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整天发脾气可能与这相关,专家提示家长注意2件事

小孩子整天发脾气,哭闹、叫喊、搞对抗、不配合……

未必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刚烈或高敏感,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迟说话带来的影响?

有一项研究观察2000个新生婴儿的父母,收集与婴幼儿语言能力相关的资料,当中包括词汇量及说话清晰度等资料,并且收集有关情绪心理问题的状况,进行对照研究,得出4大结论。

第一、针对1-3岁的大孩子,脾气暴躁与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极大关系。

第二、特别是这种类型的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他们的脾气暴躁更严重。

第三、对于晚说话的孩子(即2岁仍未说话)严重发脾气的风险高出近 2 倍。

第四、初期的语言发展是与儿童发育失调相关联的。

由于孩子过早地未能有足够的词汇清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可能会导致宝宝倾向于使用哭闹、愤怒等表达各种基本需要。

假使父母未能猜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和原因,甚至因此怒上心头,对孩子就发脾气,更令场面难以收拾。

言语治疗专家指出,确实是在进行言语治疗训练时,不少父母朋友有反映说,

「有些小学的孩子在家中因不断地未能表达自己而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情况频繁发生,

但随着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发脾气次数减少,双方的亲子关系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当小朋友慢慢地开始能以简短的句子来清楚地表达自己,因此能够很快得到协助,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正向的内在动机,进一步地推动他不断地学习更多有用的词汇来更好地表达自己,能够逐渐地接近与他们年龄相近的孩子的能力。」

育儿专家也提到很多的父母会着重用什么教具和系统地对孩子进行训练?是否让孩子讲得多,慢慢讲就是训练?

其中特别提到,家长们要多多地注意以下训练小秘方:

1、绝对不要连续发问问题、要小朋友回答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一直被要求回答问题,因为沟通本来不是简单的解答问题就可以的。如果家长想增加孩子表达的机会,可以利用布偶公仔来进行游戏的角色扮演以及对话来沟通交流,要让孩子在语言上有自然而然的表达机会。

2、真诚地进入到真实的孩子世界,用亲子第一视角轻松愉快地陪玩

小朋友玩玩具未必会按照一般大人的玩法,当孩子的家长过份引导时,一些胆小的孩子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现抗拒的情况。假如家长强行要求孩子更换游戏的游戏方式,可能会使孩子不愿意进行游戏内的交流。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动态,以旁白方式形容孩子正在做的活动,渐渐取得连结。

所以当孩子成天哭闹、叫喊、搞对抗、不配合的时候,请冷静一下自己,试着去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并试着去理解他的需求,不要一味的去苛责、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家长   暴躁   自然而然   小朋友   小孩子   说话   父母   提示   能力   语言   孩子   专家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