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锂电池到钙钛矿,曾毓群的能源帝国

01

宁德时代切入光伏电池领域

2020年5月5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正在搭建中试线,宁德时代布局太阳能光伏电池一事正式公之于众。

这一条信息在当时并未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却无意中透露出宁德时代的能源布局已不再局限于化学电池领域,而是毅然踏入了激战正酣的物理电池领域。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宁德时代就已经参与了钙钛矿概念公司协鑫光电的Pre-A轮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显然曾毓群并不满足于当一个投资者,而是要躬身入局了。

在碳中和的道路上,电池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电池,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将会增加许多倍,代价也会大许多倍。

作为物理电池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寄托着人类社会实现清洁能源的美好梦想。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曾经说过:“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利用率达到万分之一点五即可满足人类全部能源需求。将全球沙漠面积的5%用于太阳能发电,即可满足全球电力需求。阳光普照大地,分布均衡,不受地质条件和政治军事因素制约,可永久免费利用。”

作为化学电池的一种,锂电池则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庞大的新型能源存储装置,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满足人类社会对于能源存储的多样化需求。

用光伏电池来发电,用锂电池来储电,正成为全球各国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光伏产业走到技术变革的路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顶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顶峰,在无数次绝望的轮回中,中国光伏产业居然奇迹般地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光伏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

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终于,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占据了全世界近90%的份额,诞生了通威、隆基、天合、晶科、晶澳、协鑫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巨头。这些巨头们偶尔联合,也经常拆台,成功的把光伏产品干成了白菜价,打败了全世界的竞争对手,顺便造福全人类。

目前量产的光伏电池,基本上都是晶体硅电池,从多晶硅到单晶硅,从P型到N型,从PERC到HJT和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但已经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

根据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算,TOPCon 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可达到 28.7%,高于HJT 的27.5%和PERC的 24.5%,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

国内TOPcon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5%,而量产型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也做到了24.5%,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接近理论极限。

为了打破技术瓶颈,人们开始寻找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此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共同研发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31.3%。

据scientific report研究报道,双结叠层钙钛矿电池理论光电转换效率极限为45%左右,三结叠层钙钛矿电池理论极限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49%,这一数据大幅度领先于TOPcon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极佳选择,得到众多企业的广泛研究和布局,已进入产业化的早期阶段。

宁王不甘寂寞,也来了。


03

锂电池世界龙头的艰难转身


宁德时代号称“宁王”,它是锂电池行业的世界龙头,绝对的霸主。


2011年12月16日,宁德时代注册成立。


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在创业板上市。此后4年时间向市场展示了强劲的增长力。


2018-2021年,宁德时代的资产规模由738.84亿元增至3076.67亿元,增长3.16倍。


2021年,宁德时代产能达到170.39 GWh,产量162.3GWh,收入1303.6亿元,在建产能140GWh,市占率32.6%,排名全球第一。


用十年时间做到如此成绩,宁王不愧是宁王,曾毓群不愧是站在世界顶峰的人。


但是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宁王也渐渐显出疲态。


一方面因为过于强势的合作态度,导致许多客户对宁德时代颇有微词,纷纷寻找替代的电池供应商,试图摆脱对宁德时代的依赖。


如广汽扶持中创新航,为此不惜和宁德时代撕破脸,而宁德时代也对中创新航发起了精准的专利狙击,试图干扰和影响其上市的进程。如新能源造车三大新势力“蔚小理”,选择欣旺达作为电池二供,并联合入股欣旺达,帮助它做大做强。


此外,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疯涨,碳酸锂价格一年翻了10倍,其他材料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导致下游的电芯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增收不增利,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即便强大如宁王,也无法克服这个困难,公司2022年1季度毛利率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只有14.48%,同比降低了12.8%。


面对锂电池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和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擅长谋势和布局的曾毓群,已经把目光放到了锂电池产业之外,敏锐的抓住了光伏电池行业变革的契机,着手布局下一代钙钛矿电池技术,推动着宁王这艘巨舰的艰难转身。



一手光伏发电,一手电池储能,曾毓群致力于打造一个庞大的能源帝国,这已经远远超出锂电池行业的范畴,他想要站在世界能源体系的顶峰。


不止他一个人有这样的野心,远在美国的伊隆马斯克和近在中国的王传福,都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能源帝国,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他们是一群疯狂的人,孜孜不倦的改变着世界。


04

重磅储能大会助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截止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占比为11.8%,对应装机容量为5.12GW。


“十四五”期末,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预计将超过 60GW,新增装机量将超过55GW/110GWh,将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完成十四五期间的碳排放目标。


电化学储能产业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助推我国储能市场走向规模化,带来强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推动储能产业健康发展,深化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合作,大会组委会兹定于10月28-29日,在杭州举办“2022(第一届)中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创新论坛&商业峰会”,欢迎各方嘉宾莅临大会现场,共同探讨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共襄行业发展盛举。


我们有幸邀请到比亚迪、宁德时代、中科海钠、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上海兰钧、派能科技、南都电源、蜂巢能源等众多电化学储能电池公司参加本次论坛,精彩分享不容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锂电池   宁德   能源   太阳能电池   电化学   帝国   中国   效率   电池   产业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