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紧张之际,日本车企考虑与华脱钩,苹果已向外迁出供应链

早在特朗普时代,西方就开始炒作与华“脱钩”,而今年以来台海局势日趋紧张,使得这种论调越来越多的被西方各国提及,一些外媒甚至发布研究报道,来证明一旦脱钩,中国和西方各自会付出多少损失。

据《产经新闻》的消息,日本本田公司约有40%左右的汽车,是在中国境内生产,为减少对华过度依赖,其正考虑将供应链与中国进行“脱钩”,然后在其他国家新建一条独立的生产线。

不过,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供应链尽可能靠近消费地,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这是世界通行的做法,单方面违背经济规律,通常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受国内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影响,日系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按照常理来说,本田眼下更应该做的,是如何重新赢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干脆将生产线给迁出去。

因为当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之时,包括本田在内的日企,他们面临的竞争场所不光是中国,甚至会在全球任何角落,所以想躲是肯定躲不掉的,且一旦本田在国内的份额下滑,马上会有其他品牌弥补空缺。

在这个问题上,大众就比较识时务,他们紧紧抱着中国市场的大腿不撒手,尽管前者正面临美国和德国的双重施压,但大众高层态度十分明确,坚决不从中国撤出。

在大众公司看来,只要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其他市场哪怕有些许损失,问题也不大,可若是中国市场丢了,那影响将是毁灭性的。然而,架不住美国满世界散布舆论,再加上中美关系,两岸关系持续紧张,不少外国企业都动了转移生产线的心思。

比如美国苹果公司,便率先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目前苹果已将手表供应链迁往了越南,此外像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等生产线也逐渐转移至印度和越南等地。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制造业不断升级,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的组装厂,势必会慢慢向人均收入水平更低的国家转移,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举迁出时,外企也正加大力度在中国布局高端产业,像韩国就屡屡赴华投资半导体产业。今年5月份,SK海力士斥巨资在大连兴建工厂,专门用于生产闪存芯片,该公司还同时增加了对无锡,重庆等工厂的投资。

但问题在于,某些不怀好意的媒体一边对中国高附加值产业占比上升视而不见,一边却又将外企撤出与疫情,以及台海局势进行直接挂钩,进而唱衰我们的发展。

各种数据均显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依旧强劲,反倒是那些选择将工厂迁往东南亚,印度的外企,他们得考虑会不会水土不服。

另外,台海局势不稳定,真正受到冲击的其实是对岸的台湾,佩洛西窜访后,大陆暂停了岛内多项产品进口。同时由于担心会爆发军事冲突,台湾不少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公司,都开始制定供应链搬迁计划,但愿意在这个时候赴台投资的企业,却少之又少。

日前日本一家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信息显示,约七成在台日企有强烈的危机感,为防止“台海有事”,其不得不提前拟定代替生产的方案。

由此可见,搞“台独”绝对是死路一条,若战争爆发那些外企绝对跑光光,不等大陆动手,台当局就先扛不住了。因此奉劝民进党以台湾人民的福祉,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为重,趁早悬崖勒马,与大陆共议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本田   越南   印度   大众   台湾   日本   美国   外企   中国   生产线   日本车   紧张   苹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