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有个云南村,地道的云南美食见证了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在中国台湾省西北部的桃园县平镇市有个“忠贞市场”,里面的商户大多都是祖籍云南的少数民族,有傣族、白族、景颇族、德昴族等民族。每当逢年过节,他们就会穿上家乡的传统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欢度传统节日。云南特有的“过桥米线”、“粑粑”、“饵块”、“米干”、“稀豆粉”、“腊肉”等传统美食在忠贞市场都是常见的美食。

走在“忠贞市场”里,随处可见“云南过桥米线”、“云南米干”等美食店铺的招牌。爽滑筋斗的酸浆米线,加入切得很薄的生的猪肉里脊片、鸡胸脯肉片、乌鱼片,猪腰子片、肚丝、水发鱿鱼片、豆腐皮,以及豌豆尖、玉兰片等辅料,然后浇上滚烫的鸡汤,加入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香油、辣椒红油等调味料,再撒上香菜、葱花、青蒜苗,一碗香气扑鼻的过桥米线就会使人食指大动。


台湾省桃园县的“忠贞市场”

而另一种云南美食“米干”也一样在挑逗着食客的味蕾,这种用米浆蒸成的美食口感比米线还要筋斗。切成细条的米干中浇上用豌豆面熬成的高汤,加入韭菜、豆芽等配菜,调入姜蒜汤、酱油、味精麻油、油泼辣子等佐料,配上一碟爽脆可口的泡菜萝卜或者白菜,一套云南普洱豆汤米干就做好了

满大街的烤饵块、炒饵块的香味也在诱惑着行人驻足品尝。走在忠贞新村的街道上,到处都是云南的影子,就连在内地其他省份很难见到的罗勒、薄荷、紫苏、香茅、鱼腥草、南姜、沙姜、芭蕉花、芭蕉叶、苦茄、臭菜等云南特有的香料在忠贞市场里都能买到。来到台湾省的忠贞新村就像走在云南的某个集市上一样亲切。

过桥米线

除了云南特有的美食,以前这里的忠贞新村的云南后裔,也和云南的人民一样在过泼水节、火把节、端午节等节日。届时,忠贞新村的人民喜气洋洋地穿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服装,将自己和家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做上米线、饵块、豌豆凉粉等许多家乡的美食来过节。晚上村民们会自发地聚集在广场,点燃熊熊燃烧的篝火,年轻人们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起“打歌”、“踩马舞”、“孔雀舞”等传统舞蹈,老人们会拿出珍藏已久的葫芦丝、芦笙、月琴、三弦、巴乌等民族乐器为年轻人伴奏。

台湾省生活的云南少数民族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好奇,台湾省的这些云南人是如何到达台湾的。这就要从70多年前说起了。

在中国国民党滇军中有一位将领叫李弥,李弥是土生土长的云南汉族人,家乡就在云南盈江县太平街。1926年,在黄埔军校结业后,李弥成为蒋介石的忠实追随者。在抗战期间率领云南的滇军和日军在湖北、滇西、缅北的作战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在解放战争中,李弥却死心塌地的为蒋介石卖命,和人民为敌。1949年,绝大多数国民党人员逃往台湾省,李弥却率领国民党第8军在云南继续以人民为敌。第8军大多数是云南籍士兵,后来军队大部分被解放军歼灭,李弥率领剩余部队撤退到缅甸境内,与留在缅甸境内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合并为93师

国民党将领李弥

1952年,李弥的部队与缅甸政府军发生冲突,虽然93师打不过解放军,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接连失败的缅甸军向联合国告状,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蒋介石在1953年~1954年,两次派军机接走少部分93师的官兵去台湾省。蒋介石将这些云南籍的少数民族的部分士兵安排在桃园县居住,将他们居住的村落命名为“忠贞新村”。这些官兵大多在云南、缅甸以及泰国娶妻生子,到达台湾省的这些官兵,千方百计将家人接到台湾省桃园县的忠贞新村一起生活。于是忠贞新村有了500多户云南籍居民。由于整座村充满了云南风情,因此又被叫做“云南村”。

台湾省屏东的云南村

2004年,忠贞新村被拆除,往昔热闹繁华的云南风情已经成为历史,唯一这个“忠贞市场”被保留下来。原来村中的一些居民就在这里专门做云南特色的美食养家糊口。目前台湾省有12万云南人生活,许多云南籍的人想家了,就会来这里吃上一碗家乡的美食,慰籍心中那缕割舍不下的乡愁。虽然当年的老人已经没有几个了,但他们的子孙完全继承了祖辈的云南饮食文化,心中依然会想去祖辈描述的故乡云南走走看看。相信那天不会太远了,分割在海峡两岸的云南人和所有的中国人终究是会团聚在一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台湾省   云南   桃园县   过桥   缅甸   美食   米线   忠贞   血脉   蒋介石   新村   地道   两岸   见证   亲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