐,最终一步步坠入渣男的甜蜜深渊。

男生的攻击性,对很多女孩来说极具吸引力。原因很简单,这是她们成长中所不被允许的东西。

当今社会的女性形象其实是受到了规训的。女生要乖巧、懂事、温柔,否则就不像个“好女孩”。当“服从”被当作一种理想女性形象模范被提倡时,很多时候女性的攻击性就被压抑了。

但被压抑不代表不存在。于是,女孩们只能通过隐秘而迂回的方式传递这些情绪。比如,喜欢上一个充满攻击性的男性形象,通过和他恋爱,释放自己被这个世界压抑的攻击性。

很多渣男会在暧昧阶段,表现出对女生很强的保护欲的同时,展现他对其他人、事、物的攻击性,比如对权威的不服从、对规则的挑战。这种不受束缚、叛逆但鲜活的生命力,是很多女孩不曾体验过的。

和传统男性形象不同的是,渣男懂得如何巧妙地展示脆弱。

在关系早期,他们可能就会开始分享自己“伤疤下的秘密”,比如痛苦不堪的原生家庭、被渣女伤害的经历、失败的人生转折等等,并暗示你是唯一能听这些的人,“这些我从来都没有和别人说过,除了你以外”,让你感觉你对他来说很特别,

渣男们用这些深层次的自我暴露,会传达一种“我信任你”的感觉,女孩很难不被感动,以此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变得更亲密(Schafer, 2015)。

当看到渣男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不为人知的伤痛时,有一种高度的反差。这种“只有我懂得你的痛苦”所激发的同理心和怜悯,也可以成为女孩们去爱的理由。


么样的女孩,

更容易喜欢上渣男?

我们总结了4种类型,来看看传说中的“吸渣体质”可能是什么样的——

乖乖女们大多是恪守规则、尽责性较强,以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式行事,以此获得老师长辈的认可。而实际上,她们同样有“不太乖”的一面,只是不得不压抑或隐藏了起来。

心理学家Robyn McKay认为,内心有叛逆一面的人很容易被某一类人吸引——对方能将你内心的叛逆释放出来。本质上,我们很容易被我自己身上所没有,但又渴望拥有的特质所吸引,那么当看到对方能活得如此自由无拘束,就很容易为此着迷,深陷其中。

另一方面,乖乖女们青春期听话地“不要早恋”,按部就班读书、工作,几乎稳妥圆满的人生,却唯独在爱里缺了课。

有人教她们如何考高分、刷实习经历,却没有人教她们如何去爱,如何被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她们不理解“甜言蜜语是套路”,觉得被虚假地爱着也总好过不被爱,她们很容易迷失在渣男营造出来的海市蜃楼里。

圣母型女孩往往有很强的“拯救者使命”,坚信只有自己才能将深陷泥潭的浪子拯救出来。她们认为“浪子”虽然情感经历丰富不间断,但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并且只有自己看到对方“其实很缺爱”。

所以“圣母”型人会认为渣男是可怜的,对他充满了怜惜,并幻想自己的爱和付出可以感动他。在另一个层面上,自己也很难离开他,深陷一种“对方很需要你”的自我感动中。

她们愿意不断地降低自己的底线、牺牲和奉献,只为换取想象中的“浪子回头”。(然而事实是,渣男的真心就像洋葱,你越了解越流泪,直到最后你发现,洋葱是没有心的。)

有的女孩总是恋爱脑上头,一遇到潜在男性就会忍不住开始疯狂脑补。

的确,当对一个人知之甚少时,我们会假定一些特征来弥补不了解的空白。而且往往我们所假定的这些特征,更可能是对双方关系有利的一些想象。

这会让我们始终对对方充满了美好的猜测和想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超出常人的特征放在对方身上(Norton et al., 2007),沉溺于幻想,爱着一个抽象的人。

这种模式,也可能发展成病理性迷恋,这种状态有很强的受虐性。她们会难以抑制地被一个不回应自己的爱的人吸引。

有一部分女孩似乎天生情感丰富,能量充沛,总是卷入一些他人看来很drama的感情事件中。她们站在舞台中央,体验着生活的高潮与低谷,与渣男们上演着一场场大戏。

戏剧需求型女孩,需要在戏剧化的冲突事件中感受活着的实感,但同时,她们不愿意这种戏剧需求可能“自毁”的风险,于是转而选择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如果我的人生变得混乱不堪,都是渣男的责任”。

虽然这样的戏剧性需求,让她们无法体验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但很可能她们根本看不上平淡安稳的感情。某种程度上,她们享受着“与渣男坠入爱河又决裂”的戏码。


欢上渣男了,

如何收场?

1)认清现实:区分事实和感受。

我们处理自己的感情时,首先的一点就是要认清现实。有的女孩子一边怀疑对方是渣男,玩弄感情,一边又纠结地觉得“可是他对我很好”,陷入无止境的痛苦内耗。

有时候,事实,恰恰被我们被自己的感受给扭曲了。客观地评估和分析你们目前的关系状态,能帮助你不要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留在一段会给你带来伤害的关系中。

2)及时止损——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对方并非良人,那么,及时止损,永远是上上策。

虽然在关系里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越多,越难抽身,但你要知道,沉没成本已经是过去式,只有把握好现在,才有可能开启新的人生章节。

及时止损是一种智慧,或许你做不到在复杂的感情里全身而退,但至少你可以先结束一段糟糕的关系。

3)自我觉察:其实不是每段关系都是为了在一起。

发现自己总是喜欢上渣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觉察的窗口。生命中并不是每段关系都是为了在一起,他的出现或许就是你人生的一次“小考”。

面对这样的人生课题,你需要去探索、去思考、去成长:为什么自己会总是被这样的人吸引呢?或者他拥有你渴望却被压抑的性格品质,又或许通过他你看到了另一种精神世界……

当你找到那个答案时,你就拥有了比之前更灵活和复杂的人格,获得了成长。

4)勇敢起来,你有能力自己探索这个可爱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坚持留在一段关系中,一定是关系中对自己有好处。和渣男们在一起,因为他们享乐主义和playful的生活方式,女孩们往往也能够收获许多别样的快乐和刺激。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去创造、体验这些“有趣”和“好玩”,只是我们不敢去尝试。享乐主义并不是洪水猛兽,生活中的小确幸是值得的。

你要相信,当你不依靠他人,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时,它一定是更有趣、更精彩纷呈的。

5)最后一问: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如果以上的几个点都不足以让你下定决心,那么请闭上眼睛设想一下,你想要的爱情的模样。

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爱人?希望对方如何尊重你、关爱你?是希望有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还是希望感情总是处在危险的状态?

当你重新睁开眼睛,审视你现在的这份感情,是你想要的吗?

希望所有女孩擦亮眼睛。

以上。


References:

Brauer, K., Proyer, R. T., & Chick, G. (2021). Adult playfulness: An update on an understudied inpidual differences variable and its role in romantic lif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5(4), e12589.
Carter, G. L., Campbell, A. C., & Muncer, S. (2014). 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Attractiveness to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pidual Differences, 56, 57-61.
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2017).
Psychology: Playful people are at an advantage. ScienceDaily.
Norton, M.I., Frost, J.H., & Ariely D. (2007). Less is morel The lure of ambiguity, or why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1), 97-105.Schafer, J. (2015). Self-Disclosures Increase Attraction. Psychology Toda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惯犯   攻击性   吸引力   戏剧   姐妹   男性   感情   关系   女孩   人生   喜欢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