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养老保险计算办法都在这里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种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算法不同。

一、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办法

退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备注: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缴费指数=本人缴费工资基数 社会平均工资)

2、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举个例子,算一下:

假如,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为0.6(60%)。

若本人累计缴费了15年,基础养老金

= 10000 (1 + 0.6) 2 15 1%

= 1200(元)

若本人平均指数倍增为1.2,基础养老金

= 10000 (1 + 1.2) 2 15 1%

= 1650(元)

若缴费年限倍增为30年,基础养老金

= 10000 (1 + 0.6) 2 30 1%

= 2400(元)

若平均工资翻了一倍,基础养老金

= 20000 (1 + 0.6) 2 15 1%=2400(元)


总结,基础养老金:

(1)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成正比。

(2)与本人缴费年限成正比。

(3)与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成正相关,但是不成正比。

(4)“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办法,各地办法有差异。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

假如,本人月工资一直为10000元,若本人累计缴费了15年,60岁退休,(不考虑基数增长,未计算利息)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8%*12*20 139=1036(元)



二、城乡居民养老金算办法

1、缴费方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按国家规定计算利息。个人缴费设置若干档次(200元、300元、500元、2000元…),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500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



2、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各地标准有差异。(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 139个月举个例子,算一下:假如每年按1000元标准缴费,政府补贴60元,累计缴费20年。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1000 + 60) 20= 21200(元)(未计算利息)个人账户养老金= 21200 139个月 153(元)提示:这里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终身支付,未领取完的,可以继承。最后汇总,城乡居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养老保险   过渡性   养老金   地方政府   利息   历年   个人账户   指数   办法   基础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